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王氏出太原”等被否定的十大证据

 daimatsu 2016-11-22

王氏在线是一个王氏宗亲服务平台;弘扬王氏文化发扬王氏精神,传播正能量;增强凝聚力.为王氏宗亲提供寻根问祖、在线交流等服务。


 A、始祖论者论点:
 
   太子晋为第一世(前565出生、公认无异议);王宗敬为第二世(一名王荣,前550年出生无异议、另有江西《湖坪太原王氏宗谱源流》载为前567年出生);王森(前582年出生无异议、又名王凤)为第三世。
否定的证据:
  他们应按出生顺序重新排列为:王森一世、宗敬二世、太子晋三世。这样排的依据为同谱所载,人们没有理由推翻王森为一世的排列。(不能再讲太子晋为一世此谱可为证、王森为一世时此谱即不可为证的话了)。

  B、始祖论者论点:
 
  太子晋封于晋都、所以应为太原郡望的人,并应为“太原(晋都)王氏”祖。
 

  否定的证据: 
  太子晋封“晋”无正史记录,传说无凭、不足采信。再说他是否属太原郡望,也不能以封地在哪这一个条件来论证。父、祖在哪?才是决定性的条件。如果一定要讲封地,则笔者有太子晋“封吴”的谱证,太子晋“封晋”的时候,“太原”在甘肃镇原,山西并无“太原”。
 
  C、始祖论者论点:
 
  太子晋封于“晋”(太原是晋都),所以太子晋可以说是太原人。
 
  否定的证据: 
  太子晋是周灵王太子、籍贯是河南洛阳,十五岁得了严重的肾衰竭病、十七岁卒。未去过连年征战不休的太原。(就是去过也还是河南洛阳人)何况当时晋都在曲沃和冀城,与太原没有任何关糸。
 
  D、始祖论者论点:
 
  太原(晋国)太子晋是一世、琅琊(齐国)王森是三世,所以太原王氏早于琅琊王氏,太原太子晋是天下王氏当然始祖。
 
 否定的证据: 
 琅琊前 685年得名《管子·戒第二十六》文中的齐桓公(前685-642在位)曾与管仲说“我游犹轴转附(今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南至琅琊”),证明琅琊那时己有,并已是“王”也想去玩的风景旅游点了。而太原则在180多年后的前497年(周敬王二十三年)始建晋阳城。还是琅琊在前。何况太子晋生前及卒后很多年内太原尚还是今甘肃镇原一带的地名,并不属于晋国。

  E、始祖论者论点:

     王宗敬(约前500年)退休后隐于晋都“平阳”(历史上晋阳曾名平阳),可以算太原人了吧。

    否定的证据:
  据《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载:此时的平阳不是山西河汾,更不是山西太原,而是“春秋鲁邑,在山东新泰县西北,《春秋宣公八年》“城平阳。”“春秋邾地,后为鲁地,《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越子使后庸来聘,盟于平阳,《杜注》“西平阳。”在今山东邹县西南,方舆经要及高士奇春秋地名考均以为即宣公八年之平阳,误。”“春秋卫地,在今河南滑县南。《左传哀公十六年》卫候饮孔悝酒于平阳,醉而送之,《杜注》燕县东北有平阳亭。”可见,宗敬生活的“春秋”时期,没有一处平阳在山西。就是在山西河汾,与“太原”也不是一回事啊。

 
 F、始祖论者论点:
 
 晋祠在太原,证明太子晋是太原人。

 否定的证据: 
 晋祠不是纪念太子晋,而是纪念唐叔虞的。这个晋祠是汉代以后的北朝魏,因讹传始建。古唐国与唐叔虞的封地和祠堂到底应该在哪里呢?其实《史记·晋世家》讲的很明白:“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河汾之东”离太原即晋阳不要太远啦。

 
 G、始祖论者论点:
 
 自古以来,皇上、学者和老百姓都承认“天下王氏出太原”。所以说太原王氏是中华王氏始祖是正确的。

   否定的证据: 
 哥白尼“日心说”诞生以前,全世界的神皇、人皇、学者和老百姓都承认“地心说”,但还是挡不住“日心说”真理的光芒,事实胜于雄辩。“天下王氏出太原”的传说已长不了啦。

  H、始祖论者论点:

  大部分史书和谱牒都记载了太子晋是天下王氏第一人,所以要尊重史书和谱牒、承认太子晋是王氏始祖。

    否定的证据: 
  这大部分史书和谱牒同时也记载和证明了:同谱记载的琅琊王子城父和王森比太子晋和王宗敬早出生一百多年。迟出生的怎么能作早出生的人的始祖呢。

 
 I、始祖论者论点:
 
 王子城父应该姓姬或复姓“王子”,不应该是姓“王”的。
 
 否定的证据: 
   王姓的来源就是王、王氏、王子、王孙、王叔、王官等,因为在记录和证明太子晋是太原王氏始祖的同一本书中,也记录了王子城父和王森是“太原王氏”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当然也能证明你们原来是同意他们姓“王”的,现在发现他们年龄大过所有“太原王氏”并且不是太原人了,你们再说他们不该姓“王”可以吗?你们让本来是祖先的人做孙子可以,现在让你们还历史本来面目时就一定要很困难吗?

 
 J、始祖论者无话可说了吧:
  应该让否定论者直接反问了:太子晋是不是太原人,你们真的不知道吗?你们每家的户口本上,儿子的籍贯不都是随着爷爷或爸爸的出生地吗?那么就算太子晋和王宗敬一天没去过洛阳、从生到死都住在太原,则他们的籍贯(郡望)仍应是洛阳啊!怎么能被人随便改成太原人呢?礼制和宗法极其严格的周王室,本应“尊祖敬宗”的更厉害,你们随便剥夺太子晋的籍贯,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耶!
 
   太子晋王子乔离开我们2446年了,但是他隐逝时在缑室山向时人挥手告别时的音容笑貌,还婉若刚才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无论什么人,无论他是什么姓氏,对王子乔的生与隐都会怀抱着一颗崇敬之情和爱慕之心。无论时间过去了多少天,无论时间过去了多少年,我们寻根的梦,和我们生命中的光荣和梦想,都会无时无刻地与他紧紧相连。
  虽然从理论上和证据学方面,我们都已经明确太子晋远远不是王氏的始祖,他跟太原王氏也没有太多的关糸。但是,仍然有学术界以外的太多同宗以他为祖,以他为荣,为他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任何人在研究王氏或从事姓氏文化工作时,绝对不能忽视的现象,它活跃了我们的思考,使我们在感动落泪的同时,情不自禁地要问:寻根是科学吗?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