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去芦) 甘草(炙) 茯苓(去皮) 白术(各等分) 【煎服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 【功效】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 四君子汤最早出自北宋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调理脾胃气虚之症的经典良方。方中的四味药材,因其药性温和,可以有效补足人体脾胃之虚,所以被称为“君子”,取“君子致中和”之意。古方中的人参,现在常用功效相似但药性较弱的党参,价格上也更加低廉。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和脾胃的功效,不但适用于五脏气虚之症,还可以用来改善慢性贫血、萎黄病等;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常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状; 茯苓功效与白术相似,去掉皮之后的茯苓,利水效果减弱,更适合健脾养胃; 炙甘草则主要用于缓解胃部痉挛,减少胃酸分泌。 四君子汤自从问世以来,治愈了无数脾胃气虚患者;同时,后代医学家们也在原方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用量和增减药材,衍生出了多种加味方。例如,儿童消化不良,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入陈皮、生姜、大枣,制成异功散;如果脾胃气虚伴有呕吐症状,则可加入半夏止吐;若有胀气,则可加入陈皮、枳壳以行气;若有手脚冰冷症状,则可加入干姜和附子祛寒。 (本文整理自翟煦所著的《老中医的传世小偏方》一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