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南蔡口村出了一个练武的高手王老牛。王老牛不仅身手好,还善使一杆猎枪,百发百中。王老牛虽然有一身功夫,但性格倔强,看不起有钱的人,地主老财请他去看家护院,他一概回绝。每年到了麦熟季节,王老牛就四处给人家割麦子。财主雇短工怕干活儿的偷懒,总是找个割麦子快的当领青的,私下多给领青的钱,让他带快点。有的领青的得了东家好处,玩命干,把别人甩多远,为此多数短工不是受到东家责骂,就是吃不上饭、少挣工钱。 遇上这种事儿,王老牛就来气,他三下五下把领青的超过去就不干了。领青的气焰被打下去,自然不会再玩命干。东家见状,就把他拽到一边,想请他当领青的,他总是说:“我就干这一天。 ”王老牛除了做短工,就是拎杆猎枪打野兔子、狐狸。他枪法准,一枪一只兔子,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兔子阎王”。一次,他在村外发现一只狐狸,跑得很快,王老牛一直追到邻村西庄的孙家坟也没追上。王老牛的倔劲儿上来了,非要把这只狐狸速住不可。孙家坟虽说离县城北边不远,但是大白天都难见人迹。一则因孙家坟是明朝大学士孙承宗家的坟。孙承宗是高阳历史上了不起的人物,百姓都敬避三分;二则坟垄里树木遮日、荒草过膝,胆小的不敢靠近。王老牛胆子大,追狐狸追进坟垄。他眼见狐狸在草丛中一闪,举枪催射,枪哑了,没响。他查看了一下猎枪,没有毛病。举目望去,又见狐狸一闪。他再次举枪射击,又没响。一连三次都这样,土老牛从来没遇上过这种事情。王老牛站在那里发呆。这时,一位白胡子老头走到他近前,对他说:“你打我子孙也打得不少了,该住手了”王老牛一愣,刚缓过神来,已不见老者。王老牛马上醒悟到,一定是孤狸老仙向自己示警,不让他再害生灵。于是,王老 牛把猎枪向墓碑上一摔,扭头离去,从此不再打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