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镇再续:互联网大佬没讲完的秘密,投资人全讲给你听!

 快读书馆 2016-11-26

11月24日,由桐乡市人民政府、浙商创投、清科集团共同主办的“2016中国(乌镇)互联网投资高峰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各级领导、国内多家知名投资机构代表等重量级嘉宾来到乌镇,共同研究互联网产业投资的布局和价值,探讨互联网企业的资本化道路。

以下内容由投资界PEdaily根据速记整理。

投资大咖齐聚乌镇,共话互联网投资热点话题

桐乡市副市长姜玮:10亿规模政府引导基金助力网络智慧强市

乌镇再续:互联网大佬没讲完的秘密,投资人全讲给你听!

桐乡市副市长姜玮

桐乡以古时遍栽梧桐树因“梧桐之乡”得名,2016中国县域经济100强当中位列19位。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桐乡市把打造网络智慧强市作为战略目标,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出台了互联网经济的专项扶持政策,并成立了10亿元规模的“互联网+”政府引导母基金。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全国首只省级百亿互联网产业基金、浙商乌镇互联网产业基金的成功落户。截至目前,累计有34家的基金和管理公司落户桐乡,与互联网关联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超过200亿。政府产业基金的管理促进股权投资也发展等鼓励和扶持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体系已经建立完善,并且实践运用良好。

浙商创投刘冬秋:互联网产业投资如何深度布局?

乌镇再续:互联网大佬没讲完的秘密,投资人全讲给你听!

浙商创投刘冬秋

从数字来看,互联网相关的投资目前还是整个创业投资最关注的领域。作为投资人而言,当前这样一个“冬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说把我们投资的视野放在5年、10年的周期,在这样的冬天里为长线投资人提供了更好的窗口。反观去年、前年投资高峰期,想投出很有价值的企业是非常不容易的。

无论从产业发展还是投资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回归到基本的商业逻辑,所有经不起商业逻辑挑战的东西是很难长期存在的。在过去两三年我们看到很多不计成本地投入、表面上很风光的模式,在当前的形势下都值得好好的反思一下。

投资市场的回归理性才是创造长期价值的时间窗口,未来两三年或者三五年时间,也许某一个特定方向和风格是一个特别好的黄金时期。2016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我们可以用很多的标签定义今年或者讲是一个转折年,有几个方面:

一是“后互联网时代;

二是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双飞;

三是反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化机遇。

四是长期投资的驱动是相对乐观的时期。

对于投资行业在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期的思考,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结论:

第一,聚焦产业投资;

第二,关注效率;

第三,竞争格局决定护城河;

第四,坚持和耐心;

第五,消费、健康和娱乐。

如果用产业分析的方法看待企业本身的价值,市场规模、市场成长都不是第一要素,最关键的还是竞争壁垒。中国有很多市场的规模都是全球第一的,比如说钢铁、水泥,但是如果企业不能树立起自己的护城河,没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市场里就未必具有很大的价值。

坚持和耐心,在当前的形势下是非常重要的,投资和投机可能就在一线之差,高盛的董事长说“我们都很贪婪,我们贪婪是基于长期的回报而言”。这两年各种泡沫资产的价格疯涨,一方面是因为KOE流动性泛滥,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真正坚持长期投资价值的稀缺性。能够在长期的角度上来创造价值或者发现价值,这个对于一个真正投资人的长期挑战,有的时候我的真的需要一点耐心。

互联网产业基金投资的方向和浙商创投过去不到10年的时间坚持的是比较类似的,我们今后依然关注几个大的方向:消费、娱乐、健康。

湖畔山南资本牟雪:线上线下的变革与融合

乌镇再续:互联网大佬没讲完的秘密,投资人全讲给你听!

马云在前几天讲到未来“电子商务”这个词恐怕会消失,以后不再分电子商务还是传统领域的商业。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一个趋势是,BAT现在都已经进入了一些模式比较重的领域,而所谓的传统行业,他们现在积极地拥抱互联网。因此在未来10-20年,我们所要选择的、我们所要投资的标地并不是互联网企业,而是能够应用好互联网工具,使既有的产品和体验得到极大提升的公司。

中国现在已经是移动互联网应用最为广泛的国家,我们不是很纠结于这个企业是B2B、C2C、O2O等这些标签。我们更看重的是需求是不是普适性的、效率有没有10倍以上实质性的提升以及商业模式是否真实可行。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体现:

第一个变革,我们觉得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大的平台机会已经很难出现了,更多是看到传统的、细分的垂直领域效率在提升,作为早期投资人我们对这方面在充分学习、关注、探索,希望做一些布局。

第二个变革,是以电商网红、直播网红、电竞网红为代表的。这些网红最先拥抱信息变革、交互方式的变革,他们得到了数亿级别年收入的水平,充分掌握了红利。但是如果在这场变革当中,还是看不起、看不懂、看不见的话,可能最后真的就来不及了。

第三个变革,资本寒冬是好企业抬头的机会。从阿里巴巴整个发展路径来看,恰恰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容易出现大的创新,比如说2003年出现的淘宝、2008年4月诞生的天猫。

最后,用稻盛和夫的一句话来讲,一个企业像一个竹子的生长,经济变革和萧条的时候恰恰长一个竹节,如果没有竹节竹子任性是不足的,只有经历过变革,经历过萧条长了竹节的企业才能够走得更远。

投资人眼中蓝海还在,融资、退出都是技术活儿!

乌镇再续:互联网大佬没讲完的秘密,投资人全讲给你听!

对话嘉宾:

浙商创投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华晔宇(主持人)

远翼资本管理合伙人杨俊

赛伯乐投资合伙人张露

互联网大会为什么选择在乌镇?其实乌镇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互联网基因,发达的水系特别像互联网,看似山穷水尽、走投无路,其实拐个弯就互联互通,而且水系都是入家入户的。江南的水乡就是古代的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还有好的投资机会吗?

李彦宏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不是真的结束了?作为投资机构如何进行“泛互联网”的布局?还有什么样的机会?

深圳前海紫金港投资合伙人朱跃龙认为,虽然互联网高峰时代已过去了,但是好的投资机会依然是存在的。他的投资逻辑总结起来有三点:第一,基本不看商业模式,看有没有真正的配套资源;第二,互联网要讲速度,要看团队有没有爆发力;第三,是不是真正有需求的产品。

赛伯乐投资合伙人张露看好的一个方向是“互联网+传统产业”,另外就是“泛互联网”,比如说大数据、VR/AR。张露表示,现在投资互联网企业不是难在没有好的企业,而是产业越来越细分了。以前“割韭菜”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每个基金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用专业化的方法去做,才能够真正找到所谓的独角兽。

清科集团总裁助理张鹏程回忆,2010年移动互联网创业是一片蓝光,但到了2014年底,国内移动互联网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用户获取成本上升,以及BAT在多个领域中深度布局,让互联网公司进入了一片血海,有的公司选择了出海,去海外寻找基于流量的红利。总的来说,这两年股权投资市场迎来了调整,之前倡导的模式越来越质疑,开始回归基于商业的本质。

作为一位自称“乐观”的投资人,远翼资本管理合伙人杨俊的观点是,互联网时代没有过去,移动互联网也没有过去。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很多移动互联网的创始人来自PC时代,移动互联网再往后这些人不会消失,移动互联网精神永存;其次,目前没有看到替代手机占用时间的载体,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还在;最后,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如物流、医疗、教育还有很大的潜力和机会。

金浦投资合伙人何明轩则看好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移动互联网已经结束了高峰时代,接下来物联网是几年前的移动互联网,包括工业互联网也是排在基础设施的建设阶段,这些阶段在性能、网络优化、基础布局和在这方面的应用,这是一个创业的点。网络从移动互联网型态切换到其他物联网和工业物联网的型态,每个型态都有从开始到兴起到逐渐饱和的过程,机会还是永远存在的。

投资人支招:融不到钱怎么办?融到钱怎么花?

据说清科数据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机构融资总额是8000亿元人民币,投资总额是5000亿人民币,超过去年一整年,资本寒冬似乎有过去的迹象。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机构对创业者有什么建议?融不到钱怎么办?融到的钱该花在哪?

对于还没有拿到钱的企业,杨俊认为,投资人是理性的,目前机构手里还是有大把钱没投出去,融资失败说明一定有企业自身的原因比如看错了方向,对于创业者来说,接受失败不是很难的事情,接受变通也不是很难的事情。陈欧当年是做团购,但是一下子做到了其他的,因为百团大战没有办法打了,但是是不是能够把你原来的积累迅速转移到另外一个渠道,如果你有先发优势就很容易成功。张露的经验是,对于互联网企业中,时间就是生命线,大家要在活得不错的时候尽快找融资,贮备粮食。

融资成功的企业,该如何花钱?张鹏程的建议是,创始人应该深入思考如何优化团队、商业模式,让企业发展变得长久,而不是追求短期、一时的在市场上的声音。何明轩表示,即便拿到了融资,也要想方设法让自身有造血能力,往赚钱的方向走,要从根本上衡量这个企业的根本逻辑是什么,不要只想着靠融资烧钱活着,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互联网企业退出之路在哪里?

去年下半年以来,新三板流动性不足,未来互联网企业的退出之路在哪里?投资人建议被投企业挂牌新三板、海外上市,还是耐心等待注册制和IPO?

对于这个问题,朱跃龙送给企业两句话:第一,退出不可贪心;第二,听天由命。如果前期做好了投资、管理整个过程的话,退出其实不是问题,但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有天然的垄断性,同一个商业模式最后只有一两家会成功,能够退出的时候有钱赚不能贪心,就得撤,除非你非常看好你投的这个企业一定是第一名的那一家,否则早点撤。

杨俊表示,作为投资人首先要回到自己本位,对被投企业有耐心;第二,反思投资人到底应该有怎样的能力去帮助企业上市,比如美图这么一个亏损企业为什么能够在香港上市?最后,投资人应该是灵活、变动的推动者,抓时机不是企业家的责任,恰恰是投资人的责任。

何明轩则比较担心To C的应用服务类企业,这些企业相对小众和细分,而且大部分都在烧钱,连收入都是问题。这类的企业怎么办?他认为,去海外上市是一个好的途径,但是如果在国内,这两年仗还是比较难打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