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解螺旋.叶子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在转录组研究中,研究思路不外乎高通量测序,差异表达分析,选择感兴趣的基因进行功能研究。一般来说实验加生信分析,做到功能预测这一步,可以发个5分左右的SCI。那如果要发CNS级别的文章,要做哪些内容呢? 这里就有篇《Science》上的文章“The STAT3-binding long noncoding RNA lnc-DC controls human dendritic cell differentiation”,主要探究lncRNA在树突细胞(DC)分化及功能中的作用。具体怎么做的呢?回复“science”,下载文献。 第一步,筛选lncRNA 用芯片HTA 2.0 transcriptome microarray assay检测了mono分化至DC过程中(7天)lncRNA的表达变化,在124个显著变化的lncRNA中(fold change>16,p<> 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作者又用二代测序Illumina HiSeq 2000 检测了0点和第7天的lncRNA表达情况,99个lncRNA差异显著(fold>4,FDR<> 取两个结果的交集,筛选出表达倍数高的lnc-DC作下一步研究对象。 接下来为了确保结果准确,要进行验证。 第二步,用Northern blot进行了验证 确证lnc-DC在DC分化过程中的高表达,当然,这步可以不用Northern blot,也可以选择qPCR来做。到这里,就算是找到目标lncRNA了。 然后开始对lncDC的特性进行研究,比如进行基因组定位,序列保守性,全长及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 第三步,lncDC特性研究 基因组定位 这里用到的工具是Genome browser(http://genome./),还可以查看其临近基因,调控邻近基因表达是lncRNA的一种作用机制。 序列保守性 可用PhastCons进行序列保守性估计。
可用RACE进行转录起始位点和结束位点及全长验证 可用RT-PCR进行5‘端和3’端结构探究,发现lnc-DC有poly A尾和5‘端帽子。 将lnc-DC转入HEK293T细胞进行表达验证,其无编码能力,同时用生信方法对其序列进行编码能力预测,与实验结果一致。 表达特异性作者选取其他免疫细胞进行比对,分别通过实验及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析,发现lnc-DC只在cDC(conventional DC)中特异性表达。 组蛋白修饰可调控基因表达,作者采用CHIP-seq和CHIP-qPCR进行组蛋白修饰研究,并通过DNAase I 的敏感性来衡量染色质的疏松状态。
Lnc-DC功能研究 ![]() 功能探索
机理研究
RNA免疫沉淀 (RIP)表明lnc-DC不与AGO2作用,排除了lnc-DC和miRNA的作用机制。用生信分析表明lnc-DC没有与ALU的作用序列,所以lnc-DC有新的作用机制。
LncRNA研究方法总结 LncRNA筛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