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15篇:方寸讲文学(25)

 hejunwei_yeah 2016-11-23

《致恰达耶夫》

 

《致恰达耶夫》,是诗人普希金一首著名的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著名的赠诗。在这首赠诗中,他极鲜明地表达了俄国贵族革命家追求自由的热切希望、炽热的爱国激情和对神圣自由的必胜信念。

 

这首诗贻赠的对象——恰达耶夫,是俄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政论家,从中学时代起就是普希金的好友。他是一位进步贵族知识分子,反对沙皇暴政,对普希金形成热爱自由的思想有很深的影响。普希金在与恰达耶夫的交往中,深受其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普希金曾给他写过好几首寄语诗,这首诗是其中的一首。

 

第 <wbr>215 <wbr>篇:方寸讲文学(25)—普希金与《致恰达耶夫》

 

【写作背景】

 

  《致恰达耶夫》写于1818年,当时俄罗斯处于沙皇专制暴政的黑暗年代,俄罗斯人民在残暴政权的重压之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普希金开始思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作品内容也由爱情诗的创作转入到政治抒情诗的创作。本诗就是他19岁时写给好友恰达耶夫的一首著名的政治抒情诗。

 

  这首著名的政治抒情诗在诗人在世时,未征得他的同意,曾被匿名刊印过几次,但都是被删节过的。直到1856年,赫尔岑才第一次完整地把它刊登在自己在国外办的杂志《北极星》上,50年之后才得以出现在俄国的书刊上。普希金曾因为这首诗和其他几首歌颂自由的诗,于1820年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方。

 

第 <wbr>215 <wbr>篇:方寸讲文学(25)—普希金与《致恰达耶夫》

 

【诗歌赏析】

 

第一部分(诗的前四句):诗人走出青年时代的自我世界,清醒中微带感伤。

“爱情、希望和令人快慰的声誉/并没有长久地使我们陶醉”,意味着使人开始走出青年时代的自我世界,在现实中有所清醒。“年青时的欢乐已成为往事/像梦像朝雾一般消退”,暗示了诗人从此告别年青时代的欢乐,目光开始投注于社会现实。

 

第二部分(“但我们胸中”至“在等着那确定的约会的到来”):诗人充满爱国激情,期待自由时代的到来。

诗中一个“但”字,不仅在语意上意味着诗人从年青时代的自我世界中,转入到对社会对祖国的关注,而且在情绪上逐渐走上激昂。这一部分的诗句充满爱国激情,其中的一个比喻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真诚的赞美热烈的期待。

 

第三部分(“趁我们”至“献上心中最美好的激情”):诗人号召人们为自由、为正义而奋斗。 

“献上心中最美好的激情”,意味着要献上“我们” “追求自由” “为正义”的奋斗之情。这一部分的诗句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情绪变得更加高昂。是号召之音。

 

第四部分(“同志,请你相信吧”至“人们将铭记我们的姓名”):诗人憧憬、相信专制制度最终会被推翻,祖国的将来一定会幸福。

“同志,请你相信吧:那颗/迷人的幸福之行必将升起/俄罗斯会从沉睡中惊醒”,这是诗人的一种憧憬,是诗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展望。

“那是在专制制度的废墟上/人们将铭记我们的姓名”,意味着我们的努力将会付诸成功,永载史册。这一部分的诗句情绪高亢,在情绪上是整首诗的高潮。

 

 

 第 <wbr>215 <wbr>篇:方寸讲文学(25)—普希金与《致恰达耶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