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女要学会和父母“猜心眼儿”

 易良义 2016-11-25

儿女要学会和父母“猜心眼

                 文/琴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上着班,同事的老娘给她打来电话。

 

“上班呢?忙不忙?”

 

“还行啊,您有啥事,妈。”

 

“你忙不忙啊?”

 

同事停下正在写的材料:“妈,先别管我忙不忙,您到底有啥事?”

 

“你要是不太忙,我,我有点不舒服。”

 

“怎么不舒服了?”

 

“高压180了,头晕得难受。”

 

同事一听就急了:“高压180了都,赶紧去医院咱。”

 

“你不忙啊?可别耽误了你的工作。”

 

“我就是再忙也不如您的身体重要,等着,我这就去接你。”

 

放了电话,同事一边交代手头的工作,一边和我叹气:“看到没,我这要是说了忙,肯定我妈什么都不说就捱着了,我就奇了怪了,明明是自己的儿女,怎么她和我就这么客气呢。”

 

同事一溜烟的下楼去了,耳边回响着她和母亲的对白,突兀的生出了几分心酸。

 

我们小时候,有了什么需求总是第一时间毫无保留的和父母说:要糖吃,要新衣服穿,不舒服了就哎吆哎吆往父母怀里一钻,手脚一摊,啥都不用想,一切全交给父母去着急去焦虑去想办法。父母老了,需要依靠子女了,理论上说,已经无私付出过舔犊之爱,可以理直气壮的提要求,可是,有几个父母能像我们对待他们那样和儿女无所顾忌、直抒胸臆啊。

 


朋友的父亲,腰部长了一个纤维瘤,老人担心是什么不好的东西,自己偷偷去了医院。一检查,说是纤维瘤,遂放下心来。医生建议立即割除,父亲同意了,其实女儿就在县城上班,但父亲没有通知她,做完手术,一手捂着伤口一手开车回了家。

 

到了周末,朋友回家看望父母,发现父亲腰上的纱布,一听做手术都没有喊自己,放声大哭:“爸爸,我不是你的亲生女儿吗,有了事为什么不喊我。”

 

父亲红着脸给女儿递面巾纸:“傻丫头,哭什么,又不碍事,我怕耽误你工作。”

 

朋友和父亲着急:“什么工作能比你们重要,你这样做,我很难受。”

 

从娘家回来之后,朋友立即报名学了驾照。她说,父亲独自摁住伤口开车回家这件事儿深深刺激了她,一想起来就泪往上涌。父亲的站位是疼惜孩子怕给孩子添麻烦,可作为女儿,她感觉到的是自己没有强大到让父母心无旁骛的依靠。

 

为了让父母后顾无忧的依靠女儿,她要尽可能多的掌握更多本领,让老人放心大胆的支使自己。

 

 

02

 

父亲不在之后,弟弟常对母亲说一句话:“你有什么需要尽管和我提,咱怎么开心怎么来。”

 

母亲的回答总是一句话:“我能有嘛需要啊,不缺吃不缺喝,哪有什么不开心。”

 

一般的儿子,听到这句话可能抽身就走掉了,让人欣慰的是,弟弟没有当真以为母亲没需要,隔三岔五就开车拉着母亲四处转转,各种小吃定时拉着母亲尝一尝。这样的要求,作为母亲,是永远不可能主动提出来的。但是,儿子做到了,母亲脸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多,精神状态也一天比一天好。

 

和人聊天,不出三句话,母亲总是夸赞儿子孝顺。我也觉得弟弟是难得的有孝心的儿子,因为,他能够看到母亲没有说出来的那些心思。

 

大栗子说过一个事儿。

 

她刚结婚不久,有天傍晚,父亲骑着车子大老远的从乡下赶来了,也没大事儿,就是给她送了点新下来的玉米面。大栗子正做饭,就留父亲吃了再走。父亲摆摆手:“几步的路,吃啥饭啊,你做你的,我走了。”说完,也不等大栗子从厨房出来,咚咚咚的下楼走了。

 

到了周末,大栗子回娘家,母亲笑嘻嘻问:“那天咋不留你爹吃饭呢,他做了半晌农活,回家看到新玉米面碾好,非要给你送去,临走还说,今天去饶闺女一顿。”

 

大栗子目瞪口呆:“我留他了,他非不在那吃。”

 

正说着,父亲从外面回来,大栗子气呼呼问:“为什么你原本想在我那吃,真留却留不住,和自己的亲闺女,你怎么还让我猜心眼儿啊。”

 

父亲窘红了一张脸,含糊其辞:“听你娘胡嘞嘞,几步的道啊,吃什么吃。”

 

这个话题,说笑着就过去了,但从那天起,大栗子懂得了一件事。父母爱儿女的时候会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可在表达个人需求的时候,儿女一定要学会和父母“猜心眼儿”。

 

从那之后,无论父母什么时候去她家,大栗子都会不容置疑的让他们留下来吃饭。父母面上表示着不情愿,眉眼间止不住的笑意却总是不自觉的淌出来。

 

 

03

 

再来说另一对父子的真实故事。

 

儿子是城市的白领,父亲是农民工,就在儿子所在的城市做工。父亲在城东的工地,儿子在城西的居民区。父亲想念儿子和孙子,每隔一段时间就从城东坐两个多小时的公交来看孩子。进了门,儿子儿媳问父亲吃没吃,每次父亲都说在工地吃过了,在客厅坐片刻就回工地,因为再晚了公交车就没了。儿子也留父亲在家里住宿,可父亲每次都坚决推辞。儿子也没多想,就由着父亲回去了。后来,父亲因为意外去世,儿子去工地上收拾东西,从工友嘴里知道,每次父亲去他那里,都不会在工地上吃晚饭。这就是说,父亲空着肚子拖着疲惫的身体坐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他那里,早已经饿的前心贴后心了。

 

“我是您的亲生儿子,您为什么不和我说实话啊。”知道实情的儿子失声痛哭,父亲走了,他已经没法弥补过去的错误了,可是,即便父亲说吃了,设若儿子儿媳再添一副碗筷强拉老人过来吃,也应该能够看出端倪。但是,没有,儿子儿媳一次都没有那么做。老人说吃了,他们就信了,老人说不住,他们就由着空着肚子的父亲披星戴月的赶回工地去。

 

不要怪父亲不说实话。如果我们去父母那里,看到桌上摆了饭菜,哪怕已经吃了,是不是也会情不自禁的拿起筷子夹两口。即便不夹,父母是不是也会立即张罗着给你摆上一副碗筷。

 

我们在父母家里享受到的,多少父母到了儿女家里也能享受到?

 

父母也是人,他们的需求和儿女的需求,又有什么区别啊。他们不说,甚至说出来也是拒绝的口吻,不代表内心没这种情感渴求,他们只是不想给儿女添麻烦。

 

 

父亲不在之后,每个周末我都让母亲到家里来。来了之后,你给她拿水果,她摆摆手说不吃不吃。你跑着下楼去买点下酒菜,她扯着你说不用不用。这些在女儿家里不吃的水果不用的下酒菜,在她自己家里,却是经常吃。

 

为什么同样的东西换了一个地方,母亲就不吃了不用了,没有别的原因,母亲是把自己当成了儿女的客。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儿女不仅要听到母亲说什么,更要懂得她心中那些没有说出来的小心思。

 

能够被儿女猜中心思的父母,是幸福的。不能被儿女猜中心思的,也不会觉得儿女多不孝,只不过,他们内心,总会有无法与外人道的失落和哀伤。

 

好比故事中那个空着肚子赶夜路回工地的老人,漫天的星光下,万家的灯火中,他一个人坐在末班公交车上饿着肚子默默穿行整个城市时,内心是怎样说不出的忧伤啊。

 

更悲凉的是,多少业已成年的儿女,明明看得清父母不好意思背后的真正需求,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拿着父母的假意推辞借坡下驴的装了傻:你说不需要就不需要吧,可不是我不做,而是你不要的哦。

 

这样的儿女不会想到,他们也有老的那一天,今天他们在父母身上装的傻,自己的儿女未来也会上行下效的用到他们身上。

 

等到真的到了那一天,无限失落的他们在孤苦伶仃的岁月里苦捱时光时,想起曾经被自己那样对待过的父母,又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昨天是感恩节,朋友圈里到处都是感恩的语言和情怀。我想,真正的感恩,不如就让我们从感恩父母、懂得父母开始吧。

 

猜中父母的心思并不需要太高的智商和情商,你只需设身处地的把自己当成他们,就会明白老人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每个人都能发自内心的对父母怀有深爱和懂得,这个世界,一定温暖如春。

作者简介

琴台,知名期刊写手,《读者》《意林》签约作家。

 

追热点,她独树一帜;写家常,她感人肺腑;说爱情,她令人动容;论世情,她犀利深刻;儿女情长,她笔游八荒、戳中泪点。

 

一笔写尽烟火人生。亲情、爱情、友情、世情信手拈来,特别适合有一定生活阅历的读者共鸣。

 

原创公众号:甜蜜的大枣

公号ID:tianmidedazao

 

个人微信:cangzhouqinta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