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的时候 卧室的窗户能够从遮光变为透明 ▼ 洗漱的时候 在镜子上能看新闻、回消息 ▼ 汽车愚蠢仪表盘都消失 ▼ 大厦的玻璃都是显示屏 ▼ 这段康宁在2011年发布的玻璃概念片,打造了一个“有玻璃的地方就是显示屏”的未来世界。他们相信到了2020年,原本只能存在电影里的场景将随处可见。 但是信车科技想让这一切提前发生。 ▎汽车玻璃的重生 信车科技的创始人陈佳是97级上海交大材料、经济、法学三学士,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MBA,有着16年材料科学、通信、智能电子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市场管理经验。他的拍档是他交大材料系的同学,在材料科学领域同样有着丰厚的技术经验。 他们花了多年时间研发出了一种特殊的高分子纳米复合显示材料,在玻璃或透明介质中加入这种材料之后,玻璃就具备了显示功能。 当时,一名全球汽车战略投资人对这种材料有着极大的兴趣,于是他们把目光放向汽车领域。 信车科技以汽车玻璃为切入口,把光学技术与这种特殊的纳米复合材料结合在一起,把透明的车窗玻璃打造成为AR 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与独立研发的硬件系统,打造完整的车联网系统体验。 ▎信车HUD VS 宝马7系HUD HUD,即Head Up Display抬头显示器,又叫平视显示器,这种曾广泛应用于航空器的显示仪器其实应用在汽车上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了,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宝马7系上的HUD。 宝马HUD可将发动机转速、车速、里程等重要信息投影在驾驶员前方的挡风玻璃上,并且驾驶员可以选择所显示的信息种类。有了抬头显示系统司机不必低头,就能看清重要的信息。 然而类似宝马HUD等抬头显示系统的确给驾驶员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也存在很多的局限性。 宝马HUD的尺寸只有8英寸,分辨率只有240×480,屏幕面积太小清晰度不高;仅使用光学技术,可视角度只有±12度,只能在正驾驶座上看到,如果司机头一偏就无法看清HUD上的内容。 而信车的光学+材料的技术,让HUD的尺寸不再受到限制,小到8英寸,大到60英寸,整块玻璃都是1080P显示屏。可视角度有170度,在车上任意位置都能清楚地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内容。 信车的材料能运用于整车的玻璃窗,不只局限于前挡玻璃。 信车的HUD也不再仅仅显示车况信息等,整合电话、信息、微信、音乐等通信娱乐系统与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加上识别率高达97%的强大车载语音识别技术,辅以手势识别技术,能与HUD进行许多交互,是传统HUD难以比拟的。 ▎即将到来的未来 攻克过许多难关与瓶颈,信车的HUD才达到现在优异的显示效果。从一开始只能显示单色到现在能显示所有RGB颜色,成像效果与材料透明度的平衡点,他们不断在尝试与完善。 目前信车与前装整车玻璃公司“上海耀皮“合作试制成功第一面全景显示玻璃,并且与北汽新能源、一汽等车厂展开合作,预计明年Q1将会有完整的样车呈现。 今年9月与耀华皮尔金顿合作开发第一款全景显示汽车玻璃试制成功 投影在前挡玻璃上,只是信车的初级AR产品,他们下一代产品将是完整的AR技术,能与实景相融合。 信车科技的总经理张景龙先生告诉我们:“尽管当前的AR技术已经很成熟,但产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配套的服务也需要完善。比如我们需要很完善精确的地图信息,需要更精确的GPS芯片,北斗卫星有一定的偏移,需要不断地完善算法。车辆在路上行驶,需要精确地识别路的两个边缘,以及道路中间的分界线,这些都需要通过GPS、地图以及一些感应完整识别出来,AR才能完整地结合。” 除了这款汽车玻璃显示产品,信车也研发了膜类、PMMA类显示产品,能够让普通玻璃拥有和加入复合纳米材料的玻璃基本一致的显示效果。 除了汽车领域之外,信车的材料技术未来还能运用在建筑、家庭等不同领域。他们还与品牌商家进行合作,今年年底我们将在上海繁华道路周边的Shopping Mall中看到信车新技术的应用。 假如你也有一块这样的玻璃 你想用来做什么? 采访后记: 在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与创业中心举办的国际科技创新嘉年华活动上,信车科技的AR智能出行全景显示技术,让我们眼前一亮。 我们在活动之后有幸拜访了信车科技,他们的总经理张景龙与COO沈童为我们详细讲述并展示了这项独特的AR显示技术。在科技飞快发展与创新层出不穷的今天,信车给我们带来了十分具有未来感的显示体验。 图片来源:信车科技Netcars / 康宁Corning 转载须知 个人分享至朋友圈无需授权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添加“星妹纸”微信获取白名单 未经授权的小伙伴会被举报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