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宾虹|知白守黑,与画作的50年之约

 书画雅苑 2016-11-26

黄宾虹(1865年-1955年)中国近代山水画画家,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其黑、密、厚、重的画风,浑厚华滋的笔墨中,蕴涵着厚德载物的美学取向。天性聪慧无奈家道中落黄宾虹,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黄宾虹的少年时期,正是父亲的生意如日中天的时候,家境较为宽松,父亲设家塾请名儒教授黄宾虹兄弟。从《字汇》、《说文》到四书五经,黄宾虹接受了完整的儒家教育,并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和诗词基础。

与此同时,黄宾虹在绘画篆刻等方面表现出超群的悟性和天分,他对绘画的持久兴趣更是惊人,凡是家藏的和能借到的古书画,他都临摹至再,直到烂熟于心为止。他还临摹了王蒙、沈石田等古人的真迹,大大提高了眼力和功力。

黄宾虹 17岁那年,家道中落,兄弟皆辍学,所幸黄宾虹此前考取了书院奖学金,得以继续学业。他就读于光绪进士汪仲伊门下,汪仲伊是位忧国忧民而又紧跟时代潮流的国学大师,精通书画、音律和剑术,他身教言传,开阔了宾虹视野,为其铺设了人生之路。黄宾虹还与画师陈春帆学画并游义乌。赴福建探望黄崇惺,然后回歙县搜求世家旧藏书画,观赏了同乡先贤,清汪訒弇的遗印,激发了他收藏古玺印和学习篆籀的浓厚兴趣,从而开始了他一生不间断的收藏。私造钱币险掉脑袋?1894年宾虹辞去两淮盐运录事职,从扬州返回故里奔父丧。适逢甲午战败,年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发动“公车上书”。宾虹闻讯,当即致函康、梁说:“政事不图革新,国家将有灭亡之祸。”经好友肖辰介绍,黄宾虹与维新派的主将谭嗣同有过会面长谈。 黄宾虹与谭嗣同把臂订交,信函往来频繁,研究时事,探讨学问。甚至连反对阴阳五行谶纬说,谭嗣同也写信与宾虹商量。不料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慷慨就义,祸及黄宾虹,他颠沛流离,过了一年逃亡生活。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黄宾虹任教于安徽公学,同许承尧陈去病、陈鲁得等9人在新安中学秘密组织了反清的“黄社”,明里研究诗文,暗中宣传革命思想,推翻满清统治。他们经多次商议,决定秘密铸造钱币为革命筹集活动经费,并以此扰乱清政府币制。革命党人决定由崇尚变革,意志坚定的黄宾虹主持这件“性命攸关”的大事。

《分明在笔》 宾虹深知办此事的危险性,一旦败露,株连九族,但是谭嗣同为推翻清廷捐躯的英雄事迹时时鼓舞着他。他接受任务后,便风尘仆仆去外地采办机器设备,又经多方寻觅,从山东聘了李师傅作技术指导。在一切准备齐全后,次年春,黄宅后院点火开炉。黄宾虹和李师傅及工人日夜操作,在熊熊烈火的炉前,个个汗流浃背,首炉铜坯即将出炉时,发生了件意外事,黄宾虹邻舍潘氏孤女寡母的两口楠木棺材,被当地流氓所盗,宾虹对此十分同情,帮她们追查,勒令原物归还。这伙盗贼为此怀恨在心,串通地方恶绅,将革命党人私造钱币一事告到省城。 幸亏衙门里有革命党人内线,将十万火急的抓捕信息通给了黄宾虹,宾虹当机立断销毁现场,开始了第二次逃亡之路... ...“白”宾虹与“黑”宾虹黄宾虹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

《蜀游山水》 1907年后居上海三十年。前二十年,主要在报社、书局任职,从事新闻与美术编辑工作;后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1937 年由上海迁居北平,被聘为故宫古物鉴定委员兼任国画研究院导师及北平艺专教授。 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大家,60岁以前师古人,70岁以后师造化,80岁以后画艺大进,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

《黄山汤口》 他喜欢用焦墨和浓墨,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五笔七墨”具有很高的美术理论价值。他的五笔是指:“平、留、圆、重、变”五字用笔方法,七墨是指“浓、淡、破、泼、焦、积、宿”七字用墨方法。他精通诗词、篆刻、书法、文物鉴定、美术史等。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耳恭听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与画作的50年之约 然而, 曾经有这么一个阶段,一般人都看不懂他的画作,他的画不被艺术界所接受,称他的画为“漆黑一团”。古稀之年的黄宾虹到上海,曾与陆抑非住楼上楼下,因黄宾虹喜秃笔作画,有一次,陆抑非将自己用坏掉的秃笔送给他,为表示感谢,黄宾虹让陆抑非随便挑选几张自己的画,陆抑非则调侃地说:“我一幅画能换一根金条,你的画‘不值钱’,我也欣赏不了。”他赠画与人总被婉拒,但他并没有因此停止作画。画家都要迎合市场、迎合社会,大画家吴昌硕、齐白石都是如此,画的红花墨叶很受欢迎。唯独黄宾虹以学问入画,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艺术风骨。他认为:我的艺术,我想怎样就怎样,至于你们看不看得懂是另一回事。

《南高峰小景》 晚年的黄宾虹来到杭州后,沉浸在江南的风物之中,他逐渐深化了在北平时期就已形成的水、墨、色的探索,用渍墨、水渍、铺水等画法表现出了江南自然山川草木的华滋,画面充满了水气氤氲之趣。

《山水四屏》 1952年4月的一天,年近90岁的黄宾虹突然感到双眼十分疼痛,后经医生诊断为白内障。随着眼疾的不断加剧,黄宾虹的视力急剧下降,最后几近失明,但是他仍然每日作画不停。此时,他对笔触是否到位、构图是否合乎章法已经全然不知了,甚至不知道一笔下去会画在哪里。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常人看来毫无章法、近似于乱画的状态下,他把自己的绘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山川卧游卷》 看不见了如何能画,他必须用最浓最黑的墨,而且一笔一笔之间留出了白,这个黑和白之间的强烈对比,他的眼睛才能依稀看到变化,实际上这时候他是用心在画,记录的是他坎坷的一生中对中国绘画的感悟。

《蜀游峨眉山水册》 1955年3月25日凌晨,黄宾虹病逝。在生命弥留之际,他曾对身边的亲人这样说道:“我的作品要过50年,才有人能看得懂。” 2005年,中国收藏热突然勃兴,黄宾虹的画作拍卖价格大涨,正好50年。黄宾虹老人与他绘画的50年之约如期而至,他的绘画被大众所接受欣赏,并给他冠以“中国现代山水画之父”“千古以来第一的用墨大师”之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