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咸阳各区县地名由来

 老刘tdrhg 2016-11-27

咸阳各区县地名由来

秦都区1983年9月,撤销咸阳地区,设咸阳市,原咸阳市改为秦都区,以辖区曾为秦代都城得名。属咸阳市。

咸阳各区县地名由来

渭城区汉武帝以咸阳临渭水改渭城县,1987年析秦都区置渭城区。

咸阳各区县地名由来

兴平市三国魏置始平县,唐改金城县,始设兴平军,后改兴平县。1993年改兴平市。

咸阳各区县地名由来

杨陵区清为武功县杨陵镇,以境有隋文帝杨坚泰陵得名。“杨凌区”和“杨陵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杨陵区于1982年设区,归咸阳市管辖,1997年后归杨凌示范区管辖。杨凌区是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简称,与1997年成立,成立后管辖县级杨陵区,对杨陵区具有直接实际行政管辖权。

咸阳各区县地名由来

乾县秦时为好峙县,因唐高宗的坟墓乾陵在县境内,唐分好峙、礼泉置奉天县,公元895年升为乾州,因乾州在长安西北,八卦中为乾卦方向故叫乾县。

咸阳各区县地名由来

礼泉县原名醴泉县,县北有泉水甘美如醴,-北魏置宁夷县,北周置醴泉宫,隋时改醴泉县,醴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简改为礼泉县。

咸阳各区县地名由来

泾阳县秦朝置泾阳县,因在泾水之阳而得名。-

咸阳各区县地名由来

三原县三原史称“甲邑”,古称“池阳”,前秦二年(公元352年)设三原护军,因境内有孟候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北魏始光元年(公元424年)设三原县沿袭至今。

咸阳各区县地名由来

淳化县北宋淳化四年(993年)置淳化县。以年号为名。

咸阳各区县地名由来

永寿县西魏文帝大统十三年(公元548年)设广寿县,因广寿原得名。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改为永寿县。-

咸阳各区县地名由来

旬邑县秦时,属内史,为栒邑县,因县北有栒邑塬,盛产栒木而定为栒邑县。西汉置栒邑县,北魏改三水县。1914年因与广东三水县同名复名栒邑县,1964年简改为旬邑县。

咸阳各区县地名由来

彬县原名邠县、豳县。古为豳国,是周人祖先公刘的居地。西汉置漆县,北魏改白土县,西魏置豳州治之,隋改县为新平,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改州为邠州。1913年改邠县,邠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彬县。-

咸阳各区县地名由来

长武县汉代属浅水县地,西魏置宜禄县,元时废除,隋时筑武城,唐朝设长武镇,取“长用武”之意,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置长武县。

咸阳各区县地名由来

武功县秦置武功县,因武功山、武功水(石头河)得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