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3个太上皇

 崔季廊坊 2016-11-24

在中国历史上,前前后后出过几十个太上皇。但最有代表性的,只有三个。这三人,代表了太上皇的三种处境:虚位的太上皇、被逼让位的太上皇和主动禅位的太上皇。

虚位的太上皇,以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煓为代表,史称刘太公。

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3个太上皇

大家知道,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布衣皇帝。他以平民出身,躬逢秦末乱世,提三尺长剑,揭竿而起,最终建立了大汉朝,当上了皇帝。

此时,刘邦的父亲刘煓还活着呢。儿子当了皇帝,父亲咋安置呢?这是个新课题,以前从未遇见这种情况啊。

一开始,刘邦没有给父亲任何名分,但按照父子之礼,时常去父亲的住处看望、请安。时间一长,有大臣就提出了异议:刘邦虽然是刘太公的儿子,可从国家的层面上讲,刘邦是皇帝啊,刘太公是臣民啊,皇帝怎么能够给臣民行礼呢?

为了能够理所当然地给父亲行礼,刘邦就给了父亲一个名分:太上皇。

虽然名义上是太上皇,但刘太公对于朝政是没有半点影响力的。所以,他只是一个虚位的太上皇。

被逼让位的太上皇,以唐高祖李渊为代表。

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3个太上皇

大家知道,李渊有三个不省心的儿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和后来的太宗皇帝、当时的秦王李世民。

其中,李建成和李元吉是一伙,李世民自己是一伙。看起来,李世民势单力薄,其实不然,因为李世民手下的强将如云,实力并不比李建成和李元吉差。

为了夺嫡,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兵变,把李建成和李元吉送去了阎王殿。然后,又派兵控制住了皇帝李渊。

大事搞定后,李世民跑到李渊的面前,大哭不起。李渊知道自己不是李世民的对手,只好立李世民为太子,不久后退位,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玄武门兵变,第一次把皇家的人情残酷暴露在世人面前。所谓父子成仇、兄弟相残。

主动禅位的太上皇,则以清朝的乾隆皇帝为代表。

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3个太上皇

乾隆是一个特别自负的皇帝,晚年更是内心膨胀,号称十全老人。这样一个皇帝,为何要主动禅位呢?

这是因为他的爷爷康熙皇帝。话说,乾隆小时候很受康熙的喜欢,被康熙领进宫里养着,常伴左右。因为这段时光,乾隆对康熙的感情特别深。

康熙皇帝八岁登基,一共在位61年。而乾隆皇帝特别长寿,自25岁登基,眼看着就要打破康熙创造的在位时间纪录。为了表示对爷爷的尊敬,乾隆就说,自己的在位时间,不能超过爷爷康熙。

于是,在位60年后,乾隆主动禅位给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自己退居幕后,当起了太上皇。

乾隆的这个太上皇,和其他的太上皇可是大大不同的。他是少见的比皇帝更有权力的太上皇。军国大事,嘉庆都要首先征得乾隆同意,然后才能实行。

这也正是嘉庆为何要等乾隆死后才杀和珅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