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妇科圣手:治疗不孕症,必先从肾开始!

 我是刘老头 2016-11-24

妇科圣手杨宗孟,在五十余年的临证过程中,不仅渐渐形成了她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也提出了一些新颖的治疗方法。比如不孕症,这个令很多家庭困惑的难题,杨老认为,女性不孕主要与肾虚有关,治疗当从治肾着手。具体原因是什么呢?且看正文分解!

妇科圣手:治疗不孕症,必先从肾开始!

正常生理月经的产生,是女子逐渐发育成熟后,脏腑、经络、天癸、气血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月经的正常与否,是反映了女子生理、病理变化的具体体现。在月经的产生过程中,肾起主导作用,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位点发挥肾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气血之根”“五脏阴阳之本”及“与胞络相系”“与脑髓相通”的作用。正如《傅青主女科》谓“经水出诸肾”“经本于肾”。

“肾主生殖”,为五脏之本,肾不可虚,虚则五脏受累皆衰: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肾阴不足,水不济火;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肾虚则肺失宣降;反之,四脏相移,穷必及肾,故肾中阴阳必须平衡,否则不仅影响生殖功能,其生理的经、带、胎、产、乳均受其累。月经正常是女子受孕的先决条件,《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只有月经正常,气血充和,两精血相和,方能有子。

万全在《万氏妇人科》中指出:“女子无子,多因经候不调……此调经为女子种子紧要也。”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也是孕育必备的条件之一,肾所主宰的月经正常,方可有机会孕育,故“种子先调经”是治疗不孕的大法之一。不孕症是临床疑难病证,以肾虚为本,累及肝脾、气血,故可见肾虚、肝郁、痰湿、血瘀,使冲任、胞宫功能失调所致。杨老注重肾的状态、功能,认为治肾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基础,故补肾为大法,兼顾他脏,根据五行的生克关系、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补肾、调肾的同时,又重视调节肝和脾的功能。肾和脾为先后天之本,肝和肾又同居下焦、乙癸同源,女子的生理特点经、带、胎、产、乳又决定了女性的体质为“血不足,气有余”,气即指肝气偏旺,故治疗时应注意疏肝养肝。

妇科圣手:治疗不孕症,必先从肾开始!

杨老认为,女性不孕主要与肾虚有关。虽临证也有肝郁、血瘀、痰湿等证,但总以肾虚为本。“肾主生殖”理论是中医脏象学说对人体生殖功能生理病理的基本认识。肾藏精是“肾主生殖”的基础。从胎元的形成而言,《医学六要》指出:“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胎孕之形成,在于“两精相搏,合而成形”,精藏于肾,生殖之精在于肾气充盛。《医学衷中参西录》曰:“男女生育,皆赖肾气作强,肾旺自能荫胎也。”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既藏先天之精,又藏后天水谷之精,为生殖发育之本源。肾精壮盛、充足则生殖能力强,肾精虚衰、不足则生殖能力弱。

受孕之前,有赖于父母肾精之旺盛、强壮而结合成形;受精之后,又借助母体肾气充盛的支持、滋养而生长发育。《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胎孕形成后,肾主封藏、主蛰的作用表现在对胞胎及冲任的固涩作用。肾藏精,精化血,胚胎及胎儿的发育主要靠气血滋养,气载胎、血养胎,肾气盛,肾精旺,故能系胎载胎,即“胞胎由肾所系”。

故杨老治疗不孕症,不论是输卵管性不孕,还是排卵障碍性不孕,中医治疗始终以补肾为大法。杨老认为女子一生的发育过程可以归纳为下列两种情况: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经调、孕子;肾气衰→天癸竭→任虚冲少→经绝、无子。肾气-天癸-冲任间亦构成了一个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丘脑-垂体-卵巢轴。丘脑-垂体-卵巢轴以反馈、负反馈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成为性周期调节的核心,而肾气-天癸-冲任轴则以肾中的阴阳消长盈亏,生克制化关系,成为其间的调节核心。

肾的阴阳消长盈亏,生克制化规律表现为如月廓空、月廓满的周期性变化。《素问·八正神明论》曰:“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由此作用于天癸、冲任,进而影响胞宫,使胞宫蓄藏之精气亦不断地表现出有规律的“三旬一见”,以象“月盈则亏”的周期性来潮。杨老据此总结为:肾藏精,主生殖,“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是有子的先决条件。肾气不足,则天癸匮乏,冲任亏损,血海欠盈,故月经不调而难以摄精成孕。故杨老强调,种子之法,莫先调经;调经之法,必先补肾。

杨老遵“天人合一”“人身一小天地”的原理,按太极阴阳运转规律,将一月经周期划分为月经后期、氤氲期、月经前期、行经期四期。治疗用药,杨老在补肾的基础上,根据月经周期的生理改变分别予以不同的治疗,以调整“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动态平衡,改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能,诱发排卵或健全黄体,名为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从而达到调经种子目的。

妇科圣手:治疗不孕症,必先从肾开始!

现代医学认为女性不孕的两大常见类型,一是排卵障碍性不孕,表现为无排卵或黄体功能不全的月经失调,如崩漏、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故治疗多以补法为主,补益肾气,平衡肾阴阳,调整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以促排卵;二是输卵管性不孕,表现为炎症所导致的输卵管通而不畅或不通,或输卵管功能障碍,中医常见的证型为气滞血瘀证、湿热瘀阻证、肾虚血瘀证、寒凝瘀滞证。治疗多以祛瘀、疏肝理气、化瘀通络为主,内服外治(中药保留灌肠或外敷下腹部);配合导管扩通(介入治疗)可提高疗效。

另外,在女子不孕症中,继发性不孕多属于不育症,即能够受孕,但不能使胚胎或胎儿孕育成活,无活婴存在。尤其是反复性自然流产(过去称习惯性流产),属于中医的滑胎范畴,但滑胎的临床经过,早期多表现为胎漏、胎动不安,即现代医学的先兆流产。只有先兆流产阶段才有治疗的可能和希望,才有可能使胚胎继续发育至足月分娩。因此,杨老特别重视此阶段的治疗,也以补肾为主,补肾益气,养血安胎,临证时多以寿胎丸合胶艾汤加减,获得满意疗效。

本文选自《妇科圣手杨宗孟临床56年经验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凌霞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女人要想皱纹少,这些食物不可少

便秘烦躁难安,中医妙招尽在此文中!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