分享

学生个体差异及学习需要满足的研究

 雨后街灯 2016-11-21
    一、研究现状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差异教学已越来越展示他的魅力。现代教育以人为本,是个性化的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之根本。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特别是在普通课堂中进行差异化教育,是创新和挑战,对培养学生的才能和全面素质意义重大。因此我们的此次研究过程,将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我们对数学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的认识和看法,进行具有本校特色的小学数学差异教学的个案研究。

二、  研究内容

1.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查

    根据平时的观察和相关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生理、情感、意志、品格的不稳定性和知识、智力、能力与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教师针对学生进行动态安置,把班级学生变成若干天性小组,根据学生的特点,需求和发展情况作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同步活动,异步活动或自由组合等,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活动方式,使小组学生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2.制定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目标

    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要求单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级内不同的个性,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教学设计以多角度的适应性去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突出了多元性和个性化,设计不同的智能活动,寻求积极的差异教学策略。多样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中。针对各类学生的学习可能性,制定总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设置为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由低到高的目标层次,相邻目标交叉区间,便于弹性滑动。设置目标力求做到:具有全体性、层次性、整体性、张扬个性,这样“差异教学”的发展目标是“下有保底,上不封顶”。

3.进行多样性的课堂教学设计

    改变传统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总——分”式教学结构,既要面向全体的“总”,又有兼顾学生个体的“分”。要保证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组的和独立的教学、自学、合作和个别指导。其基本模式是“总”(激情如题,明确目标)——“分”(学习新知,巩固练习)——“总”(反馈口述,课堂小结)——“分”(课内练习,巡视指导),“分”的教学方式采用动静交替的形式进行,要注意“分”而不是“离”,“总”而不是“死”。同时,还要采用“差异教学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准备与铺垫(尊重差异)——课中全员参与(分享差异)——课后延伸拓展(有差异的发展)。

4.安排有差异性的练习作业

 布置作业时激发自主参与,丰富作业类型,满足多种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作业,对同一题目,也有不同的要求。练习中,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向其他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把握信息,并作个别点播和指导。

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差异教学评价以促进每一位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察,并考虑到各个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肯定的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使我班上午差异性评价,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营造和谐的评价氛围。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智能的多元化决定了评价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本着激励性,灵活性、严肃性和辐射性的操作原则,把评价融入到教室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过程不断地进行评价,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不同成绩做不同的评价。只要学生在任何一方面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就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以激励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不断进步。

三、层次性教学的实施办法

(一)从学生的水平出发,有序地分层分组

一般情况下,学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学生是数学基础牢固,起点高,数学思维灵活,解题时能运用好的方法和技巧,应用推理、判断程度高的;第二层次的学生是起点一般,基础不太扎实,但是数学思维较灵活,解题时有较好的方法和技巧,应用推理、判断程度较高的;第三层次的学生是起点低,平时较懒散,听课时不太认真的。我所教的学生是农村学生,这几个层面比较分明,于是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我又进行了有序的分组。有序分组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必须清楚地知道学生的突出点是什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应有一个理想的交流结果。比如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我会多在调动兴趣和鼓励、培养自信心方面下功夫。第二,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内在想法,不可只依据卷面测试结果来区分学生,分组应该是具有伸缩性的而不是硬性的。卷面测试结果属于有序分组的一部分,学生了解自身的状况,有自己的目标,所以我们应理解他们,不能忽略他们的内在想法,这样他们才会相信自己。第三,教师在看待不同组的学生时,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有偏见。

(二)依据分组后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要考虑到所有的学生,将差别性教学更好地应用在课堂上,实际教学中可按以下策略进行:

1.引入新的内容。数学的内在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回忆学过的内容来引入新的内容,这个环节安排第三层次的学生去回忆学过的内容,使其加深印象。第二层次的学生则解决新的内容的引出,第一层次的学生则完善第二层次的学生的内容。

2.解说新的内容。解说新的内容时要考虑到第三层次的学生,循序渐进。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同时又服务于实际生活。解说新内容时,尽量多把理论知识与实际例子结合起来以便于第三层次的学生理解、接受。

3.课上操练。结束新的内容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操练,第一层次的学生比较得心应手,教师则让学生操练转变形式的习题,可以给第二层次的学生比较有难度的习题进行操练。另外教师要认真对待第三层次的学生,提供难度小的习题有助于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依据分组后学生的情况,安排的任务有所不同

安排的任务要使学生可以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而有助于他们的成长。第一层次的学生可以多安排统合性较高的习题,加强他们的处理数学问题的规则和程序,使他们挖掘习题中那些数学处理的规则和程序。第二层次的学生,主要学会普通的题目和一部分难题的思考方法。第三层次的学生则通过增加习题的训练量来巩固基础知识。

(四)依据分组后学生的情况,评估的方面要有所不同

因为学生的核心目的有所不同,所以要使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例如:教师依据水平不同的学生,应把考试题目进行区分,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做不同的题目。第一层次的学生重点做难题;第二层次的学生重点则是中等题目,外加小部分难题;第三层次的学生重点放在基本的题目上,外加一小部分中等题目。那么,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范围内得到进步。

层次性教学是根据从实际出发来解决问题的哲学思路来进行的,这种方式可以一对一地处理学生遇到的困惑,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从而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进步,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