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第十四招 层进:突显文章层次

 红瓦屋图书馆 2016-11-23

树标设的

    学习运用逐层推进、层层深入的思维方法构思文章。

【趣味引入】

一位自以为有才华的青年因得不到重用,非常苦恼,他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他如此不公。

上帝从路边随便捡起一块小石子,又随便扔了出去,问青年:“你能找到刚才扔出去的那块石子吗?”

“不能。”青年摇了摇了头。

上帝把手指上的金戒指取下来,扔到石子堆中去,又问青年:“你能找到刚

才扔出去的金戒指吗?

“能。”果然,青年没多久就找到了金戒指。

“你现在明白了吗?”

青年犹豫了一阵子兴奋地回答:“明白了。”

    你知道青年人为什么犹豫了一阵又“兴奋地”回答“明白了”吗?他明白了什么?


【问题讨论】

    1.故事中的青年人明白了什么?它对你学习写作有什么启示?

他从故事里明白的道理,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个角度,明白了烦恼皆由己出,明白了若要避免烦恼,就要自己变成一个如同金子般出众的人才,明白了自己应该成为一个初中的人,明白了自己怎样才能成为出众的人。第二个角度,他明白了埋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明白了改变自己莫过超越自己,明白了超越自己在于刻苦磨练。

你看,如果把上面明白的道理中的任何一个角度拎出来,一层一层写出来,都能写成一篇不错的文章。他明白了那些道理,都使用了一种思维方法,就是层进式思维方法。它启示我们:写文章可以运用层进式老结构文章。


2.运用层进式思维结构文章有什么好处吗?

它能使我们的文章思路大开,写出有深度的文章。尤其是以论文,初学写议论文,往往不善于讲道理,不会分析事理,一般总是先写个故事,再发几句议论,最后来句“由此可见”的“结论”。这样写只是浅表层次的构文方式,难以使文章显得有层次有深度。议论文,总是要针对某件事情某个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而要使自己的观点主张新颖深刻,切中要害,富有启发性,那么就要学会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是众多方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用这种方法写成议论文,就叫层进式结构议论文。


3.写层进式文章有什么具体可操作的办法吗?

层进式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各层次间有严格的逻辑顺序,不能随意变更。常见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式结构,就是层进式结构的简单形式。而要使文章写得并不干枯,在分析问题部分还可以再运用层层深入的方法来写。

(1)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结构文章。

在分析问题时,按照或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到远,或由自然到人生,或由个人到集体到社会,或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层层展开,从不同方面来剖析事件的意义,或者观点的对错。层次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而更主要的是依靠内在的逻辑条例来关联各个部分。

如我查阅学校图书馆借书记录,发现一位数学老师读书面很宽,政治、哲学、经济、文学、文化等等都在他的阅读范围之内。于是就想借此倡导读书风气,文章就这样够构思了:他的读书习惯始自何时?源自何故?有何动力?重点三段是:一个家庭的读书氛围对人的成长作用重大,一所学校的读书环境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一个国家有正确的读书导向必使这个国家走向繁荣。三个层次,由小到大,层层深入。

2)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来安排文章。

“是什么”,就是写出这是一件什么事情,表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实质,或申明这篇文章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还可以是对论述对象的解释、说明等,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对比说明。这部分语言宜简洁。“为什么”,就是作分析,追究这种现象(问题)产生的根源。

如,曾有一度何谓“幸福城市”的炒作被人吐糟。我们写这篇文章,一般思路,就要考虑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城市,是面向绝大多数人服务的城市,为什么这样的城市才是幸福城市,我们该怎样建设这样的城市。有篇《我们需要质疑》的文章是这样安排结构的:现引用华盛顿的话“怀疑论者施舍胡翊前进的力量”,随之笔锋一转,说我们这个社会太缺乏质疑之声了。借着列述我国在民左发展的过程中从不缺乏质疑者,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是对君权神授思想的质疑,理智大胆地质疑传统儒学,康梁变法对封建制度的质疑,梁思成对城市建设的质疑等事实,证明我没有这好的传统。接下来论述我们何以失去了质疑的精神,一是压制质疑之声,而是对质疑置之不理。再深一层论述我们不能丢掉质疑精神,因为它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用西方哲人的话“当政府烧书时必须起来阻止,否则下一步他们就会烧人”来警戒人要质疑。最后写怎么才能让人们敢于和善于质疑,一要营造环境,而要让那些掌权者摆正心态不怕质疑,收起手中的棍棒,用真诚面对质疑。文章层层深入,一层进一层,写得引人深思。


3)按照“问题-解决办法-预备措施”的顺序来构思文章。

文章的结构可以这么安排:先叙述一个面临的问题,再细说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指出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出现的困难或纰漏,该如何采取杜绝漏洞或补救的措施。就如《失街亭》故事里所写,面对进军魏国的问题,诸葛亮详细布局,派兵驻守街亭,再在列柳城布兵照应,最后还暗派赵云引一支部队做一旦失败后的退兵部署。

如,如何解决人民所深切期待的营建公平公正社会的问题,可以在提出诸如做好社会调查,制定公平制度,落实组织实施等策略后,深入一层论述,营建社会公平的关键因素是人,对担负管理和办公服务的人怎么选拨、如何考核以及监督,对社会公民如何进行维权教育等等提出解决办法。这样就能层层深入地谢垂深刻见解。有篇《打牢思想的根基》的文章,先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只是初步的,作风建设的基础并不牢固。怎么办?作者继续献策:要久久为功,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要拧紧思想病变的“总开关”,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禁止出轨越界、跑冒漏滴。要加强思想信念的学习教育,长期坚持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净化与提升教育,补精神之钙,强信仰之骨。最后强调,思想问题不是一次活动就能够解决的,即使是一时解决了也不等于永久的解决。重要的是要建立机制,强化监督,让不为民谋利而只为自己或极少数人谋利益的人付出超越成本的代价,使其真正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逐步做到从不敢违规到不想违规、不愿违规,使其遵纪守法、为民谋利成为一种自觉,也就是人们说的一种素养。




【例文赏析】

 克服偏见

 浙江省宁波中学402班 潘昭莹

泰戈尔说:“除非心灵从偏见的奴役下解脱出来,否则心灵不能从正确的观点来看生活,或真正了解人性。”黑格尔说:“任性和偏见就是自己个人主观的意见和意向,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还停留在奴隶的处境之内。”叔本华说:“最强有力的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是事物表现出的、使人们误入迷途的虚幻假象,甚至也不直接地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相反,是在于人们先前接受的观念,在于偏见。”

偏见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里面给出的定义是“偏于一方面的见解,成见”。众所周知,正确理解事物,都需要从多个方面去了解,而“偏于一方面的见解”,往往是不能全面反映事物本质的,那自然就是错误的了。现实生活中,常发现一些人总喜欢自以为是地对事物对人物做出一些结论,如“西部人是不会教书的”,如“北方人因为不吃海鲜,所以智力是差一等的”等等。有些年轻人本来互相倾慕,但由于对北方人、南方人的偏见,使得有情人终不成眷属。也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他就是对我有偏见”。偏见还真是无处不见。

那为什么会产生偏见呢?是因为一般人缺乏正确的观人察物的意识,缺乏理性思考,喜欢自以为是,在仅仅看见了某人或某事的其中一个场景后,或以偏概全,或主观臆断,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妄下评论。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简单判断思维的人还有这么多呢?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有一种排斥理性的思维方法,讲感觉,重感性,不喜欢理性思考。自己不讲理性,还要找借口批评讲理性的是“讲大道理”,动不动就说“不要给我讲大道理”。这究其底是一种惰性思维在作怪,懒动脑筋,懒于思考。

要阻止偏见的产生,最重要的就要崇尚思维理性。凡事都要想一想,善于全面地客观地看人看事物,正确对待自己,公正对待他人。遇到事情时心平气和,处事坦荡冷静。人都必须不停地提醒、约束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不断提升修养,尤其是在有所成就的时候要谨防自我意识膨胀,事事自以为是,经常提醒自己做到不带任何偏见地去看待一个人或者一样事物。

对于常人来说,也许很难做到彻底地消除偏见,但我们至少应该去尝试着消灭它。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少了一点偏见,那就是进步。把进步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天长日久,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平和了,沉静了,乐观了,甚至是豁达了。我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去认真地做起来。

你,愿意和我一起努力吗?




    〖透析〗这篇文章是按照层进结构来构思文章的。先从哲人的名言引出话题,再探究何为“偏见”,有怎样的表现,再分析产生偏见的原因,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如何阻止偏见的产生,最后讲不仅要明道理,关键还是要行动。文章沿着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思路层层推进,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实践体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学者周濂说:在这个时代,也许最重要的不是忙着去叫醒别人,而是时刻扪心自问为何要装睡。

许多人都在抱怨世界冷漠,指责他人无情,周濂的这句话也许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清醒者的感慨。面对这样的感慨,你怎么看?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用层进法写出自己的见解。   

[思路点拨]

思路一:现实中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对社会弊端的愤愤不平之声;如其只顾谴责,不如讨论革除弊端的措施;讨论革除措施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带动大家一起行动,抵制弊端,倡导新风。

思路二:面对社会诸多弊端,能够批评谴责,是具有正义之心的表现;能够身体力行,弘扬社会道德,是具有正义之行的君子;能够带领更多的人一起抵制歪风,践行正义,才是社会的脊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