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历史的面前,民藏义无反顾

 1234qinr 2016-11-25

      民间收藏有好多称谓,褒贬都有,贬义也好,褒义也罢。都是自己给自己起的名字,叫什么名字,都是历史发展所然,客观世界的必然。

收藏世界的几个世界,几种境界,井水不犯河水,都能相安无事。但是一涉及到公益的捐献,和民间博物馆时,可能无形中触到一些人的利益了,开始说民间收藏要涉险登岸了,要漂白自己了,这就不是内部争论了,这是内外勾结的阴谋论。


     
收藏是个陶冶情操,培养心愫的美好活动,到了我们手中,俨然都成了地下组织了,充满了刺激,充满了坎坷。原本的阳光灿烂,笑容满面,也要被乌云遮挡一下,臭虫刺挠一下,而变得忧心重重。


     
今天想轻松一点,谈谈艺术和收藏成果,每天都谈政策和法律,容易大脑膨胀,心急火燎。

平静下来,看看艺术品,犹如柳暗花明又一村。搞收藏真是锻炼心智,收藏家们不知不觉都成了全能的专家了,研究历史,研究美学,研究瓷器工艺,还不行,还要研究景德镇的制假技巧,否则,永远解不开这些千古之谜。连宝物带收藏家们一起,成为新世纪中国最可爱的阳光,亮丽地升起在东方。


     
 研究完了鉴赏,还要研究“以藏养藏”这个基本的经济学,高尚的人会说,钱财乃身外之物,现实的生活,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再高尚也要填饱肚皮。

这些着了魔的收藏家们,想了半天,还是道德高尚、为国家做了贡献。单靠国家的文博力量,哪能寻摸出这些多的古代艺术品呐!中国瓷器精神是无穷的,它的魅力是无穷的,变化也是无穷的,包含了无穷的哲学思想。


     瓷器的水、土、火高度统一,最能代表中国的哲学精神,虽然中国哲学理论非常深奥,但是一条主线,就是要天人合一,自然和谐。中国瓷器艺术的最高表现,就是高度做到了和谐和统一。

几千年的历史,学习起来一定很枯燥乏味,我们就换个思路,用艺术品把他们集合起来,也许趣味盎然。

中国是唯一的5000年文化没有断裂的国家。国家的发展轨迹总能从文献中,发现一二。文字是空洞的,文化是精彩的。文化的结晶就是艺术品的创作。


     
我们感谢祖宗们的保留下的艺术宝藏,让我们今天可以获得更多的灵感,可以把这几千的文化史,轻松拿来愉悦一番,然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只有伟大的中国人,心灵手巧的中国人,才能细致到将最简单不过的使用器皿,搞得像艺术品一样,在吃饭、喝茶的过程中,还享受世界的精彩、精神的愉悦。

      高等级的精神需求,才是推动这些瓷器,获得了世界最高的赞誉和影响。从历史的教科书上看,明代是中国最可能产生资本主义的阶段,也是国际贸易开展最好的阶段。景德镇的瓷器也是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阶段。

没有2亿元的“鬼谷子下山”的元青花,就没有大家对元青花的喜爱,也就没有了追求永宣青花的热情了,价值是个永远的话题.

元青花、永、宣青花最招人喜爱的是什么,各有纷纭。唯有青花流淌和铁元素的变化,使他产生了独特的变化。


     
苏麻离青的原料,在1300度的高温下,会发生如此精彩绝伦的自由流淌和变化,这个上下微变的温度,成了影响苏麻离青变化的起因和结果,高处发生了流淌、低处发生了结晶,流淌造就了色晕,结晶造就的铁锈斑。

千姿百态的变化,成就了青花水墨般的神奇效果,成就了中国书画艺术在瓷器艺术上的创新和绝唱。成了后人难以企及追求的最高境界。造就了他的永存的价值。后世的青花和现代的科技,再也无法产生这种奇妙的流淌和变化了。

      本人有幸藏有这几件佳器,欣赏着产生遐想,收藏这些,我们获得了什么?外人永远看到的是吃药、吃错药,而我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些中华瑰宝,没有博大的中华文化的沁淫,和奇思妙想的遐想,当代的急功近利工匠思想,很难仿制出这样的辉煌。


     
彩色的运用,把瓷器又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人最喜欢的红色,可以说是彩瓷运用最重要的推动。红绿彩、三彩又加了黄,青花五彩又加了姹紫和青花。一个个喜气洋洋的画面油然而生。把中国的文化韵味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任何的角落。

        一个小小的五彩婴戏天字罐,竟能把九个孩子的嬉笑打闹,如此完美的结合在使用器皿上,它不需要一个制作成本的考量吗?或者说,根本不在乎是否花费多少的考虑,只有完美无缺就可。正是这样的精神,才能看出制作者的用心和耐心。能够取悦那些人,才是他的不朽的艺术感染力。

       我们庆幸可以看到和保管这些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而且依然魅力无穷的艺术珍品,我们有尊严的、合法的珍藏和保护,也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时,又获得知识上更新,还有财富的倍增。


   
当我们看到西方列强把我们大把大把的皇家的珍品,放在耀眼的位置,自由炫耀时,我们内心受到的不光是刺激,还有屈辱,抗拒这种文化的侮辱,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还有更多的宝贝,我们的宝贝永远比你们还要珍贵。


     
如今国家开始鼓励民间办私人博物馆,说明国家看到了民藏的实力和历史的作用,如今私人的收藏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层级,再也不能藐视民藏了,与其打压,不如让他飞翔,让他变成了一个巨大而前途无限的行业。

      但是民间资本的力量,还达不到维护国宝不被流失的状态。我们还要借助国家的力量,国家的资本,来共同完成这个历史使命。

      我们普罗大众的收藏历史,不过仅仅二十年,流落街头的艺术品比比皆是,富玩“赝品”,穷玩“真品”的现实也着实存在。

      收藏世界的活跃,会推动金融财富的活跃,同样,金融活动的活跃也会让收藏更加有序,活力四射。艺术品收藏的步伐,不会因为头顶上高悬着利剑,身上裹着枷锁而停止,也不会因为财富的多寡而停止。

      不断现世的珍贵艺术品,不论“文博社会”如何否认,都有客观存在的现实,1000元的碗和1000万的碗,可能就是双胞胎,出生(原始价值)是一样的,寄养在不同背景下,身价自然千差万别了。但是它的只增值不贬值的特性,永远存在。

     我们也需要活在真实的社会中,也是俗人一个,我们往往注重它的价值取向,而轻视了它的艺术价值存在,这个社会也不得不让我们变成更俗。谁还能坐视这些文化符号带来的传承。更能理解古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哪。

      所以,国家和人民要感谢这些有良心的收藏家们,收藏是痛苦并快乐的,既培养了心智,又锻炼了筋骨。我们就要从浮夸的世界里,给这些藏家,带来一丝丝的安慰和尊严。就是尽快找到突破口,让艺术品成为国家骄傲的本钱,那时我们就获得了文物的彻底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