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老班:陈宇 最接地气的名班主任;二十六年的从教经验;一看就懂,拿来就用的实战技术;学期同步,操作性强的每周一招 ——2016,名班和你一起走!
名班周计划:期中考试后,来一次大规模的谈心活动吧! 各位班主任朋友,大家好! 期中考试已经拉下帷幕,班主任的事情又要多起来了! 考试成绩是每一所学校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每次大型考试结束后的成绩分析会、家长会等一系列的工作成为学校生活的常态,班主任老师们也都已经习惯。但是,分析、评价年年做,成为例行公事,无外乎: 算分数:均分、优分、低分…… 搞排名:班级排名、年级排名、总分排名、单科排名…… 做表彰:成绩优秀者、进步显著者…… 请家长: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几乎是每个学校的例行工作。 轰轰烈烈一阵子,但如果既无深层次的分析,又无实质性的行动,那么不久后一切又都会恢复原样。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即工作的有效性问题。很多教师只是关心“我做了什么”,而不是考虑“我做的这些是否有效”。我认为,哪怕一件扎实有效的工作,也比浮在面上蜻蜓点水的十件事强。 以期中考试后的工作为例。常规的成绩分析固然要做,但不是简单地做做以上的工作就算完成任务了。我们需要思考—— 如何让分数说话? 如何找出分数背后的故事? 如何把常规的工作做得更深入更富有成效? 如何利用考试寻找班级发展新的增长点? …… 总之一句话—— 思考如何让考试情况成为评估班级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的参照物,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坐标。 期中考试后,来一次大规模的谈心活动吧! 每人必谈,一个都不少。 我认为这是比较有实效的工作。 为什么? 考试结束,学习成绩是大家都很关心的事。 学习问题非常个性化,虽然一对一的交流成本比较高,但却是有效的。 听过我讲座的老师都知道,我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天和学生谈心。我规定自己,按照学生的学号顺序,每天谈心一到两人次。这样坚持下来,每学期我能和全班每个学生有两到三次的单独交流机会。这是我带好班级最大的法宝。和学生做这样逐一的交流是非常有意义的,每次谈心虽然不至于取得立竿见影,但是长期坚持,作用就大了。通过沟通,师生关系拉近了,班主任也了解了更多学生的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如何做? 坚持去做,真诚地做。 做好计划。只要计划好,集中精力,每天可以谈四到五个学生,以五十人的班级计算,大约需要两周的时间。 保证私密性。不要图省事,同时和几个学生谈。 有具体的内容,每次谈心的时间可以控制在15分钟之内。 准备工作师生双方都要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学生方面,主要是完成成绩档案的填写和个人中期小结。在今年初的第二期微信推送里,我介绍了让学生自己建立成绩档案的做法,老师们可以参考一下。 班主任方面,要认真阅读学生的个人小结,细致分析学生的成绩。对于那些出现异常波动的学生,班主任要先向科任教师了解情况,必要时也可以和家长做一个沟通。 过度的关心有时反而不利于学生调整状态。要把学生本次考试的成绩纳入到一个长期的跟踪体系中评估。我今年刚出版的新书《学生可以这样教育》的第十章,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分析学生成绩的方法,有兴趣的老师也可以参考借鉴。 要大致确定一个谈心次序。因为这样的谈话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平时的沟通还不太一样,所以,不必机械地按照学号排序,要分个轻重缓急。基本原则是,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优先、平时交流较少的同学优先。 从哪里找时间呢? 你每天要花大约一小时和学生谈心,持续两周的时间。我把这项工作作为期中考试后班主任的“必修课”来对待。 多利用边角时间,比如午休和下午放学以后,可以各谈两到三人,这样就把整个谈心工程分解消化掉了。 最后一点,怎么谈? 表达对学生真切的关心。 挑一个重点问题具体谈一谈,不要全面铺开,因为时间有限。 几句鼓励的话,让师生对话有一个圆满的结尾。 与学生深入的谈心,是班主任最有价值的工作,但却是个“软任务”,你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也许,优秀的班主任和平庸的班主任,差别就在这里吧。 感谢收听本期《名班同行》微信推送,我们下周再见!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 THANK YO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