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菊仙的田园诗

 杏坛归客 2016-11-23
 

 

久旱秋禾半欲焦,风雷忽至雨来敲。

天公预酿丰收酒,争到檐前饮一瓢。

 

乡趣

月溪花影小桥横,迎客流萤挑着灯。

我欲临风观北斗,开窗放入几蛙声。

 

油菜花

寻诗觅韵到田园,春色撩人红杏天。

碧野清心疑翡翠,黄花拂袖醉晴烟。

若无免税三农策,焉有吟霞十万篇。

知尔骨中香一段,蜂忙蝶梦最缠绵。

 

喝火令·龙感湖即景

    白鹭翩翩舞,红荷艳艳姿。鹧鸪躲着唱相思。芷岸苇丛深处,谁把钓竿持?    千网银鳞闪,一篙画舫移。莲蓬菱角鳜鱼肥。眷恋湖乡,眷恋柳阴堤。眷恋渔歌清响,夜夜梦魂迷。

 

喝火令·插秧女

    纤指栽青翠,春泥湿紫烟。稻田谁织锦篇篇?一幅似诗如画,绿意接遥天。    妙趣时时叠,秧歌阵阵联。漫将香汗作珠弹。满畈佳人,满畈蝶翩跹,满畈俏皮情话,笑得月儿弯。

 

行香子·乡村

    车入云端,渠绕篱边。喜三农、税免田园。山珍遍野,果树摇钱。看桐花放,栗花笑,柿花妍。  春裁红锦,水映蓝天。驾摩托、楼矗牛闲。娃添电脑,叟返童颜。正灯明亮,歌豪迈,舞蹁跹。

 

     春到门边,鸟醉村前。竹林溪、妙趣翩翩。羊咩绿野,鸭戏清涟。更鱼儿跃,猪儿壮,茧儿鲜。  琼楼栋栋,雅室间间。铁牛哥、爱恋诗田,千般画意,万卷文澜。唱耕耘曲,丰收调,激情篇。

 

     笑带唇香,风送歌扬。採桑叶、珠露沾裳。纤纤指舞,细细眉长。有春风拂,蔷薇醉,锦鸡翔。  生灵蚕宝,窈窕娇娘。昼兼夜,劳作蚕房。茧儿登蔟,满架琳琅。喜银筐满,金囊鼓,玉丝长。

 

喝火令·山妹

    恰遇霜时节,篱边菊正黄。小姑邀我唱东腔。竹马也怜人瘦,料是想情郎。    眷念朝朝甚,相思缕缕长。一声秋雁字行行。带去新愁,带去女儿香。带去几多残梦,伴尔在他乡。

 

高阳台·太白湖即景

    汽艇回驰,斜阳欲下,水天暮色苍茫。鸭蛋洲头,归巢群鸟飞翔。黄丁鳜鲫多情蚌,更青螺,挤满船舱。俏花鲢,欲跳还羞,欲露还藏。  洞箫袅袅谁吹响?绕一湖明月,万朵荷香。十里烟波,交辉渔火星光。骚人心共春波漾,坐船头,且咏华章。叹销魂,醉了吟眸,饱了吟囊。

 

水龙吟·荆门市举办油菜花节

    彩畴一望无边,是谁描得天然画!东风拂面,馨香沁肺,丽川清雅。蜂蝶翻飞,神魂迷醉,金花光射。看游人如织,吟莺叫燕,开心笑,真潇洒。  打造荆门文化。把春光,釀成诗话。绿帆带雨,红桃添妩,烟霞村舍。俊侣狂朋,飞歌走笔,舒怀乡野。喜田园新作,欢声趣语,酒酣难罢。

  

八声甘州·乡情

   正莺歌燕语柳如眉,归来醉如痴。看桃花吹雨,梨花吹雪,蝶恋芳菲。楼阁流光溢彩,鱼跃碧波池。泉水淙淙汨,心漾涟漪。  难忘儿时冬学,叹踏冰欹伞,呵笔裁诗。喜乡亲进校,送菜送炉煤。念晨昏、师窗灯火,更船翁、渡我过河溪。今生矣,人如绒草,难报春辉。

 

喝火令·赞“新三万”活动

    大地容光焕,深山笑语频。楚天欣放一枝新。干部万村根扎,凝聚力千钧。  进户民情访,嘘寒送暖温。惠风轻拂稻花村。喜看扶贫,喜看共耕耘。喜看挖塘修堰,贮满万家春。

注:“新三万”即湖北万名干部下万村,挖万塘。

 

忆秦娥·春

    溪流馥,花神弹唱春波曲。春波曲,一窗烟雨,几竿新竹。  山光片片呈新绿,水田漠漠凭遥瞩。凭遥瞩,今朝香浪,秋仓金粟。

 

卜算子·春

    草绿李含苞,妩媚春来了。雀跃枝头小鸟鸣,似问新年好!  细细柳丝青,朵朵桃云袅。妹入花从倩影留,人共群芳俏。


 

女性诗人的细腻与精彩

吴洪激


    程菊仙的这组田园诗词都是取材于农村,其核心内容或曰诗眼词胆,都是倾心表现三农,深情赞美改革开放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从作者写的“一点体会”不难看出,她的田园诗词创作大致起缘于全国农村题材诗词创作座谈会后在全国掀起的田园诗创作热潮。在深入农村、深入农民的过程中,接触和发现了农村新的环境、新的景象、新的人物、新的故事。心旌摇曳,不吐不快。正如梁代文学家萧统在《昭明文选》序中所言:“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且作者笔力细腻、精彩,许多凝练、意象鲜明、构思奇巧、意蕴深邃的佳篇,尤其是那些含蓄、隽永,甚有张力,闪烁着思想之光的警言警句,如同吹过一袭轻风,捧饮一泓清泉,令人快爽、愉悦。如《喝火令·插秧女》:

    纤指匀青翠,朝霞湿紫烟。稻田谁织锦篇篇?一幅似图如画,绿意接遥天。   妙趣行行叠,秧歌阵阵联。漫将香汗作珠弹。满畈佳人,满畈蝶翩跹,满畈俏皮情话,笑得月儿弯。

    作者运用意象叠加的手法,把个农村插秧女郎点染青翠、绿上遥天,挥洒香汗,情传心田的景与情,写得那么细腻,精彩,让人陶醉。
    何谓细腻、精彩?细腻即细密,思考得细心、周到。精彩即精深,有文采。这就需要有独特性、创造性。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和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都是细腻、精彩的典范。诗词是一种特殊语言艺术,不仅要求言简意赅,而且要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要求似乎很难,其实不然,根本的原则就是运用形象思维,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创造意象。恰如作者另一阕喝火令词《山妹》:

    恰遇霜时节,篱边菊正黄。小姑邀我唱东腔。竹马也怜人瘦,料是想情郎。  眷念朝朝甚,相思缕缕长。一声秋雁字行行,带去新愁,带去女儿香,带去几多残梦,伴尔在他乡。

    词中一个“瘦”字,一个“念”字,一个“愁”字和一个“梦”字,把个山村妹子思念远方打工情郎的绵密情愫连缀得天衣无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诗以意胜,意与象合。要知道,意,即诗人主观思想情感,象则是指诗中所描绘的物象。一首诗、一阕词有无诗味,说到底是看其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有没有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唐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生,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明人胡应鳞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前述作者喝火令词《山妹》中的“霜”、“菊”、“竹马”、“秋雁”、“残梦”等,都是单个意象,串连起来,就构成了有机的整体画面。表达了一位山村妹子对打工在远方的情郎无限思念,突出了词的主旨。其他,如《行香子·乡村》、《雨》、《[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带采茶歌·留守》等,也都写得细腻、精彩,俱有以心感人,以情动人,以美化人的艺术效果,实属不易。这与作者的洞察力、思考力、表现力以及语言的驾驭力、思想的开掘力分不开。当前,在我读过的许多田园诗词中,有一定招数、收拾得干净磊落的人也不少,但写得蕴藉摇曳、细腻精彩的却不多。这是需要有一定内功的。
    前不久,中国海洋大学举行了一场精彩的名家对话活动。中国作协副主席王蒙与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畅谈了对中国传统诗词的领悟。叶先生说,诗人、学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深厚根基,不盲从,不呆板,才能成就智慧。这是做人、做诗、做学问都应该遵循的准则。王先生也说,凡事不拘泥,才能保持鲜活的生命,关注生活才是人生的更高境界。二人都表示,对传统诗词,要透过其字面意思了解作者的本意,然后活学活用作者的表达方式,这也是诠释学的精髓所在。我希望程菊仙的这组田园诗词,能给读者一点启发,一点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