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帝国:兴于汉人亡于汉人

 博览古今天下 2016-11-26

大清帝国:兴于汉人亡于汉人

 


    大清帝国崛起于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就是明成祖朱棣时麾下建州卫指挥使,努尔哈赤本人甚至是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收养并作为侍卫亲随,还被明朝封为虎龙将军。1615年大明朝在辽东的“定海神针”李成梁太傅病卒,次年努尔哈赤自立为大汗建立后金,1618年努尔哈赤起兵进攻明朝,1619年努尔哈赤在萨尔浒战役中重创明军主力获得战略主动权,逐渐席卷辽东。1636年后金大汗皇太极称帝建立大清王朝,但直到1644年大清王朝也只能割据辽东。
    1644年汉人李自成推翻明王朝,1644年明朝崇祯皇帝不放太子去南京结果引起南明王朝内讧,1644年明朝旧将吴三桂投降大清王朝并作为大清王朝“急先锋”镇压李自成、张献忠及其旧部,大清王朝终于在汉人支持下定鼎全国。
    刘邦曾说大汉王朝得益于“汉三杰”萧何、张良、韩信,那么洪承畴、范文程、吴三桂则是大清王朝的“三杰”。汉人洪承畴帮助整理政务,范文程出谋划策,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等人为大清王朝南北征战。八旗兵的战功,入关后远不如汉军的战绩。当然,“异姓王”到康熙年间都被剿灭,与汉朝初年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的命运无两。没有汉人支持,就没有大清王朝,这也就有了大清王朝的两个“股份制”——满人主导“满蒙联盟”,“满蒙联盟”主导“满汉联盟”。“三藩之乱”后汉人担任高级武职不多,但担任高级文职不少,张廷玉甚至死后配享太庙。
   “洪杨之乱”没有颠覆大清王朝,但“中兴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军功贵族却趁机崛起,甚至两江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长期由汉人担任,大清王朝可以变动东南各省督抚但只能在汉臣之间调配。清末组建新式陆军,最强的北洋新军与次强的湖北新军都是汉人统领,大清王朝已经变成“满人朝廷汉人天下”。即使面临着八国联军入侵的“庚子之变”,东南各省甚至提出“坐拥东南死不奉诏”,东南各省俨然是“独立王国”。
    东晋皇帝懂得“王与马共天下”,但大清王朝的膏粱子弟不懂得“汉与满共天下”。“八旗子弟”不知道大清王朝本就是依靠汉族文臣武将定鼎而成,这才有排挤汉人的“满人内阁”、“皇族内阁”。于是借着湖北新军“武昌首义”,北洋新军“逼宫”,大清王朝也就只能“关张”。
    可怕的是得意忘形,更可怕的是忘本。“秦人不暇自爱而是后人哀之”,可惜许多“后人”只看到汉人袁世凯“谋朝篡位”,焉不知大清天下本就是汉人付出最大牺牲取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