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万别这样吃鱼 不仅致癌甚至危机性命!

 熊哥有约 2016-11-21

不少人对于鱼肉的鲜嫩和美味是情有独钟的,各种烹饪的方法和不同的吃法,也让鱼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和追捧。鱼的营养价值和好处不用多说,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如果鱼的吃法不对,同样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1、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极大

很多人都觉得吃鱼就得趁着新鲜才算是美味,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吃鱼是活杀现吃,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误区。无论是野生或者是人工饲料的鱼类,体内当中都含有一定的毒素物质,如果采取活杀现吃这种饮食方式,那么此时鱼身体内的有毒物质还没有来得急排除,这个时候鱼身上的细菌和寄生虫还没有完全被杀死,往往最后鱼体所残留的毒素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危害。另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并没有进行充分完全的分解,营养成分并不是很充分,口感也不是很好。

●建议:

在我们购买活鱼回家之后,先不着急处理,先用清水养上1、2天再咔嚓了它,已经咔嚓了的鱼最好使用清水浸泡一个小时左右,这样做的方式能够尽量挥发鱼身上剩余的有毒物质,降低有毒物质对于身体的健康危害。

而在我们烹饪时,最好是鱼在死亡几个小时之后,由于死亡静置一段时间之后,鱼肉当中的结缔组织慢慢开始渐变软化,同时这个时候的鱼肉也会变的更加鲜嫩美味,整个时候烹饪,味道正是最好的时候。

2、常吃生鱼片,易得肝吸虫病

现在不少人都喜欢生鱼片的新鲜美味,但是这种生吃鱼片的饮食方式对于我们人体的肝脏十分有害,很容易就会感染肝吸虫病,甚至会诱发肝癌。

根据相关专家表示,肝吸虫病主要是一肝胆病变所产生的一种寄生虫病,人们在通过摄入生的或者半生不熟的含有肝吸虫或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往往临床上的反应有腹痛、肝区隐痛,头晕、消化不良、上腹不适等症状,如果感染严重的患者在晚期甚至会导致肝硬变腹水,甚至是死亡。

●提醒:

不少的吃货朋友觉得生鱼片在经过酱料或者醋拌过之后,就能够杀死肉中的肝吸虫,便能安心食用。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错误认知,一般我们常见的调味品、酒精都很难杀死它,就算把生鱼片放置于90℃温度中,如果不经过长时间也不能够把肝吸虫杀死。

所以生鱼片还是少吃为妙,另外,肝吸虫如果一旦寄生在人体中,一开始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有些人甚至十几年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等到真正发现时就为时已晚,所以建议长期嗜吃生鱼片的朋友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预防感染。

3、吃鱼胆解毒,反而中毒了

对于鱼胆相信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在中医上经常使用它来进行治疗恶疮、喉痹等症状。另外在民间甚至还流传着吃鱼胆就可以起到清热解读,明目止咳的效果,虽然鱼胆味道比较苦涩,但是还是有人总是跃跃欲试,殊不知,擅自食用鱼胆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引发中毒甚至生命危险。

专家表示,鱼胆中的胆汁含有一定的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有毒物质不仅具有耐热的特性,同时也不会被酒精所破坏,所以无论把鱼胆是生吞或者是烹饪,都可以能会发生中毒现象。

鱼胆中毒发生的速度比较快,病情险恶,病死率较高。一般中毒者往往轻度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重者则出现肝大、少尿、无尿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死亡。

●提醒:

个人千万不要擅自食用鱼胆,如果的确有食用的需求患者应该在中医的指导下合理食用。

4、空腹吃鱼,当心痛风

现在很多人都追求减肥,所以很多空腹吃鱼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见了。但是这种行为方式很容易导致痛风发作。痛风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而很多鱼类本身含有大量的嘌呤,如果在空腹的状态下食用较多嘌呤的鱼肉,同时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能够来分解,那么人体的酸碱平衡就会失调,最后很容易导致诱发痛风或者加重通风患者的病情。

●提醒:

在我们吃鱼肉之前,可以食用一些含有贪睡化合物的低脂食品,比如芋头等,在用餐中间我们可以食用一些含有淀粉的菜肴,这样可以来平衡身体内酸碱度,同食减轻嘌呤的危害,起到一定的保护身体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