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雨大同觅古意》

 关陇之 2016-11-21



我这里说的大同,并不是指那座著名的山西煤城,而是贵州西北部赤水市的一个古镇。那里山常青水长流,从那里沿大同河下行数公里,便是川黔界河赤水;沿赤水下行数十公里,便到了黄金水道长江;沿长江下行,便是一连串闪亮的都市。


在漫长的水运年代里,一座边地古镇的兴盛,必有其水路上的地理优势,也必有一大批天南地北的商人支撑并维护着它。


大同,便是这样一座因水而生的古镇。


我走进大同的时候,正有微雨细洒在连绵的灰瓦上。古镇似乎刚刚睡来,正用漫卷的云雾在翠山和河水之间伸着一个长长的懒腰。镇子静静的,只有临水垒砌的红石码头和依山而建的老街,以一种超越小镇的格局,诉说着这里曾有的繁华。


大同,原名大洞场。“大洞”,是指古镇边上的这条河;而“场”,则是川黔边境对水路要镇的统称。到了民国初年,当地一位乡绅取“天下大同”之意,建议把镇名改成了大同。


大同的繁荣从宋元一直延续到公路开通。古镇商街从码头一路向上,直达半山腰,然后再分叉延伸。房屋沿街道纵轴线和横轴线相向一字排开,由老街、古井、廓棚、民居、庙宇、会馆、牌坊等组成,错落有致。


“大同是川盐入黔和黔茶出山的重镇,黔边一带的食盐绝大多数由这里吞吐,舶来文化和黔地文化在这里融合、交换,然后流向贵州腹地和长江沿岸”。大同镇书记对大同的历史方位作了这样的阐述。


呵呵,其实在川黔的历史上,还应该存在着一条以水路为主的“盐茶走廊”,大同应该是这条走廊的重要枢纽。


沿着古街不断向上行走,深宅大院、望族祠堂、会馆旧址渐次展现,蓑衣、草鞋、麻绳、斗笠、竹篓、竹筛、竹筒、古碑等一些现代生活中消逝了的传统物件也一一映入眼帘。我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坐在街口老宅的石门槛上,看着来往的鲜艳服饰,听着高跟鞋叩击街石的声音,一种不真切感油然而生。我想,当年在这条街上,身着不同衣衫、操着南腔北调的商旅一定也如此行色匆匆。那些飘着酒香的沿街客栈里,或者临河的鸽笼式吊脚楼里,一定充满着浓浓的乡愁。


当然,那样的乡愁大多随着流水飘泊到了天南地北,剩下的无法散逸的,便渐渐融入了古镇的方言里,沉淀在山麓、水滨的泥土中,与竹木一起生根、发叶、茁壮。


说实在的,在大同老街上来回走两趟,便可发现大同的老屋格局有着一定的基本规则,与当地常见的植物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比如,宫庙、深宅之类的都依山而筑,那些轻巧些的建筑如吊脚楼之类自然依水而建。依山的建筑旁树木挺立,临水的建筑常被竹林簇拥,或被黄桷树掩映。


或许是我喜水成份多一些,于是便在傍水的一面多呆了些时间。在一片竹林边,我欣赏着竹编非遗传人的书法编织;在码头红石上,我拍摄了大同汉子的水上绝活“独竹漂”------用一根毛竹作“舟楫”,过河、冲滩,我相信,这当中有大同繁华时代留传下来的精气神。


微雨渐歇的时候,我叩开一扇居民家的门,借着老楼的窗口眺望古镇。尽管只能看到大同的一角,但长着青苔的连片屋顶还是让我感到惊讶,这镇子不仅保有着沿街的老屋,还留存着连片的传统民居。远处,苍翠的山峦与古镇的边缘融为一体;近前,一位打伞的女子正穿过长长的民居后街,步履从容。辰光已经过午,但我的大同古镇行还在继续。


这是一个活着的古镇。原住居民自在生活、传统文化印记鲜明的古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镇!





______________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