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甜水海,在传武的道路上醒来

 tjboyue 2016-11-23

典传国术致力于弘扬中华武术核心精髓,以传承中国武术,提升国民健康,发扬尚武精神为目的,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提供一个自我提升的平台。欢迎更多的兄弟姐妹加入典传,钻研传统技术,为中国传武的腾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家好,我是甜水海,汇报一下我的训练体会和心得,不到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指正,先谢啦!


1
梦境

在典传,我叫甜水海,今年40岁,典传系统班学员,目前刚刚接触刮地风课程。这次典传功夫三项比赛,看到各位师兄师姐的风采,表示很有压力和动力啊。几十年来有过很多爱好,传武始终是心中常做常新的一个梦。小学六年级时和爷爷上街,一眼就瞅见地摊上几百本书里的一本《少林拳法图谱》,蹲在地上,津津有味的一看就是大半天,非要爷爷买下来才肯走。去年在某宝上淘了《薛颠武学录》,一连看了几天,虽半懂不懂,但内心的喜悦和渴望,唯传武粉能体会。


2
醒来

对于我这个传武菜鸟而言,传武一个恢弘而神奇的梦境。什么时候能够醒来,落地入门,与我的的阅历、积累或者机缘息息相关。大脑是几万年进化而来的产物,仍然带有原始人类蒙昧的基因与沟回。有时候,就算大门在我眼前,也可能视而不见。用传统的词,叫悟性。用现代的词,叫心智。

典传宣传视频最初在互联网发布的时候,我就看到了,虽然震撼,但受当时的思维模式和错误观念控制,无法自主思考,终于生生错过。今年3月,机缘巧合,再次观看宣传视频时,我醒了,毫不犹豫的报名。记得有一次和六年级的女儿说起从梦中醒来的事情,女儿说,《盗梦空间》里的梦有好多层,从第六层醒来,就会到第五层。我后背发凉,是啊,这次没有错过,那下一次呢?别的事情呢?不断的醒来是一辈子的事。



3
入门

典传大厦的地基是拨胯。之前我脑子里把“胯腰”混为一谈。经过三个月的拨胯训练,渐渐明白了什么是胯,也明白了典传为什么把“胯”这个概念单独提炼出来。“胯”,简单的一个字,过去几十年我竟然对它视而不见。后来我和人交流,但对方的脑子里只有腰,对于胯,大笑之。既然看不见,当然也就看不起,更是看不懂了。我心中暗自叹息,也许再过个十几年,老了伤了以后,可能会醒过来,可那个时候,也许来不及了。

坦率的说,拨胯考试通过后,我的注意力渐渐转移到自己的一项劳心费神的工作上,精力没有以前那么集中在典传了。随着天气炎热,训练热情有所下降,训练上进入半梦半醒之间,典传教习师兄多次私信提醒我要多上视频,不要中断训练。我再一次醒来,开始寻找工作与训练上的平衡。一次接待客户去农家乐小憩,恰逢老板指挥员工杀猪,客户们都去观看,我在旁边作陪。猪被五花大绑,嚎叫声惊天动地,我忽然发现它嘶叫的时候腹部是向胸收着的,自己小声试了试,同时想到《每日武学分享》视频里师父讲过提横膈膜的原理。自那开始,我每天有意无意的就要提横膈膜,后来请教师父,又明白了声音与横膈膜的关系。再后来,无论行走坐卧,提胯顶腰收腹提膈压肩合肘发声,成了我随时随地不引人注意的训练小方法,也渐渐明白了身备五张弓的基本内涵。



4
积累

典传的理论体系简洁明了,认真听几次课就能领会,但真正体悟则需要积累,量变才能质变。一旦突破,前面便是一马平川,随心所欲。不过,很快就又会发现地势已经渐渐升高。如果没有新的量的积累,再次突破,攀上更高的平台,饱览更奇妙的景色,则是越来越难。

积累具有复利效应(F=P*(1+i)^n)。在典传训练中,从入门的那一刻,原有功力值p是恒定的,有的人可能是20,有的人可能是100,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i和n。i实际上就是每次训练量的转化率,也就是训练效率。n实际上就是不间断训练的次数。提高i,就要依靠典传教学体系每日每次的教学指导,在量的基础上提高效率。提高n,就要在不间断训练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身体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或零或整,或刚或柔的不间断训练节奏。

都说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形象的说明了要达到复利效应,需要不间断。我看到很多师兄练的非常好,很高的训练效率和独特的不间断训练节奏,绝对是他们的核心秘诀。

快年底了,我也即将进入了冬闲期,正是训练的好季节。


谨此分享,与各位师兄师姐共同成长。祝典传强盛!


欢迎热爱武术的你的来稿,内容不限,题材不限,可以是求学经历,理论分享,自身感悟。。。 

我们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来稿请扫描下方微信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