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校园建设的标准,看这篇就够了

 太平盛世在等你 2016-11-26

各地各校已出台的智慧校园建设规范、指南、实施意见……,在这些眼花缭乱的标准中,我们挑选了最具价值的五条理念,方便智慧校园的设计者、组织者、建设者知道正确的路向,不必让每个人都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摸着石头过河。

智慧校园建设的标准,看这篇就够了

智慧校园的设计与建设要以现代化、智能化、创新化、引领化、社会化的“五化”为目的,实施机制创新、队伍提升、标准规范、以评促建等策略,并通过智慧校园达标、智慧校园先进校、智慧校园示范校等综合评估政策,来确保智慧校园智慧性的实现。

1 现代化

我国2020年将基本实现的教育现代化,是从信息时代走向智慧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是“互联网+”的教育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教育现代化,而不是发达国家曾经实现过的工业时代的教育现代化。迄今尚未有任何国家实现走向智慧时代的新型教育现代化。智慧校园的标准制定,必须为引领新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服务,要有颠覆性的创新理念、思想、内容、措施、方法和指标。

2 智能化

在2016年3月的围棋人机大战中,机器人阿尔法狗(AlphaGo)以4:1的比分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九段,标志着世界的智能化水平已达到相当高境界,机器人已可向人们提供过去难以想象的高超服务。智慧校园的标准制定,一定要充分体现智能技术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资源建设、学习评价、教师评价、教育决策、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通过此实现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3 创新化

“化”是一种状态,而且是总体状态而不是局部状态,智慧校园既要为造就创新创造之人提供支持、支撑、服务,又要以创新为旗帜,通过它实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学习管理、学习空间等方面的全面创新。

4 引领化

就总体而言,我国近200多年的教育在世界上以跟进为主,自主的原始创新的理论、方法、方式、模式极其稀缺,这与鸦片战争以后国家的衰弱是分不开的。斗转星移,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由弱变强,中国教育由跟进向并进再向引领发展的时代前进。在此新时代,智慧校园必然要对学校的诸多方面进行颠覆,如果没有全面超越和引领的勇气与自信,就无法建设好真正意义上的与智慧时代匹配的智慧校园。

5 社会化

这里的社会化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智慧校园的建设要置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定位思考,将之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使教育由通常意义上的适应社会为最高目标,向引领社会为最高目标方面发展,这既是教育已由小变大、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由弱变强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又是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创新社会的必然要求,因为创新驱动的核心是人才驱动,而人才培养和造就靠教育;另一方面,智慧校园的标准制定,要采用社会化软件平台集聚群智。智慧时代“智慧”方面的建设,要有智慧的办法。利用社会化软件平台进行开放式讨论、逐渐形成共识的过程,也是宣传、推广、提升先进的智慧校园理念、理论、方法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