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卒中患者手术期间能用阿司匹林吗?

 万宝全书 2016-11-23

阿司匹林是缺血性脑卒中一、二级预防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众所周知,出血风险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若缺血性卒中患者遇上手术,阿司匹林是停还是不停?最新出版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给出了答案。

1牙科和皮肤科手术

牙科和皮肤科手术属于出血低风险手术,少量出血易于止血和处理。已有多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价了牙科手术围手术期抗血小板应用的安全性,阿司匹林不增加牙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出血风险。即使是双重抗血小板药物虽然轻度增加牙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出血风险,但这些出血轻微且可控。

皮肤手术围手术期抗血小板应用虽然缺乏随机对照研究,但回顾分析显示围手术期服用阿司匹林不增加头颈部的皮肤手术出血风险。

因此,牙科手术和皮肤围手术期应用阿司匹林很可能不增加出血风险,需要阿司匹林的患者在牙科手术和皮肤手术围手术期继续使用。

2眼科手术

多数大样本的研究已经证实阿司匹林对局麻下白内障手术的术中及术后出血风险无显著影响;

一项822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表明抗血小板药物不增加视网膜围手术期的出血风险;但另有研究显示,抗血小板药物轻度增加术后出血风险。

一项367例青光眼手术回顾性研究显示,阿司匹林使前房出血率增加50.9%,但并不影响手术效果。

因此:

白内障围手术期应用阿司匹林可能不增加出血风险,需要阿司匹林的患者在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继续应用。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卒中低风险患者术前停用阿司匹林7~10d,卒中高风险患者则继续应用。

青光眼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很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卒中低风险患者术前停用阿司匹林,卒中高风险患者围手术期可以继续应用阿司匹林,但要充分告知患者很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

3椎管内麻醉

在大量人群试验中已经证实使用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的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或镇痛是安全的。

因此,阿司匹林不增加椎管内麻醉的出血风险,需要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在椎管内麻醉期间继续应用。不过,其他抗栓药物或阿司匹林联其他抗栓药物均有增加脊髓血肿的风险。

4内窥镜操作

多数研究已经证实阿司匹林可以安全的用于诊断性内窥镜检查、内窥镜下息肉切除术及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也有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增加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和结肠内窥镜黏膜切除术的出血风险。

因此,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在诊断性内窥镜检查、内窥镜下息肉切除术及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期间继续应用。

卒中低风险的人群在内窥镜黏膜剥离术和结肠内窥镜黏膜切除术前停用阿司匹林,高风险人群继续使用。

5骨科手术

多项研究表明阿司匹林不增加出血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而与此同时静脉血栓栓塞是骨科大手术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因此,需要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在骨科围手术期间继续应用阿司匹林。同时,有限的证据表明阿司匹林与肝素联合似乎也是安全的,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抗凝药可以代替阿司匹林用于骨科手术期卒中的预防。

6腹部手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腹部手术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而也有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很可能不增加腹腔镜手术期的出血并发症,因此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继续应用。但阿司匹林可能增加普通腹部手术的出血风险,卒中低风险的患者在普通腹部手术前停用阿司匹林,高风险患者则继续使用,但要告知患者可能的出血风险。

7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目前已有证据显示,高龄、贫血、复杂手术、合并慢性疾病及消化道出血溃疡史增加出血风险,出血低风险患者无需停用阿司匹林,出血高风险患者从阿司匹林治疗中的抗栓获益远高于手术的出血风险。因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继续使用阿司匹林。

8血管支架植入

血管支架植入是外科手术治疗的一个特殊的问题。围手术期停用抗血小板治疗可能会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等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因此,择期手术推迟至冠脉支架治疗6个月后。冠脉支架治疗6个月内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继续应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但要充分考虑增加的出血风险,并与患者充分沟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