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仍学不好语文?

 闻古博今 2016-11-26

还没关注?快来点这里

鼓屏162,《福建教育》杂志官方微信

古人云:开卷有益。阅读,是学习语文及其他一切人文学科的根本。然而,我们却常常发现,仍有不少的老师总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一直在鼓励学生的阅读,但语文基础不扎实,读了好像没用。有的学生可以读十几万字的童话,但自己写时却会错别字连篇,这是为什么?”许多的学生家长也表示不解:“为什么我家孩子读书也不少,但是一写作文还是没话说或写不好呢?”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仍学不好语文?

语文学不好,是为什么?

调查

语文学不好,主要表现在思维能力弱、语料积累的少、书面表达有障碍。很多老师与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学不好语文,是因为读的书还不够多。可即便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孩子的语文能力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与进步,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为全面了解当下中国小学生语文作业和学业测评的现状,2016年亲近母语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并组织了一场广泛深入的调查,对小学语文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在“阅读”板块,发现了以下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对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和规律缺乏深入的研究。

应试教育和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许多地方基本把语文教材看作是语文课程的全部,而对儿童阅读的重视和认识不够,小学生语文作业负担和学业测评压力很大。

在1-6年级的学生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都较高,整体感知、评价鉴赏和推断解释的能力从低年级往高年级逐渐升高,但联结运用的能力普遍较低。

简单来说,即对阅读素养内涵的理解不够到位,对阅读测评工具的基本框架认识不够清晰,阅读教学目标过于单一。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下的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阅读素养的培养与阅读能力的训练的重视度还不够。读书被当成了一项语文作业,很多的学生只知读书对学习语文有帮助,却不知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小编语】阅读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项作业。如果一个孩子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那么不论他读了多少的书,都无法在读书的过程中获得收益。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仍学不好语文?

有意义的读书,是什么样的体验?

百家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在今年的北京阅读季“阅读 我”巡讲系列活动讲座上,金牌阅读推广人孙慧阳女士说了这么一段话:“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所有的灵魂都可以平等享用。我希望让孩子们和家长们知道,不仅仅只有考试和分数,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用生命影响生命,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会在真正阅读过程中成为他自己。”

读书不能只是为了分数,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无限有趣的知识。有意义的读书,不仅能带来学习语文所需要的知识,还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理解与反思,构建出自己的“知识”,将书中所学为己所用

【小编语】当一个孩子真正爱上读书时,他便能够从阅读中领略到趣味,在广阔的阅读天地里,不断的完善自我,不断的提升自我。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仍学不好语文?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仍学不好语文?

阅读能力究竟是什么?

释惑

要使读书成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必然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什么是阅读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特级语文教师陈天敏认为,阅读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文章重点语句透彻理解的能力;对文章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归纳、总结的能力;对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观点的把握能力,还有对作者含蓄的言外之义的理解能力;对文章表现手法的认识能力,包括对各类文体的认识,对文章立意、结构、构思、语言的认识。

在PIRLS(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的阅读素养评价中,阅读能力已经不再被局限于学科范围内,单纯地作为一种特定的学科能力,而是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将阅读融入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娱乐、学习、工作等。

阅读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独立读书的能力,获得情感体验,让学生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形成主动性阅读的思辨能力。

【小编语】要让一个孩子从基础阅读、深度阅读走向创造性阅读,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来提升阅读能力。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仍学不好语文?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仍学不好语文?

如何读才是有效的?

首先,读本的选择是基础

为不同的个体选择不同的书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气质、生活经验、心境、情趣,要从满足个体的知识和成长需要考虑,分类推荐读物,“尊重兴趣,男女有别”。

比如,考虑到男生好动、自制力差,可以推荐他读《昆虫不简单》《疯狂科学家》《大侦探卡莱系列》《单车小子大冒险》《杜立德医生非洲历险记》等读物;而女生情感细腻,爱幻想,可以推荐她读《花婆婆》《大脚丫跳芭蕾》《纸袋公主》《安徒生童话》《窗边的小豆豆》等读物。

根据不同的个体体验选择不同的课外书,更易于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激发阅读兴趣。

其次,有效的阅读指导是重点

教会在“读”中“问”。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学做阅读训练,不是要把这个故事读懂了,而是要教会学生怎么去阅读;

阅读思索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阅读指导决不能是简单的提出几个问题,而是让学生知道自己要读什么,读了些什么,明确自己的读书需求;

培养多种类型的读书方式,如:精读、略读、泛读、速读等。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来阅读,可以由教师运用实例先进行专题阅读指导,使学生真正认识每种阅读方法的精髓,并通过阅读实践,切实掌握,以提高读书质量;

要求养成记录习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做好读书笔记,能够增强记忆,储存信息,准确地掌握知识,积累丰富的资料,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

最后,注重阅读与生活的结合

平度市小学一级语文教师李文玲认为:“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走进社会,不跟自己的生活相结合,他不会有创意,他不会产生创意。他必须了解自己的生活,了解自己,有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他才会有反思有创意。”

阅读量的扩充与亲身体验的积累均不可偏或废。只有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生活,去感悟生活,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才能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整合书中的有效信息。多书,为什么没效果》

资料来源

中国教育报:《读了很多书,为什么没效果》

福建教育:《改善弱读群体阅读状况的教学策略探究》

福建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测试点的选取与组合》

新浪读书:《如何指导孩子读书?儿童阅读深耕者孙慧阳支招》

在这里,打开教育生活

鼓屏162微信号:fjedugp16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