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六计连载】第31计:空城计

 昵称34168126 2016-11-27

 


原文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按语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敌我交会,相战,运用此计可产生奇妙而又奇妙的功效。


古人按语说: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诸葛而后,不乏其人。


如吐蕃陷瓜州,王君焕死,河西汹惧。以张守归圭为瓜州刺史,领余众,方复筑州城。版干(筑城墙用的夹板和立柱)裁立.敌又暴至。


略无守御之具。城中相顾失色,莫有斗志。守圭日:“徒众我寡,又疮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


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敌疑城中有备,不敢攻而退。


又如齐祖铤为北徐州刺史,至州,会有阵寇百姓多反。铤不关城门,守陴者,皆令下城,静座街巷,禁断行人鸡犬。贼无所见闻,不测所以,或疑人走城空,不设警备。


铤复令大叫,鼓噪聒天,贼大惊,顿时走散。



典故


《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事实上,这只是郭冲在注解里编出的小故事,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攻克孟达后回驻宛城,和发生地点相隔千里,和诸葛亮对战的是张郃,孔明见街亭败绩,迅速撤回汉中。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虚构的。


(且当时就有人质疑:司马懿如果真得到这样的机会,麾下十余万大军,把他围住不就完了?


派几个神射手过去射诸葛亮,或者派一个小队过去火力侦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诸葛亮的把戏,一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再怎样也不至愚蠢胆怯到“扭头就跑”的地步。)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而“郭冲三事”并未说明诸葛亮是在街亭之战时用的空城计,以司马懿在街亭之战时的所在地来否定“郭冲三事”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


另外,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空城计成功的例子,如果“神射手”、“火力侦察”的质疑成立,那历史上其他人的空城计岂不是都无法成立?故而不宜盲目否定“郭冲三事”的真实性。




案例


铁托的游击战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军队入侵前南斯拉夫。


铁托领导的前南斯拉夫共产党组织了解放军和游击队。


前南斯拉夫军队充分发挥灵活、快速、机动的特点,给德军以重创,使德军疲于奔命。


1942年4月,德国集合了几个德国师、几个意大利师和几个前南傀儡军队师,全力进攻前南斯拉夫解放军最高司令部所在地——东波斯尼亚解放区。


德军包围了东波斯尼亚解放区,企图摧毁前南斯拉夫解放军最高司令部。


铁托制定了巧妙的战略方针,他没有倾所有兵力保卫和死守东波斯尼亚解放区,而是将这个解放区让出来。


撤出来的解放军主力行至中、西波斯尼亚一带,突然掉头反攻。


刚刚进入东波斯尼亚的德军措手不及,被打得狼狈不堪。


解放军还游动到萨拉热窝和杜勃罗夫尼克之间,毁坏70多公里的铁路,切断了进攻之敌与后续部队的联系。


最后,德军妄图攻占东波斯尼亚的计划落空了。


铁托主动让出东波斯尼亚解放区,唱空城计,目的是诱敌深入,找机会袭击敌人,一点点地蚕食敌人。


试想,如果不是采取这种灵活战术,而是一味地死守,不仅伤亡惨重,而且未必能守住东波斯尼亚解放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