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氏文化

 梁园处士 2016-11-26
  吕夷简:蒙亨公子,字坦夫(972/1044),《宋史·吕夷简传》,吕夷简“先世莱州人,生于莱州。吕夷简一家的府第在郑州管城县,祖坟在郑州新郑县。祖龟祥知寿州,子孙遂为寿州人。”宋随官住河南。《四库全书》收编的元代兵部侍郎青州人于钦《齐乘》载;先世莱州,吕夷简生于其祖父吕龟祥中进士后的第二年,即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祖父居寿州府下蔡(安徽淮南凤台县),为寿州人,入京为官后居开封。夷简从小嗜学,志坚克苦,无论严寒酷暑,永不辍学,学益进,文益奇,炼就成一亇大儒家。博通经史,善於诗文,声动天下,士友益附。有一次真宗皇帝问当时丞相吕蒙正;“诸子孰可用”?蒙正囬答:“诸子皆豚犬,只有侄儿夷简,宰相才也”!咸平五年(1002)夷简进士及第。初,真宗授夷简为滨州(今山东垦利县勃海鎮)知州,又迁颕州(今安徽阜陽)军亊推官,盐城判官。夷简想,为官一方,要造福於民,国本於民,民资於农。而农噐者,乃生命立命之厚,发展农业,乃国家之本。故疏奏,乞请免河北农器之税,以培民命。由于他的热情治理,宽拓民力,诸方绩显,民之感激。颂楊道:生我者、养我者,吕公也!天禧二年(1018)擢升开封府,四年(1020)擢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三司判官。乾兴元年(1022)真宗卒,十三岁的仁宗即位,公入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读,权知开封府。向仁宗陈疏“正朝纲、塞雅径、禁贿赂、辨侫士、绝女谒、竦近习、罢力役、节沉弗”八条二十四字建议,以众智为智,众心为心。這一建议,对当时治理国政,稳定社禝,起有很大促进作用。仁宗极为赏识,亲授制“方正忠良”四字扁额,诏赐於夷简家。七月,迁给事中,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天圣七年(1029)二月,除户部侍郎加同平章亊,进集贤院大学士,八月改昭文綰大学士,监修国史。明道元年(1032)二月加右仆射,中书侍朗,十一月加门下侍郎,兼吏部尙书同平章亊。明道二年(1033)四月,因郭皇后说他也依附刘太后,结果也被罢职,判澶州(今河南濮陽)、陕州(今河南陝县)、武胜军节度使。不久,仁宗重新用吕夷简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亊,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亊,昭文舘大学士监修国史。景祐二年(1035)二月,自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亊,又加右仆射,十一月封申国公。景祐四年(1037)初,与右仆射王曾不协,王曾趁机奏刻夷简招权交倫,涉疑阿附太后,被罢为抠密付使判许州(今河南扶抅县)。康田元年(1041)敇夷简为平章亊,重登相位。以宰相判天雄军,北京畄守,议軍国大亊。庆历元年(1041)十月自右仆射加司空,因疾以疏求归。庆历二年(1042)兴兵,对西夏用师契丹,得地凯旋。秋七月兼抠密院,庆历三年(1043)三月敕加司空平章军国重亊,三复相位。庆历三年(1044)年夷简公以风眩之疾乞辞,仁宗赐手诏:敇夷简上朝乘马至殿门。重请奏,久之毋拜,罢议軍国重亊。九月以年老罢归私第,授司徒平章军国重亊,封许国公。卒於庆历四年(1044)七月初十,春秋七十又三。仁宗闻噩耗,痛哭流涕,悼疼不已,诣家临丧亲奠,谥文靖。后因王曾家诰御篆墓碑时,帝惨然思夷简,故御书碑额“怀忠功德”四享赐之,又赐“怀忠荐福院”,配享神宗庙庭,追赠太师尚书令,兼太子太师中书令,加授太尉同议军国大亊,楚国公。赐改原居地“马亭鄉”为“怀忠鄊”。追封齐國公。娶太子太师马亮女,封许国夫人,追封申楚国夫人,朱熹《宰相经纬学·吕夷简》和《吕氏世系谱序》载,吕夷简卒于郑州府第,合葬开封府郑州新郑县马亭郷(仁宗御改怀忠乡,今郑州市营城县诚北五十里原神山松林祖塋之西)吕氏坟域。生五子名公绰、公谏、公弼(秉政追封周國公)、公著(秉政追封秦國公)、公孺(秉政追封魏國公)。一女适度支郎中王雍。

  夷简历真宗、仁宗二朝元辅,当国政一十六载,掌柄国最久,堪称名相。夷简公办亊认真,不如人计较,把亊故人情处理的妥妥当当。初时,夷简公与范仲淹、欧阳修虽有些意见不合,因范、欧阳二人年轻,讲话尖鋭,甚至骂夷简是奸臣。然夷简公不以为意,不跟他们吵闹。后来夷简公执宰仍啟用范仲淹为开封府尹、授受去平定西夏。后来范仲淹也对夷简公自责对不起他。时宰相王曾说:除非你不想做事,你若要做亊,就一定会有人说你不好,這是难免的。宋仁宗即位时年几很小,刘太后当政,垂簾听政,实受夷简之影响,后还政于仁宗。因刘太后自己沒生过儿子,仁宗实系宫女所生(就是民间戏剧中貍貓換太子的故亊),当宮女去逝时刘太后本以简单礼仪安葬。夷简公闻,则向太后说:你难道不想让刘氏保存以后的安全地位吗?其意是待仁宗长后,一当明白真相会如何?刘太后细想也觉有礼,故以太后之礼葬宫女。结果仁宗亲政后,一些对他生母被人害死的谣传才没起作用。

  夷简公虽一品当朝,却对家庭子孫教育十分重视,管教极严,這对后来吕氏家学的启开和引成,奠定了基础,可谓是“金华学派(又称吕学)”诸多萌芽因素的首倡者。有集二十卷。

  总观夷简公宰相生崖,元脱脱认为,在仁宗帝即位之初的十余年中,“天下晏然、夷简之力为多”。《宋史》本传称:“其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百操术。后配食仁宗庙,为世名相”。北宋史家王称也说:“夷简诚有绝人之才,故能达权而应变”。他先后三次任宰执,历时二十余年。使北宋社会三冗三费、积贫积弱的窘境日益凸现。因此,当代史家公认仁宗朝夷简为宰时,是北宋最为安定的时期,也是危机蕴育、由盛而衰的关键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