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百家纷纭,谁能窥得其旨

 陈鑫医师 2016-11-25

作者:肖文胜


伤寒六经实乃人体阴阳在病理状态下呈现出的六种由強渐弱的变化,太阳之后言少阳,少阳之后言阳明,是阳气之渐次衰怯,阴精(津液营阴)之相应虚乏,及至三阴,则阳气全面回缩伏隐于阴,病势转急转急,总宜急温之!



伤寒六经不是由表及里的道道门坎,而是人体阴阳由盛转衰的六种变化

太阳病时,阳气亢盛,阴津充盈,故抗邪于表,病变反应及作用部位主要集中在膀胱经上,此时若太阳照在海平面,有一分阳光便会有一分津液与之相应,这个“海平面”似太阳病时的膀胱经。


需要指出伤寒太阳病不仅仅是关乎膀胱经的阳气病,此时的太阳是全身五脏六腑之巨阳,是全身一切脏腑组织阳气的总体反应,故太阳膀胱经上有五脏六腑之俞穴,进一步证明太阳之阳是五脏六腑共同支撑起来的巨阳,为全身脏腑组织提供最外围的强大护卫,伤寒之太阳病正是全身阳气总体反应抗邪于表的病证。


因此,太阳病反应的是五脏六腑之表证,不管是心肝脾肺肾,还是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胆均可反应出太阳表证,均可使用发汗祛邪的方法。但一般而言五脏用阳多倚六腑,六腑涵阴必据五脏。



要明确阴即是阳,阳即是阴,阴阳一体而不可分割,阳为阴之用,阴为阳之体,阳为阴之使,阴为阳之守,阴精亏虚则阳必虚怯,阳气消乏则阴必不足。不论中风、伤寒、温病、湿温甚或内伤杂病,其伤或在阴,或在阳,其结局必定反应在阳气抗邪能力的下降及温煦不足,虽致病因素多样,病名各异,其结局均反应出阳的不足却是相同的,故名伤寒杂病论,即此称谓即是仲圣对外感内伤的高度概括。


仲圣言每经脉证时多依据相应的经络脏腑,因脏腑经络是阴阳会通之所,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人体脏腑经络府俞无不是阴阳应化之象,故阴阳应象大论以水火为征兆,五脏五体五色五方乃至天地法象无不是一阴阳。


“至数极而道不惑可谓明矣”,是说我们不能迷失在脏腑经络等“器物”的层次而把阴阳的本质遗失掉,因为在阴阳的层面看脏腑经络就好象我们在太阳底下看自已的影子一样,这个“影子”是刹那随阴阳气机开合生生灭灭一刻不息的,即不断变化的;在真人把握阴阳独立守神的层面,脏腑之器是完全可以恬淡虚无掉的幻象。


形而上者谓之道,阴阳是一个高于脏腑经络的一个范畴,在阴阳之时,并无五脏六腑等形质的显现。故阴阳辨证不可与脏腑辨证混为一谈。伤寒的最高境界是合同天地而致阴阳自和,可不治而愈诸疾,伤寒六经之阴阳可通天地神明之德,故六经均有欲愈时,天地自有冲和之气,极平和极平淡极深远而无纷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