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这样一段视频,这是一档唱歌节目,小男孩要唱的歌曲是由王太利演唱的《父亲》,这首歌是王太利写给去世的父亲,歌曲表达儿女对父母厚重而深沉的爱的回馈和感恩之情。 某人:“为什么要唱这首歌?” 小男孩:“因为喜欢里面的一句歌词,‘多想和从前一样 牵你温暖手掌’”。 小男孩:“爸爸是个爱玩手机的人,坐着玩,躺着玩,卧着玩,每次让他陪我玩会他都让我等,其实就是不想陪我玩”。 某人:“你喜欢爸爸玩手机吗?” 小男孩:“不喜欢!爸爸玩手机不陪我的时候,我特别伤心”。 某人:“你还记得爸爸上次牵你手是什么时候吗?” 小男孩:“两次,一次去买冰淇淋,另一次去爬山”。 某人:“爸爸带你出去玩过几次?” 小男孩:“忘了......爸爸已经很久没有牵过我的手,我的心愿就是希望爸爸能再次牵我的手”。 试问小男孩的爸爸,这些话当从8岁的孩子口中说出来,有何感受呢?其实小男孩的爸爸代表着某一类人,手机就像一把双刃剑,带来了快乐,抹杀了情感 手机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同时最重要的通讯工具,但是手机对现代人的影响已经超过了通讯工具,随着支付宝和微信的泛行,很多人现在上街已经不带钱包了,(例如我,出门只带手机,一机全部搞定)所以钱包如果丢了,可能过两天才会发现,但是手机如果丢了,立刻马上及时就有反应,有位心理专家曾说过,手机不仅可以拿在手里,还能长在“心”里,这是一种病,得治!手机带给我们的“病”不仅这一种 撒谎: 用手机撒谎,你感觉不到罪恶感,而且还容易形成惯性,也就是通常说的上瘾 强迫症:一分钟都离不开手机,自从有了手机,排队的时候再也没有东张西望,女生不再看帅哥,男生不再撩妹子,而是共同看手机,如果遇到信号不好,神经都仿佛错乱了,手机必须拿在手里,就好比“速药救心丸” 幻听:总是感觉自己的手机再响,仿佛每天都有人找,听见别人手机消息声,总是不自觉打开自己的QQ,微信,信息,及时没有也要看一遍,万一有呢 我们渐渐发现,随着通讯功能的迅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不再那么“坦然”
如果在家里睡觉的时候,突然一个电话吵醒你,不管接与不接,都不开心
如果在公司,有了手机之后,到了周末原本约好和小伙伴一起出去浪,但可能老大一个电话叫回去加班
如果有了男女朋友,当你关机的时候,对方可能就会抱怨,好端端的干嘛关机啊,是有什么事情吗?有急事都找不到你,还要你干嘛啊 如果手机没电关机了,总会发生许多猜测性的事情,背着人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躲某某人的欠债,经常不回别人信息
如果解释信号不好,没电等(当然偶尔也是真的存在)多半会认为是在找借口,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充电宝遍地都是,你骗谁呢? 就因为手机的出现,原本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加了破裂的危机和不信任感,而且,你总是被冤枉的,没地喊冤,索性不要手机,但你又舍不得 别因为一时的低头,而错过一生的挚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