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泻火、祛湿的降压中药

 医道无涯 2016-11-25

味道苦能泻火,降血压的中药

泻火、祛湿的降压中药

黄连,又名玉连、支连。药用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峨嵋野连或云南黄连的根茎。川连、雅连、野黄连主产于四川、湖北,以条肥壮,连珠形,质坚实,断面红黄色,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

立冬后采收。性寒,味苦。入心、肝、胆、胃、大肠经。具有泻火燥湿、清热解毒、杀虫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胃肠湿热、泻痢呕吐、热盛火炽、高热烦躁以及内有实热、外熏毒气所致的痈肿疮疖、口舌生疮、湿疹、头疮、头癣、粉刺、面生皯疱等病证。

【现代研究】

黄连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小檗碱、甲基黄连碱、黄连碱、表小檗碱,一种酚性生物碱及一种水酚性生物碱,掌叶防己碱、非洲防己碱等生物碱.此外还含有黄柏酮、黄柏内酯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皆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绿色链球菌、肺炎杆菌、百日咳杆菌、鼠疫杆菌、布氏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结核杆菌等亦有效;同时,对其他微生物及沙眼衣原体、滴虫、热带利什曼原虫、锥虫有抑制作用以及对十余种常见致病性真菌有广泛而显着的抑制作用。另外,黄连还具有降低血压、扩张血管等作用。

【日常应用】

本品护肤养颜,可治疗额面部炎症、皮肤感染,并可预防及治疗皮肤、面部之毒热炎症。本药常煎汤内服或入丸,也可研末调敷,煎水洗或浸汁点眼。常用剂量:煎汤内服2?10克;外用适量。

【内服】

1、治疗面皯疮,酒糟鼻,粉刺:黄连去须750克,木兰皮500克,大猪肚1个去筋膜,将2味药捣罗为末,放入猪肚中,缝合猪肚口,蒸熟。取出后细切暴干,研细为末,每次8克,用温水调服,空腹睡前服用,每日1次。

2、治疗口舌生疮:黄连60克,以黄酒500毫升煎汤,煎液经常漱口或口含。

【外用】

1、治疗脾经湿热致唇风、茧唇、唇肿等病证:黄连6克,黄柏、生地、浮萍草、白芷、防风、当归尾各9克,白鲜皮、白及、僵蚕各6克,梅花片(另研后兑)1克,共研粗渣,水熬,过滤去渣,再熬浓汁,搽患处,每日数次。

2、治疗脓疱疮:黄连、松香、海螵蛸各15克,共研细末,加黄蜡10克,放人适量热芝麻油内溶化,调成软裔,涂于患处,涂药前用热毛巾湿敷患处,使疮痂脱落,每日3次。

3、治疗Ⅱ度及Ⅱ度以下烧伤:黄连30克,水煎成500毫升,用无菌敷料蘸黄连煎液覆盖疮面,每日换药。

【洗浴】

治疗湿疹、头疮、头癣:黄连500克,水煎,去滓,药液洗发或外洗患处,每日1次。

【按语】

黄连为一养颜洁肤之品,有泻火、燥湿而护肤之功。《本草别录》载:“主五脏冷热,久下泄澼,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本草备要》载:“治痈疽疮疥,酒毒,胎毒,除疳杀虫。”现代研究证明黄连有抗病毒、抗真菌、抗原虫的功效。对大肠经、胃经气虚,风湿邪热而引起的口唇面疮等有疗效,以达其美容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