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走在写实油画与写意水墨画之间

 生活艺术家大川 2016-11-24

陈浩个人水墨作品近日在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揭幕。

此次水墨作品展以“花非花·画非画”为主题,共展出70余幅作品。

在陈浩的水墨选题中,人物每取老子出关、米芾拜石等历史人物,佛学造像艺术亦在其间。偶有闲情,还以踏雪寻梅之高士、飘逸出尘之仕女寄托。他的山水系列,则多取江山辽阔、空山无人、寒林静寂、边关萧瑟等。

有意思的是,他最早画写实油画为主。上世纪70年代末期,陈浩在陈逸飞工作室进行系统油画训练。后因陈逸飞要出国准备英语学习,陈浩转到林聪-方世聪先生工作室。陈逸飞到美国后,陈浩回老家河南,一直到多年后两人在中国美术馆陈逸飞个展布展时重逢才再度联系上。

而缘何从西式油画转到水墨画为主的国画创作?陈浩坦言:“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在工作室洗完笔调好颜色后突然接到会议通知,等到会议结束,颜色干了笔也硬了,不能平心静气去完成写实风格的油画创作。”这样反复几次之后,陈浩甚至开始对进工作室产生了恐惧。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浩画国画时发现其工具和材料的便捷性可以更容易地表达画家的情绪和精神。“但这只是艺术创作的过程,不是终点。”陈浩对自己的定位还是油画家,他说自己退休后还是将回归油画。

在陈浩看来,油画与国画除了文化上的差异之外,最重要的是工具和媒介的区别。“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调整一些材料使用上的不适,但所有艺术的目的是表达情感。”而这种共通性和共融性也是鼓励陈浩开始水墨尝试和坚持水墨创作的原因。

多年来,陈浩尝试用新的立足点审视中国文化。本世纪初,陈浩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理论专著《中国绘画文化观》,这是他对绘画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系统化梳理。但他一直希望通过笔墨实现中西文化的融合,在此次水墨实践创作上,他用传统笔墨和国画形式,同时融入西画要素,并在画面布局上结合了西方绘画的构成因素。特别是意象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以中国传统水墨形式呈现,笔、墨色层次分明,但依然能够看到西方表现性绘画的特色。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毛建波撰文点评:受过西方学院派写实造型体系系统训练的陈浩,原是以油画创作有声于画坛,后专注于中国画领域,中西并进,再获突破。总体而言,陈浩的国画小品追求品位的纯正,注重情感的表达,其作品“画境求意趣,画面求生趣,笔墨求机趣”,于其油画创作之外另辟新境。

编辑邮箱:ljnjf@163.com

文/筱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