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尔尼雪夫斯基,全名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俄国伟大的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文学批评家,人本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把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发展到空前的高度。他的光辉著作和威武不屈的品质,为他赢得了崇高的威望,成为俄国一代进步青年所景仰的英雄人物,对俄国革命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创作经历】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述活动是多方面的,涉及哲学、经济学、美学、文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他的最重要的著作有:《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对反对公社所有制的哲学偏见的批判》、《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生活与美学》,以及长篇小说《怎么办?》等。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继贵族革命家之后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二代俄国革命战士,即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列宁把他誉为“未来风暴中的年轻舵手”,普列汉诺夫把他比作“俄国的普罗米修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监狱中写下的长篇小说《怎么办?》,被誉为“生活教科书”。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主要代表作品有: 1、论文《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1855年) 2、论著《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1856年) 、《资本与劳动》 3、长篇小说《怎么办?》(1862年—1863年) 4、长篇小说《序幕》(1867年—1869年) 《怎么办?》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监狱中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在俄国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房产管理人的女儿韦拉,在医学院学生洛普霍夫的帮助下,拒绝了父母包办婚姻的企图,脱离家庭,与原医学院学生洛普霍夫结合,并创办了一所实行社会主义原则的缝纫工场。 两年后,韦拉与洛普霍夫的好友基尔萨诺夫相爱,洛普霍夫感到韦拉与基尔萨诺夫性情相投,他们在一起生活会更幸福,于是毅然出走,假装自杀,使他们能够结合。 后来,洛普霍夫受职业革命家拉赫梅托夫的委托,出国进行革命活动,数年后由美国回到彼得堡,与波洛佐娃结婚,并同基尔萨诺夫和韦拉重新会面。 两对夫妇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着他们所热爱的事业。 |
|
来自: hejunwei_yeah > 《方寸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