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聆听 | 《怀念父亲》

 月下花语777 2022-10-17 发布于黑龙江

怀念父亲

作者|东方松

朗诵|黎敏 

  

      屈指算来,父母离世已近两年,可父母的音容笑貌依然萦绕心头,浮现脑海,回响耳边。

        记得母亲七十二岁那年,患了脑中风,出院后落下了后遗症,本来爱说爱笑的母亲变得不爱说话。听到别人的问候,只是以简单的语言和笑容回复。从此,父亲便成为了母亲语言的传递大使,把“相濡以沫”发挥到了极致。

        我明白“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可父亲却说:“后面还有一句叫’游必有方,’你母亲我能照顾,再说还有你弟弟在家,你就放心吧,一家人睁开眼就得花钱,闲不起啊!”

        我出门在外,因为母亲说话有障碍,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儿行千里母担忧”的任务便由父亲接管了下来。

        无论我走到哪里,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时常接听到父亲打来的电话,字里行间充满着深深地关怀和浓浓的爱。每次通话,父亲总是安慰我:“儿子,在外面安心工作,不用操心家里,我和你娘都好;不要不舍得花钱,该买啥就买啥,把自己照顾好。”听着父亲的话,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心里旋即涌起一股暖流。这暖流有幸福,有欣慰,有激动,更有愧疚。

        虽是四世同堂,我也有了孙子,可在父母眼中,儿子再大也是孩子。出门在外有父母牵挂,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与欣慰。父母一生省吃俭用,不舍吃穿,可对儿女们却慷慨大方,又让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与愧疚。作为儿子,不能守在年迈的父母身边,真是不孝啊!

        父亲照顾母亲的起居十几年,从不说苦道累。看着父亲年事已高,母亲走路也有些困难,做儿女的就和父亲商议,想给母亲请个保姆,可一提此事父亲就急,始终不同意。

        其实,父亲不是不想请保姆,而是心疼儿女花钱。父亲常说:“现代社会通货膨胀,挣钱不容易,花钱似流水。你们都拉家带口,上有老下有小,需要钱的地方多着呢,千万不能浪费!”  

        对一个近八十岁的父亲来说,一边想着照顾妻子,一边想着儿子挣钱,两边难以取舍,可自己的身体又力不从心,这才是父亲“急”的真正原因。当时,我还嗔怪父亲把儿女的孝心当做“浪费”,后来悟出了老人家的良苦用心,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可怜我朴实善良的“倔犟”老父亲,文化不高却明事理,有涵养。心中永远装着妻子儿女,唯独忘了他自己。他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对妻子、对儿女的爱,可这份爱太过沉重,把父亲压的喘不过气来!

        常言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儿女不能天天守在家里,大多是父亲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尤其是忙碌了一天,身边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夜晚只能对着无言的母亲和冰冷的电视,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在烟雾缭绕里排遣寂寞和烦闷。

        父亲的爱是深沉的。就像一座不曾爆发的活火山,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可胸中蕴藏着爱的烈焰。

        父亲在八十二岁那年终于累倒了,再也没有起来!

        从此,家门口再也没有了送我出门的人,再也没有了等我回家的人!身在他乡,再也等不来打电话安慰我的人!可这个人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我的梦呓里,我的灵魂里,我的生命里!别的越久,他的形象就越发的高大;想的越多,他的音容就越发的神圣。这个人就是我的父亲!

        有时,我会陷入沉思。在当今金钱挂帅,物欲横流的时代,像父亲这样“毫不利己,专利子女”的人大有人在,可“毫不利己,专利父母”的儿女又有几个?儿女年幼时是父母的“宝”,可儿女成家立业后,又有几人把父母当个“宝”呢?

        在父亲走后的七个月,不爱说话的母亲也走了。希望天堂有神医,能治好母亲的病,陪父亲唠唠嗑,解解闷,并代儿女向父亲道一声“您~辛苦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