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蜀国故道上的邛崃古镇

 云雾山中986 2016-11-24

千百年来,蜀国古道既是古蜀经济、文化的传输纽带,又是自然风貌、人文遗存的天然走廊。山环水复间,在邛崃,与一座座古镇不期而遇,它们不仅以沧桑的容颜展示着历史的深邃,而且以各具特色的姿态保持着蜀道固有的自然和人文遗存。

平乐古镇

白沫江边的远古纸香


走进平乐,也就是走进了川西水乡的幽雅意境;穿越古镇,便穿越了两千年前的秦汉历史!


平乐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享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以秦汉文化、川西水乡风情著称,以镇区古朴的街区和原味淳朴的川西民风民俗而闻名。


平乐镇隶属于邛崃,古称“平落”,史前蜀王开明氏时期,平落四面环山的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而得名。到公元前150年西汉时期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公元970年为火井县治所在地,古镇有“九古”: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其中明清建筑就有23.54万平方米。

平乐距邛崃市区只有18公里。2000多年前,成都文人司马相如在邛崃演绎了一段“凤求凰”的浪漫爱情故事。千年以还,人们对此犹津津乐道。但司马相如对于邛崃历史的贡献绝非只是一段风流韵事,他更大的功绩在于后来作为朝廷的特派官员,亲自主持开发西南夷,打通了汉朝政府往西南方向对外交往的政治、经济和贸易通道,恢复和进一步拓展了自秦以后有所中断的南方丝绸之路。而司马相如开边事业的起点就在邛崃,平乐古镇便是他开拓的出蜀通道的第一个驿站。

摄影/黄金国

▲禹王码头,是平乐镇上众多的古老码头之一,古时候从这码头前流淌而过的白沫江是重要的水运通道。

摄影/黄金国

白沫江是当地人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江边残留的水车架是当年汲水灌溉农田的重要物证。

出邛崃城西南,沿着318国道行驶,10多分钟便可轻松到达平乐古镇。原以为既是著名的古镇,必然里里外外古色古香,但镇边的大路,路旁的建筑,却都是新修的,看不出丝毫古镇迹象。正独自纳闷,往里走去,就见一座高大牌坊矗立眼前。牌坊往往就是古物的象征,而撞入眼帘的“秦汉驿道”四个题额大字,使人顿时感觉一股渊厚的远古气息扑面而来。穿过牌坊,古镇便现出了它浑朴的真容。


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从天台山发源的白沫江在这里显得十分秀丽,江水缓缓流过,小镇便毗岸而居。沿河形成的街道、两旁的建筑都还保持着旧时模样。古镇的老街不大,顺着路牌,小镇上有福惠街、长庆街、御王街、青则街、八店街、台子坝、草鞋街和糠市街等30多条古街道,它们都沿白沫江两岸而建。几乎每一条古街都是青石铺就、古老而雅致。

走进老街就像走进了那个久远的年代,独具特色的远古川西民居风情扑面而来:住户们守着一栋栋百年老屋,就像是守着一段尘封的历史,也守着一份单纯。靠河一边,吊脚楼伸出长长的基柱,推窗便是水乡。若是涨水时节,河水便会漫到楼边,就向窗外甩一根钓丝,过路的鱼儿愿者上钩。


陈年店铺悠悠地陈列在远古的街道上,或旧或新的花板窗门静静地立在街道两边,所有的建筑都是土木结构,两三级石阶,木门槛儿。临街的铺面清一色的古老,只是多了些现代的商品,木盆、木凳、茶叶、茶具、小吃、豆乳,店铺的陈设以及店招,仍能让人心里充满旧时的回忆。楼旁窄窄的小巷,青暗的石级一直通往河边,那往昔挑水的汉子,浣衣的妇人,还有热天里下河洗澡的小孩,都把水淋淋的脚印留在了上面。若在春天,隔河望去,坡岸一派碧草如茵,杨柳已绿了枝头,春风里依依地召唤着游人。就有人搬来桌椅在树下草地上,泡一壶新茶,沐着暖暖春阳,看河上白鹭起落翻飞……

摄影/黄金国

“沫水西来通长江汇九省商贾繁荣千年埠镇,骑龙东去连锦城聚八方物货富裕百里黎民”。这座高大的牌坊是进入平乐古镇的标志建筑。


古时候白沫江是重要的水运通道,平乐镇因此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一驿站和川西南的重要水陆码头。连接两岸有两座石桥,一座在镇口,一座在下游四五百米。桥都不小,卡车也能通行。镇口这座叫兴乐桥,它的最显著标志是桥头一棵硕大的黄葛树。这是一棵有着1500多年沧桑阅历的老树,虬曲的根干极尽嶙峋突兀之势,写满了饱经风雨的艰辛,树冠却重重叠叠撑起一派葱茏,树阴覆盖达几十平方米。据说平乐的古榕树和平乐古镇一起成长,小镇上像这样树龄已达1500年历史的榕树有13棵。古榕树冠硕大,枝繁叶茂,衬托得小镇显得更加幽静、古老。

另一座桥也有一个乐字,叫做乐善桥。与兴乐桥相比,它更有价值。这是一座七孔石桥,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如今已有146岁高龄。此桥长120米,高16.6米,宽10米,在既无钢筋水泥,又不需要通汽车的古代,这样的规模无疑算是一座巨大型桥了。正因此,乐善桥素有“邛南第一桥”之称。也正因为它的大,当现代的汽车开进了古镇,现代的公路需要跨河而去的时候,它早就在那里等候着,无需大动土木,只消稍作铺垫,它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一座公路桥。此桥的7个桥拱亦造型独异,它不是通常的半圆形,而是一律的桃形,给人新颖的视觉感受。但想必这绝不只是为了视觉的出新,应该还有建筑力学上的讲究,百多年的江水冲击,几十年的汽车碾压,它依然牢固如斯,其中定有关窍。


从这座古桥也可以推知,过去的平乐必是一个交通发达的要津之地。事实正是如此,早在先秦这里就是川西南一座重要的水陆码头,汉代打通南丝路,司马相如开发西南夷,这里便是出境的第一道门户。


平乐不仅是古代川西南的出入要津,也是重要的工业生产重镇。从史书上我们知道,汉朝时邛崃的冶铁工业就在全国有了很大的名气,司马相如的老丈人卓王孙就是干这一行的,同时平乐自己也是一个重要的冶铁生产基地,离镇子不远的骑龙山下有一个叫做“铁屎坝”的地方,就有很多古代炼铁遗留下来的炉渣疙瘩,土中时常还能够刨出一些粗劣的块状生铁。这些残留物历千百年而未绝迹,说明当时此地的铁炉子何其多,生产是何等的红火。

摄影/冉玉杰

由溪流汇集而成的白沫江,河里水流清澈,岸边柳条垂拂。水质之好,以至附近的居民甚至可以在河里洗菜。


平乐镇属浅丘型地貌,山丘坝各占三分之一,镇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下水资源相当丰富,全镇及相邻镇乡盛产竹木,竹资源尤为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造就了平乐的另一项古代工业——造纸。据平乐当地的旅游资料介绍,在南宋时,有人携带先进的造纸技术来到这里,建起了颇具规模的造纸作坊,尔后如同雨后春笋般,大大小小的造纸作坊遍地开花。平乐的纸大多销往川外,一部分通过南丝绸之路运往西南各地,一部分则顺着门前的白沫江船载进入长江,一直销往遥远的江南。数百年过去了,当现代的机器造纸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作业,平乐的造纸业在走过了属于它的那个辉煌时段之后,也不可避免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镇里镇外迄今还留存着的几十处古作坊遗址,还在固执地挽留着人们的记忆。


建于南宋的古造纸作坊遗址,就在去镇3公里的芦沟。走进沟中,只见幽深的沟谷逶迤着向山中挺进,夹峙的峰岭险峻而雄浑,无边的翠竹漫山遍野地疯长,满目青绿,除了竹,还是竹。当地人称它为邛崃的竹海。这一片竹海面积几十平方公里,覆盖几个村落,在沉睡了千百年之后,如今正在被开发为旅游度假的自然风景区。


然而芦沟的价值还不仅仅在于自然,在它幽静的绿海深处,还隐藏着千年遗落的人文奥秘。邛崃自古多有火井发现,从汉朝以来,关于“临邛火井”便见于很多典籍记载。所谓火井,实际上就是喷出地表的天然气,说明此地蕴藏着石油。芦沟中就有一口这样的古代火井。

摄影/张福源

“平乐镇,濒河,水陆通道,市口繁富,纸市尤大。”离镇不远的芦沟至今还有大大小小74处造纸作坊的遗迹。图为南宋时期的古造纸作坊。


南宋造纸作坊就在一家度假村里。好在主人并没有因为开发经济修建屋舍而对作坊遗迹有丝毫毁坏,相反,倒更注意对它进行保护了。古代造纸根据原料有麻纸、草纸、竹纸等等之分,按芦沟取之不尽的竹海,所造当为竹纸了。芦沟的竹大多为慈竹,纤维富实而饶有韧性,是造纸的好材料。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里对制造竹纸有详细的介绍,共有破竹、沤竹、蒸煮、舂捣、压榨、烘干等若干道工序。从芦沟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石磨、石槽、石碓等当时的造纸设备,大致可以和宋应星的说法相对应。在没有电力的古代,机械运转大都依靠水能,芦沟造纸的大石磨就是用水力来推动的。在磨房里可以看到设计巧妙的水道,水道上有闸门,由闸门控制水量的大小以决定水磨的转速,而多余的水则流进旁边浸泡竹子的漂池。如此科学而精细的构思,设计者在当时必定是个了不起的工程师。大磨房旁边还有一个小磨房,有趣的是这个小磨房一直没有被废弃,只不过它现在不是用来造纸,而是为沟里的村民碾米磨面。这是古为今用的一个绝妙范例。

芦沟里的村民自古以来便过着单纯而安静的日子,如同他们身边的环境,即使是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也没有受到丝毫的污染。青茂的翠竹林中,不时会现出一两座农舍,门前小小的院坝,虽不宽敞但是干净。屋侧的竹丛周围,几乎总有一群鸡叽叽啾啾地闲逛,漫不经心地啄食地上的虫子。天府平乐,一座时光倒流的古镇,一个可以让人静静思考的地方。

摄影/冉玉杰

风景优美的白沫江与淳朴的民风,成了画家眼里的好素材。

火井古镇

古代开发利用天然气第一井



火井古镇就在邛崃市与天台山的半道中间。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充满神奇故事的地方。


火井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昔日读古书,见张华《博物志》有云:“临邛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诸葛武侯往视之,火转旺今不复燃也。”张华是西晋时人,他提到的诸葛亮是在三国时期,相距不远。在他之前还有西汉文学家扬雄所撰《蜀王本纪》记载:“临邛有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六十余丈……井上煮盐。”扬雄是我们成都老乡,又是大学者,其言当为张华所本,应该可信。在此之后,左思的《蜀都赋》、常璩的《华阳国志》、刘敬叔的《异苑》都对“临邛火井”作了描述。这也就是说,从西汉扬雄开始,火井就受到了世人的关注。

▲小街旧屋,2000多年的历史,在蜀中古镇展开。老镇居民毗邻而居,古镇的文化因子就在这些小街市民的守护中生生不灭地传承着。


所谓火井,也就是冲出地表的天然气。上述记载说明,至迟在西汉,这里的火井就被利用来从事生产——“煮盐”,这是世界上有关天然气开发利用的最早记录。根据世界科技史资料,国外最早使用天然气的是英国,但时间已是公元1668年,以扬雄所处的西汉末年计算,火井比它早了1600多年。因此,“临邛火井”毫无争议地被世界上公认为开发利用天然气的第一井,在科技史上为我国占据了一个骄人的地位。


就在火井所在的地方,北周时期(557—581年)设置火井镇,从此火井成了一级正式的行政区划地名。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年)火井镇升置为火井县,直到元朝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整整668年时间,这里一直是县级行政单位。无论是作为镇还是作为县,抑或以前的非行政称谓,火井直到现在都没有更改过名称,这在地名学上是极为少见的。2000多年的时空跨越,大地早已沧海桑田,而火井却仿佛只是迈出了小小的一步,它的前脚尽管已经踏入了现代的轨道,后脚还执拗地定格在汉朝。正因为它把千年时空浓缩在了一步之间,走进火井,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走进它收藏着的历史页面,一个个传奇故事就在它皱褶的页面上次第展开。

这条古老的长街是火井古镇的主体,现在只有极少的几家茶铺和一两家小店在经营,曾经的喧嚣已远去,剩下的是一种历史的沧桑。


原以为镇以火井命名,火井就在镇上,我们为访古井而来,便直奔主题,毫不犹豫地将车开进了镇中。这是一座新老参半的场镇,秀丽的文井江的支流盐井溪如同一条界河将新镇老镇截然分开。新镇就在去天台山的大路两侧,虽街道宽阔,房屋齐整,却空洞呆板,毫无市井气象;老镇尽管小街旧屋,镇民毗邻而居,临街而市,则处处漫溢着人间烟火。古镇的文化因子就在这些小街市民的守护中生生不灭地传承。


火井遗迹就是一眼古井,就在山脚下的路边。井台高约半米,竟是灰黑色的汉砖垒砌,砖壁的棱形图案依然清晰。古井内径1米,井口呈六角形,俯身下看,井中犹有一汪清水照见人影。井旁,一座红砂石打造的石碑巍然矗立,碑高6米,顶端雕塑为烈焰升腾。碑的正面,对着大路,远远可见“汉代古火井”5个大字,这是招牌;侧面则为“世界第一井”,显示其价值意义。另一面为小字镌刻,记录着自汉以来历代有关古火井的史实,撰写者是高义奎先生。眼前所见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就是我们要见到的汉代临邛古火井。


传说古时候,这里原是一片荒滩,有人发现地下有盐水浸出,便就地挖井熬盐。挖井越深,出盐越多,于是众人效仿,先后一共挖了六口井,呈六角形排列,统称“六角井”。一日深夜,电闪雷鸣,一道霹雳砸下来,从最深的一口井中突然呼喇喇窜出火焰,腾高数丈,民间敬为“神火”,这也就是最初的火井。延至汉末,“神火”已然式微,眼看快要熄灭,这时候一个伟大的人物出现,不仅挽救了“神火”,使之起死回生,而且以其卓绝的智慧,让“神火”造福于民,将火井的历史带进了一个辉煌的时期,这个人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在蜀汉做丞相时专程从成都赶来察看火井,见火势微弱,就用它的鹅毛扇对着井口煽了七七四十九下,霎时间井中重又腾起熊熊烈焰。他见盐井旁的百姓过去都是用柴火熬盐,既费柴费工,又效能低下,就叫人从附近山上砍来几根碗口粗的斑竹,打通竹心,然后一根根地衔接起来,一头塞入火井,一头引到熬盐的灶下,这就是最早的天然气输送管道。从此,火井的“神火”直接用于制盐生产,生产力大大提高,其意义不啻为一次伟大的产业革命。随后,火井周围的人家普遍采用这一技术,不论生产还是生活都取用“神火”,成了世界上最早以天然气作燃料的先民。

▲图为火井镇盐井村的一户人家,至今他们仍在使用纯天然的天然气,一根胶管从田里的天然气井接到厨房,接上一根铁管直接放入炉子就可以煮饭炒菜。主人说冬天可以取暖,停电了还可以用来照明,一用就是二十多年。


就在离火井不远的盐井溪旁有一个叫“斑竹林”的小地方,周围竟见不到一根斑竹,之所以叫这个地名,是因为据说当年制作输气管道就是从这里砍取的竹子。1700多年的沧桑巨变,如今竹林早已荡然无存,但地名却代代相传延续至今。诸葛亮号“卧龙”,凡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火井先民为了纪念他造福百姓的大恩大德,将附近的一座山岗命名为“卧龙岗”,并在山上建了一座八角庙,专门供奉孔明神像,逢年过节,人们便在神像前燃点孔明灯。而这孔明灯,据说就是当年诸葛亮照明用的八角灯笼。尽管如今八角庙已经不复存在,卧龙岗则千载不变耸然屹立在盐井溪边,而点八角灯笼也被火井人作为习俗保留下来,现在还依然叫做孔明灯。


后来,老井虽然熄灭了,但开采天然气的技术却流传了下来,其后数百年间,邛崃境内先先后后开发了无数火井,一直绵延到唐宋犹自星星点点不绝。而众多的火井中,位于火井镇的这口诸葛老井无疑是鼻祖,所以当仁不让成了“世界第一井”。


不过眼前我们看到的这口六角井却是2003年在老井遗址上重新修复的,碑也是那时立的,在此之前,它已经荒废了几个世纪。

▲这是复建的“汉代古火井”,井台高约半米,古井内径1米,井口呈六角形,俯身下看,井中犹有一汪清水照见人影。

原载《

原载《中华遗产》 作者: 半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