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业科普】马铃薯“青头”是怎样产生的?

 369蓝田书院 2016-11-21

马铃薯“青头”是怎样产生的

 

在收获的马铃薯块茎中,经常发现有一端变成绿色的块茎,俗称“青头”。这部分除表皮呈绿色外,薯肉内2厘米以上的地方也呈绿色,薯肉内含有大量茄碱(也叫马铃薯素、龙葵素),味麻辣,人吃下去会中毒,症状为头晕,口吐白沫。青头现象使块茎完全丧失了食用价值,从而降低了商品率和经济效益。


  出现青头的原因是播种深度不够,垄小,培土薄,或是有的品种结薯接近地面,块茎又长得很大,露出了土层,或将土层顶出了缝隙,阳光直接照射或散射到块茎上,使块茎的白色体变成了叶绿体,组织变成绿色。

   

   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种植时应当加大行距、播种深度和墙土厚度。必要时对生长着的块茎,进行有效的覆盖,比如用稻草等压在植株的基部。也可通过深耕培土或地膜覆盖等防止防止“青头”。

   

  另外,在贮藏过程中,块茎较长时间见到阳光或灯光,也会使表面变绿,与上述青头有同样的毒害作用,所以食用薯一定要避光贮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