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班同行|陈宇周计划:岁末盘点,新年寄语

 SuperXvFeng 2017-09-06

老板老班:陈宇

最接地气的名班主任;二十六年的从教经验;一看就懂,拿来就用的实战技术;学期同步,操作性强的每周一招

——2016,名班和你一起走!


陈宇:岁末盘点,新年寄语 来自班主任之友 11:28


陈宇来了!

名班周计划:岁末盘点,新年寄语


各位班主任朋友们:

晚上好!

今天,是2016年度《名班同行》周计划播出的最后一期。做了整整一年的微信推送,我的任务即将完成。此刻,用“感慨万千”来形容我的心情再贴切不过。

记得去年此时,《班主任之友》杂志的编辑找到我,和我商量,问我能不能把自己每周在学校做的事整理出来,由他们的微信公众号推出。当时和我说的是:每个星期一篇,每次1分钟。我犹豫了一段时间,最终答应了。之所以犹豫,是因为这个计划要做整整一年,每个星期都要做,而且内容不能重复,压力会比较大;之所以最后又同意,主要是因为这个栏目非常有意义。虽然我经常发表文章,也会在全国各地做一些讲座。但是,以这种方式传播教育理念的局限性毕竟很大,而且一篇文章、一次讲座的容量毕竟有限。如果老师们无论在哪里,只要一部手机,就能很方便地听到我的讲座,还能看到文字解读,那该多好!让更多的老师更及时更方便地分享我的教育心得,是一件很有功德的事。而且,当时我想,每期只有1分钟,最多也就三百多字,难度也不算大。我决定接受这个任务。

因为多年带班,资料比较多,而且我的班级管理向来计划性比较强,周计划我自己以前就在做,只是现在把它搬到微信上而已。我很快就排出了前两个月的大致工作计划,对于这个微信推送,我信心满满。

但是,事情一旦做起来,我很快发现,远远不是我想象的那样简单,甚至可以说,难度之大完全超出了预期。

首先,我发现1分钟根本讲不了多少东西。第一期稿子几经修改,内容删了又删,文字减了又减,终于压缩到一分钟。但是,回过头来再听一听,效果根本不好。我想这可不行,我这人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一件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不想拿自己不满意的东西去应付差事。我询问了编辑,王皓老师答复我,容量可以增加,时间可以超出一分钟。于是大家可以感觉到,后来的微信推送,时间越来越长,最多的达到近15分钟,3000多字。字数多了,微信的内容也就更丰富了。向听众输送更多的一手资料是我的希望,虽然这将极大地增加我的负担。

但是,语音时间越长,录制的难度就越大。这一年的微信,从写稿到朗读到录音,都是我一个人单干。既没有助手,也没有专门的录播间或隔音设备,也没有什么高科技的录音器材。为了方便,我就是用一部手机完成了所有的录音和发送工作。所以,听众们在收听语音内容时经常能听到各种杂音。我是在一间教室做录音的。在我没课的时候,躲进一间空教室录。教室不隔音,隔壁班级教师的讲课声、走廊上学生走动的脚步声、外面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甚至还有不知道从哪里发出的装修的声音,各种杂音不绝于耳。硬件条件不行,我想就只能靠内容了。如果你做过录音就会有体验,一篇文章念下来,想要从头到尾一字不错,难度是非常大的。本来可以做剪辑,但是我嫌麻烦,总是想一次完成。所以,一篇稿子往往要读好多遍才能过,有时候都读到最后了,一句话说错,就要重来。所以,每期大家听到的十几分钟的语音,做的时间是它的好几倍。

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大的困难还是内容。每期的内容不仅必须是新的,而且要考虑到普适性。我是高中班主任,但是听众却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个年级段的老师。太个性化的、其他老师无法复制的方法就不能多讲。但是讲得太笼统老师又觉得不够具体。每个星期,为微信里说什么、怎么说而焦虑,几乎成为这一年生活的主旋律。别看每期只有两千多字,一个月就是一万字。学校工作有很强的周期性,两个学期、两个假期,工作流程都差不多,要想每周不重复,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熬夜加班加点、几个小时写不出多少东西,这些都成为我生活的常态了。每一期微信做好之后,根本来不及喘口气,马上投入到下一期的制作中。所以,每次你在听到微信推送时,都是我在思考下一周做什么的时候。这一年来的生活,基本就是这样,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尽管做出了很多努力,但还是有不少遗憾——听众的提问经常不能及时回复、有些内容可能还是笼统了一点,对老师直接的指导作用不够,而有些方法本身也还需要改进……应该说,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东西,遗憾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遗憾,会激发我更加努力钻研,继续提升我自己。

说句实话,这个微信本来是一件公益的事,它为一线班主任提供同步的带班指导。但其实,我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每周的任务,我不能懈怠,我必须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写作。因为这项任务是另外加进去的,我本来的工作一点也不能减少,要完成它,只能更多地付出。这一年来的经历,很好地证明了一句话——优秀是可以被逼出来的。如果没有《名班同行》的催促,我不可能整理出那么多材料,而这些材料,对我自己今后的工作也有很多的启发。在这里,我是不是也要感谢《班主任之友》杂志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呢?

如果让我谈一谈一年来做微信的感想,我想说,这个微信见证了我的成长和思考。这个微信也非常像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它是一个连续的工作,永无止境。看上去每天的琐碎、每周的忙碌都是重复的,但班级的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正如我不断地要更新每周的内容一样,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也不能仅仅是重复昨天的自己。班级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孩子长大了,班级发展了。

无论做什么事,要想做好,坚持是必不可少的。这一年做微信,有时候确实非常困难。不管是忙得焦头烂额,还是生病,微信推送都不能停。有几次,编辑甚至劝我,是不是停两期休息一下?我很欣慰,我坚持做下来了。很多事都是这样,咬牙坚持住,成功往往属于坚持到底的那个人。我当年开始做博客的时候,没有任何知名度,没有发表过任何文章,每天博客的访问量只有一两百。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坚持做了下来。直到今天,每年都有一百万的访问量。《名班同行》刚开播的时候,经常也只有一千多的访问量。我当时对编辑说,争取在半年内做到访问量五千,年底达到一万。我相信只要内容好,关注程度就一定会持续提升。结果在九月份,《名班同行》的访问量就突破了一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