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咸阳历史上的古城|故城|武功县|泾阳县|池阳|隋开皇|唐武德

 涞畔书院 2023-02-23 发布于北京

咸阳城 故址在今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北,西南距今咸阳市城17.5公里。因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皆阳,故名咸阳,秦孝公十二年(前350)自栎阳迁都于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以咸阳为国都,大营宫殿,把全国富豪12万户迁到咸阳,都城规模更加扩大。秦朝末年,毁于兵火。考古工作者曾在窑店镇北的聂家沟一带发掘出秦代宫殿基址,以及铜器、陶器、青砖、板瓦、壁画、地下水道等遗迹遗物。



犬邱城、太邱城 故址在兴平县东南6公里阜寨村西,南佐村东南。周代称犬邱,懿王曾迁都于此,故又有太邱之称。
樊哙城 故址在兴平县南5公里。《长安志》兴平县条载:“樊哙城,在县南十里,崇二丈。<西京记>曰:汉王袭雍,章邯败走废邱城,命将军樊哙围之,于城西筑台以望之。”
马嵬城 故址在兴平县西12.5公里马嵬镇。相传城为晋人马嵬所筑,城北有马嵬坡。前秦太安二年(386)苻麟率众数千,据守马嵬城,被姚苌打败,逃往汉中,即此。唐代设置马嵬驿,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玄宗李隆基从长安城西逃,行止马嵬坡,六军不发,在军士的要求下缢死杨贵妃,今镇西有杨妃墓。
齐难城 十六国时,后秦将齐难修筑,其城西北南三面皆险峻,故址在乾县西北8公里,今名齐南村,属吴店乡。
宜秋城 故址在泾阳县西北。《水经注》载:“郑国渠自中山瓠口东流,迳宜秋城北。”前秦皇始二年(352)张琚占据宜秋城,称秦王,被苻健击杀,即此。
黄丘城 故址在泾阳县西北。西晋永嘉五年(311)贾疋在黄丘城打败刘曜,即此。
仲桥城 故址在泾阳县王桥乡。胡三省《资治通鉴注》说:“郑国渠迳仲山下,渠上有桥,谓之仲桥,在九嵕山东。”东晋咸和四年(329)后赵占领长安,刘允复从上邽进军关中,驻屯仲桥,即此。
永安城 故址在三原县北25公里。北魏孝昌二年(526)毛洪宾立栅与萧宝夤作战,故亦谓之洪宾栅、洪宾堡。永安元年(528)于此设立北雍州,筑城,名永安城,永熙元年(532)州治迁往杏城,改设永安镇。按《长安志》说永安城在富平县境,《邠州志》说永安城在淳化县东50里,《三原县志》说永安城在三原县东北40里,《读史方舆纪要》又说永安城在三原县北50里。以上述资料分析,永安城故址当在今三原县北,三原与耀县交界处,西近淳化县界,东近富平县境,古代隶属变迁,故众说纷纭。
黄白城 故址在三原县东北。晋愍帝初,刘曜进攻长安,麴允屯黄白城以狙击;后赵永宁元年(350)羌人白犊屯黄白城,以迎降苻健,均指此。《水经注》载:“清水迳黄白城西,秦曲梁宫,后为黄白城。”《嘉庆一统志》三原县条载:“黄白城,在县东北十里。”
豳城 故址在旬邑县西15公里。地处豳原,相传周族祖先公刘居此。
马栏城 故址在旬邑县东北35公里,今名马栏镇。北宋庆历二年(1042)元昊大举入侵,赵珣会葛怀敏于瓦亭,葛怀敏西至马栏城,赵对葛说,依马栏城布栅以扼元昊入侵之路,即此。1940年8月,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专员公署迁驻于此,直至1949年5月迁往三原。
通塞镇 故址在彬县北部,唐代设置,为关中通往西北部的驻防要地,中和元年(881)黄巢农民义军与朱玫激战通塞城,即此。
高蹠城 又名浅水域,故址在长武县北2.5公里,今名浅水村,为地掌乡政府所在地。唐武德元年(618)薛举进攻泾州,刘文静陈兵于高蹠城西南,薛举率兵运动其后,两军大战浅水原,刘文静败北,薛举攻占高蹠城。既而,李世民亲自带兵讨伐,相持十余日,久攻不下,适待薛举死,其子薛仁杲统其众并羌胡十余万人坚守,李世民派总管庞玉率一部分兵马,自浅水原南出其右侧,并亲自率领主力自原北出其不意,经过一场恶战,大败薛仁杲,即此。
程邑 故址在咸阳市渭城区店张乡。本为商代旧邑,西周为封国。《帝王世纪》记载周文王徙宅于程,即此。《诗经·大雅》云:“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雍胜略》记载:安陵县有程邑。
右扶风 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设置,治所在长安城中,东汉出治槐里县,故址在兴平县东南6公里阜寨村与南佐村之间。曹魏改置扶风郡。
扶风郡 曹魏以右扶风改置,治所在槐里县,故址在兴平县东南5公里阜寨村与南佐村之间;西晋咸宁三年(277)改为扶风国,迁置郿县,故址在今眉县东北7.5公里渭河之北;前赵复为郡,迁治池阳县,故址在泾阳县西北1000米,前秦移治好畤县,故址在乾县好畤村东南1000米;北魏永安元年(528)移治始平县文学城,故址在兴平县东北7.5公里,北周明帝元年(557)又随始平县迁到兴平县阜寨村与南佐村之间,大象元年(580)迁回文学城,隋开皇三年(583)撤销,大业三年(607)复置,移治雍县,故址即今凤翔县城。
咸阳郡 前秦皇始二年(352)设置,治所在长陵城,故址在今咸阳市渭城区韩家湾乡怡魏村,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移治池阳县,故址即今泾阳县城,北周移治石安县,故址在今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北,隋开皇三年(583)撤销。
灵武郡 北周明帝二年(558)设置,治所在灵武县,故址在咸阳市渭城区东部,建德二年(573)撤销。
武功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设置,治所在斄城,故址在咸阳市杨陵区永安村,北周建德三年(574)撤销。
宁夷郡、秦郡 西魏大统四年(538)设置,治所在宁夷县,故址在礼泉县北7.5公里古县村,废帝三年(554)改名秦郡,北周建德二年(573)撤销。
始平郡 晋泰始三年(267)设置始平国,治所在槐里县,故址在兴平县东南5公里阜寨村与南佐村之间。十六国时,前赵改为始平郡,前秦皇始元年(351)迁治茂陵城,故址在兴平县东北10公里道张村,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撤销。
新平郡 东汉兴平元年(194)曹操设置,治所在漆县,故址在彬县城西,隋开皇三年(583)撤销,唐天宝元年(742)复设,治所在新平县,故址即今彬县城,乾元元年(758)改为邠州。
云阳郡 北周明帝时(557—560)设置,治所在云阳县,故址在泾阳县口镇南的长街村,隋开皇三年(583)撤销。
建忠郡 北魏永安元年(528)设置,治所在三原县,故址在今三原县西北15.5公里清水谷,北周建德二年(573)撤销。
北雍州 北魏孝昌三年(527)设置,治所在三原县,故址在今三原县西北15.5公里清水谷,永熙元年(532)移治泥阳县,故址在富平县西北。
北秦州 十六国时大夏设置,治所在武功县,故址在咸阳市杨陵区永安村。
稷州 隋义宁元年(617)设置,治所在武功县,故址在今武功县武功镇,旋废;唐武德三年(620)复设,贞观元年(627)撤销,天授二年(691)七月二十八日再设,大足元年(701)四月四日再撤。
乾州、醴州 故址即今乾县城。城始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684),是年唐高宗葬于乾陵,诏置奉天县,以奉乾陵祀,故亦称奉天城。乾宁二年(895)设置乾州,天复元年(901)撤销,天祐年间李茂贞复设,北宋熙宁五年(924)又撤,政和七年(1117)再设,八年改名醴州,金天德三年(1151)复名乾州,民国2年(1913)改置乾县。
南豳州 北魏初设置,故址在永寿县北部,永熙元年(532)废;《太平寰宇记》永寿县条载:“南豳故城,后魏时所筑,在县北据山,其东西南三面绝险,实控御之地。”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复置,故址即今彬县城,废帝三年(554)改为豳州。
鼎州 唐天授二年(691)七月二十八日设置,治所设在北魏云阳县旧址,其地曾出土周鼎,设有古鼎乡,故名鼎州,故址在泾阳县口镇南长街村;久视元年(700)八月二十四日撤销。《泾阳县志》载:“旧鼎州城,在县西北四十里,即长街镇。”
泉州 唐武德三年(620)设置,治所在石门县,故址在淳化县北20公里卜家乡城前头村,贞观元年(627)撤销。
豳州、邠州 西魏废帝三年(554)以南豳州改名,故址即今彬县城,隋大业二年(606)撤销,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开元十三年(725)因豳州与幽州字形相近易混,改为邠州,民国二年(1913)二月改为邠县。
咸阳县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设置,治所在国都咸阳城,故址在今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北聂家沟,西汉改名新城县;隋开皇九年(589)又将泾阳县改名咸阳县,故址即今泾阳县城,十一年迁治咸阳故城西1.5公里,大业三年(607)撤销。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寄治鲍桥,旋徙治杜邮亭,故址在今咸阳市东北10公里;明洪武四年(1371)迁治今咸阳市。
长陵县、长平县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在咸阳城东长山筑陵,并设置长陵县,以奉祀陵寝,新莽改名长平,东汉复名长陵,曹魏时撤销县制。《太平寰宇记》咸阳县条载:“长陵故城,在今县东北四十里。初,汉徙关东豪族以奉陵邑,长陵、茂陵各万户,其余五陵各五百户,皆属太常不隶于郡。去高帝长陵三里,晋省,今废城存。”《长安志》引《关中记》说:“长陵城有南北西三面,东面无城,陪葬者皆在东。”《三辅黄图》载:“长陵城,周七里一百八十步,因为殿垣,门西出,及便殿、掖庭、诸宫寺皆在中。”
安陵县、嘉平县 汉惠帝在长陵西5公里处修建陵墓,取名安陵,并设置安陵县,以奉陵寝,故址在咸阳市东北15公里韩家湾乡白庙村附近。新莽改名嘉平,东汉复名安陵,曹魏时撤销县制。白庙村古城址犹存,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500米,南至安陵1000米。
平陵县、广利县 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在槐里县平原乡修建陵寝,取名平陵,并设置平陵县,故址在咸阳市西北9公里平陵冢南。新莽改名广利,东汉复名平陵,曹魏黄初元年(200)改名始平县。《太平寰宇记》咸阳县条载:“平陵城,汉平陵县,属右扶风,在今县西北八十里故城是也。昭帝陵在县北二里。”汉昭帝陵在今平陵乡大王村和互助村,东西二冢并列,一为昭帝冢,一为上官皇后冢,平陵县故址在冢北1000米。
新城县 汉高帝元年(前206)在咸阳城设置,故址在今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北,七年撤销。
渭城县、京城县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设置,仍治咸阳故城中,故址在今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北,新莽改名京城,东汉撤销。
石安县 后赵建平二年(331)又在咸阳故城设置石安县,取名“石赵安泰”之义。前秦皇始二年(352)撤销县制,北魏复设,隋开皇三年(583)废入咸阳县。
灵武县 亦作零武,前秦设置,西魏撤销,故址在咸阳市渭城区东部。《读史方舆纪要》咸阳条载:“零武城,在县东,本零武乡。晋建兴初,刘曜、赵染逼长安,将军麴鉴自阿城进救,追曜等,大败于零武;三年,刘曜等自冯翊转寇上郡,麴允去黄白城,军于零武,即灵武也。”
斄县 本为斄邑(亦作邰邑),故址在咸阳市杨陵区永安村,秦孝公设置斄县,东汉撤销。《水经注》载:“渭水又东迳斄县故城南,旧斄城也,后稷之封邑矣,<诗>所谓'有邰家室’也。”《嘉庆一统志》引《括地志》说:“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因东汉时曾在城内设置武功县),在武功县西南二十二里。”永安村斄城遗址北至武功县武功镇11公里,南临渭河,南部已被河水冲毁,文化层很厚,出土周代筒形水道,汉代五角形水道大量秦汉砖瓦残片,村北1000米处是秦汉墓葬区。
美阳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将美阳县自今扶风县法门镇迁治故斄城,故址在咸阳市杨陵区永安村,北周天和四年(569)迁回旧城。
武功县 东汉永平八年(65)将武功县由渭河南迁置故斄城,故址在咸阳市杨陵区永安村,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撤销;北周建德三年(574)在中亭川复置武功县,故址即今武功县普集镇西北20公里的武功镇,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名武亭县,元至元元年(1264)复名武功,1958年12月撤销县制,1960年9月复设,县治迁驻普集车站,即今武功县普集镇。
武亭县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以武功县改名,元至元元年(1264)复名武功县,故址即今武功县武功镇。
扶风县、东扶风镇 唐武德三年(620)分兴平县西部设立扶风县,故址在武功县普集镇东北10公里,今名长宁镇;贞观元年(627)撤销县制,金朝设立长宁镇,明代改为长宁驿,清代复设长宁镇,俗称东扶凤镇。《读史方舆纪要》武功县条载:“长宁驿,在县东三十五里,俗曰东扶风镇,军站也。”
废邱县 秦代在犬邱故城设置,故址在兴平县东南5公里阜寨村与南佐村之间,西汉改设槐里县。《国语》载:“秦仲之子庄公,伐西戎复其地,为西垂大夫者也,以此地久废于戎,故曰废邱。”楚汉之际,项羽封章邯为雍王,都废邱,即此。
槐里县、槐治县 汉高祖二年(前205)六月以废邱县改置,故址在兴平县东南5公里阜寨村与南佐村之间,新莽改名槐治,东汉复名槐里,北周明帝元年(557)撤销县制。《长安志》兴平县条载:“槐里故城,即犬邱城,在县东南十里,周十二里,崇二丈五尺,晋太康中始平也。其城绕带防陆,旧渠尚存,即<汉书>所谓槐里环堤者也。”
始平县 曹魏黄初元年(220)以平陵县改名,故址在咸阳市西北9公里平陵冢南,前秦迁治茂陵城,故址在兴平县东北10公里道张村;北魏永安元年(528)迁治文学城,故址在兴平县东北7.5公里固显村,固显即故县之讹;西魏恭帝元年(554)又迁到今兴平县东北12.5公里窦马村附近;北周明帝元年(557)迁治槐里县城,故址在兴平县东南5公里阜寨村与南佐村之间,大象二年(580)再迁到文学城;隋大业九年(613)迁到今兴平县城,唐景龙二年(708)二月一日改名金城县,迁治马嵬城。
茂陵县、宣城县 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在槐里县茂乡修建陵寝,取名茂陵,迁关东豪族6.1万户,设置茂陵邑,宣帝时改设茂陵县,故址在兴平县东北10公里道张村,新莽改名宣城,东汉复名茂陵,曹魏黄初元年(220)撤销县制。
金城县 唐景龙二年(708)中宗李显送金城公主入藏和蕃,在马嵬城相别,因改始平县为金城县,迁治马嵬城,故址在兴平县马嵬镇,至德二年(757)改名兴平县,迁治今兴平县城。
兴平县 唐至德二年(757)十月将金城县改名兴平县,县治迁回始平城,即今兴平县城。
好畤县 战国时秦置,故址在乾县东5公里好畤村,历两汉,到曹魏时撤销。公元前206年刘邦进攻雍王章邯,双方战于好畤;建武二年(26)封耿弇为好畤侯,均其地。西晋元康年间(291—299)在好畤故城东南复设县制,故址在乾县好畤村东南1000米,北周建德三年(574)撤销。隋开皇十八年(598)又将漠西县改名好畤县,大业三年(607)并入上宜县,故址在乾县西北3.5公里漠河西岸。唐武德二年(619)二月五日又在隋太子庄陵城复设好畤县,贞观二十一年七月十四日撤销县制,故址在乾县西北3公里,《长安志》说唐武德二年复置好畤县于漠谷东南,在奉天县西北6里。贞观二十一年(647)七月复设上宜县,十一月三日改名好畤县,故址在永寿县店头镇东北10公里好畤河村,元至元五年(1268)撤销县制。《元和郡县志》载:“好畤县,东南至京兆府一百八十里,唐武德二年分醴泉县置,因汉旧名,贞观二十一年移于废上宜县,今县理是也。”《太平寰宇记》乾州条载:“好畤县在州西北三十五里”,又云“贞观二十一年移于废上宜县”。从《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寰宇记》所载的好畤县,从道里和山川地势可知,即今永寿县好畤河村,而非旧上宜县;也就说,贞观二十一年七月复设上宜县时,县治就在今好畤河村,而非原上宜县城。
好邑县 新莽以好畤县改名,故址在乾县东5公里好畤村,东汉复名好畤县。
漠西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分好畤县西部设置,故址在乾县西北3.5公里漠河之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好畤县。
奉天县 唐文明元年(684)设置,以奉乾陵,故址即今乾县城,元至元元年(1264)撤销。
广寿县 西魏大统十四年(548)设置,故址在永寿县监军镇北25公里,今名永寿坊,属渠子乡,北周大象元年(579)改名永寿县。
永寿县 北周大象元年(579)以广寿县改名,故址在今永寿县监军镇北25公里永寿坊,隋开皇四年(584)撤销县制,唐武德二年(619)复设,四年迁治义丰堆,故址在今永寿县故县村北5公里;贞观二年(628)迁到义丰堆南,即今故县村,在监军镇西北5公里,属蒿店乡;兴元元年(784)又迁治顺义店,故址在今永寿县监军镇西北2.5公里永寿村;元至元十五年(1278)再迁治麻亭,故址在永寿县监军镇西北16公里,今名永平镇,民国19年(1930)三月迁到监军镇,即今永寿县城。
上宜县 隋开皇十七年(579)设置,故址在永寿县监军镇西10公里,今名上宜村,属甘井乡,唐贞观八年(634)撤销。
温秀县 唐武德元年(618)设置,故址在永寿县监军镇东北27.5公里窦家乡店子头,贞观元年(627)撤销。《读史方舆纪要》永寿县条载;“温秀城,在县东南,接醴泉县界,其地有温宿岭,温宿国人内附,田牧于此,因名。”明永寿县治在今永平镇,故《读史方舆纪要》言温秀城在县东南。
谷口县、谷喙县 秦置谷口县,故址在礼泉县北屯镇附近,新莽改名谷喙,东汉撤销。《战国策·秦策》说秦国“北有甘泉,谷口”即此。汉文帝六年(前174)淮南王长遣其党阴谋以车辇40乘,在谷口造反;东汉建武二年(26)赤眉军转战关中,在谷口曾与汉中王刘嘉发生激战。《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正义引《括地志》说:“谷口故城,在雍州醴泉县东北四十里,汉谷口县也。”《括地志》是唐代作品,唐代醴泉县城在今礼泉县东北5公里,旧名泔北镇,在今石扶坡东,其东40里即今北屯镇,镇北7公里即谷口,当九嵕山之东,仲山之西,泾河出山之处,古代亦称寒门。镇旁古城遗址犹存,当为谷口县旧址。
宁夷县 北魏太延元年(435)设置,故址在礼泉县北7.5公里古县村,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醴泉县。
醴泉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以宁夷县改名,故址在今礼泉县北7.5公里古县村,唐武德年间(618—626)撤销,贞观十年(636)复置,此后1400多年,醴泉县曾迁治几次。今礼泉县东南15公里有新城村,属骏马乡,该村原名旧县村;今礼泉县东15公里有王家村、彭家村,属西张堡乡,这两个村原为一个村,旧名故县村;另外,据《醴泉县志》说,今县城东北5公里旧名泔北镇,是唐县城。《元和郡县志》载:“醴泉县东南至京兆府一百二十里”,《太平寰宇记》载:“醴泉县……在西安府西北一百二十里”,《元丰九域志》载:“醴泉县在京兆府西北七十里”,《长安志》载:“醴泉,东南至京兆府九十里”。京兆府即今西安城,按《太平寰宇记》和《元和郡县志》所载醴泉县至西安城的里程,所指的醴泉县城就是县志所说的泔北镇,今名泔北村,属赵镇乡;《元丰九域志》、《长安志》所载的县址与《太平寰宇记》不同,大抵可以这样说,在宋太平兴国年以后,元丰年以前,县城曾迁徙过。骏马乡的旧县村与张堡乡的故县村南北对峙,相距约5公里,故县村可能是《长安志》所说的醴泉县,旧县村可能是《元丰九域志》所说的醴泉县。今礼泉县城是明洪武二年(1369)迁来的。
甘泉县 西魏大统四年(538)分宁夷县地设置,因甘泉山得名,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销。今礼泉县北石潭乡,地处渭北黄土台原,最北部有石泉村,石泉即甘泉,甘泉县故址当在附近。
新畤县 西魏大统四年(538)分宁夷县地设置,故址在礼泉县南5公里新畤坊,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销。
泾阳县 战国时秦国设置,故址在今泾阳县西北1000米,汉惠帝四年(前191)改为池阳县;前秦皇始二年(352)复置,故址在今泾阳县东南15公里故县村;隋开皇三年(583)迁到今县城,九年改名咸阳县,十一年咸阳县迁治咸阳故城西1.5公里,于此仍设泾阳县。《泾阳县志》载:“县东南三十里有故县村,即故泾阳县治也。”
池阳县 汉惠帝四年(前191)以泾阳县改名,故址在今泾阳县西北1000米,前秦皇始三年(353)孔持起兵池阳,被苻雄消灭;后秦永和元年(416)赫连勃勃遣兄子提南侵池阳,被姚裕击败;东晋义熙十四年(418)傅弘之破赫连璝于池阳,均指此。北魏初,移治今泾阳县城,北周建德三年(574)撤销县制。唐武德四年(621)又以三原县改名,故址在今三原县北清水谷南故任城,六年迁治清水谷改名华池县。贞观元年(627)又以云阳县改名,故址在今泾阳县云阳镇东,八年复称云阳县。《元和郡县志》载:“泾阳县,本秦旧县,汉属安定郡,惠帝改置池阳县,属左冯翊,故城在今县西北二里,以其地在池水之阳,故曰池阳。”《读史方舆纪要》三原县条载:“池阳城,在县西北二十里”,《水经注》载:“郑渠东迳嶻嶭山南,池阳县故城北。”似《元和郡县志》说法较确,《读史方舆纪要》所说的池阳县故城可能是唐武德四年以三原县改名池阳县的治地,即放任城,非两汉魏晋池阳县城。
华池县 北周设置,故址在三原县北20公里陵前乡,隋开皇三年(583)撤销;唐武德六年(623)又将池阳县改名华池县,故址在今三原县西北15.5公里清水谷,贞观元年(627)改名三原县。
云阳县 战国晚期,秦国设置,故址在淳化县北20公里卜家乡城前头村北,城墙基址尚存,夯层清晰可见,其东凉武帝村,即甘泉宫(秦称林光宫)遗址。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派遣蒙恬监修直道,自九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北)至于云阳,既而又徙五万家于云阳;东汉建武二年(26)赤眉军自陇坂乘胜东进,遂克长安城,邓艾弃城奔云阳,均指此。《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括地志》说:“云阳城,在雍州云阳县(指唐云阳县,即今泾阳县云阳镇)北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宫在焉。”曹魏时县废,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复设云阳县,故址在今泾阳县口镇之南的长街村;唐武德三年(620)迁治水衡城,故址在今泾阳县云阳镇,贞观元年(627)迁回旧城(指长街村),八年复治水衡城,元至元元年(1264)降为镇,并入泾阳县。《唐会要》载:“武德三年移云阳于南十五里水衡城”,《泾阳县志》载:“云阳故城,在县北三十里,云阳镇东有旧城址。”
三原县 前秦皇始二年(352)在嶻嶭山北设置三原护军,北魏始光元年(424)改设三原县,故址在淳化县东20公里固贤村,固贤即故县之讹,永安元年(528)迁治清水谷,故址在今三原县西北15.5公里;唐武德四年(621)又迁治清水谷南故任城,改名池阳县,而在嶻嶭山北旧城另设三原县,贞观元年(627)撤销,又把华池县改名三原县,故址在今三原县西北15.5公里清水谷,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移治龙桥镇,即今县城。
云陵县 西汉始元二年(前85)设置,故址在淳化县北15公里,今名古城村,属铁王乡,元始四年(4)撤销。《三秦记》载:“钩弋夫人居甘泉宫,三年不返,遂葬之,名曰思合墓。昭帝即位,追尊为皇太后,发卒二万人,起云陵,邑三千户。”经实地考查,云陵县故址在云陵冢西北300米处,墙基尚存,残高1米,遍地散布汉代残砖碎瓦。
石门县 唐武德元年(618)分云阳县北部设置,故址在淳化县北20公里卜家乡城前头村,即汉云阳县故址,其北即石门山,贞观元年(627)改名云阳县。
淳耀县 1935年10月,陕甘边苏维埃政府设置,以淳化、耀县各一字为名,旧址在淳化县南村乡安社村,1940年上半年迁治桃渠原,今属淳化县秦河乡,1943年4月迁往耀县庙湾镇。
栒邑县、邠邑县 战国晚期,秦国设置栒邑县,故址在今旬邑县职田镇,西晋改名栒邑县,东晋末县废。民国三年(1914)元月将三水县改名栒邑县,故址即今旬邑县城。西汉初,郦商破章邯部将周类,驻军于栒邑;东汉建武六年(30)隗嚣反,打败诸将于陇坂,光武帝遣耿弇驻军于漆,祭遵驻军于汧,冯异驻军于栒邑;冯异军未至,隗嚣便乘胜发兵直下陇坂,遣其将巡行夺取栒邑,冯异急领兵迎战,说:“贼若得栒邑,三辅动摇矣”,均指职田故城,《太平寰宇记》三水县条载:“栒邑故城,在县东二十五里,即汉栒邑县。”《三水县志》载:“栒邑城,在邑东二十五里旧三水县,即今职田镇是。”
三水县 汉代三水县设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境内,后废;北魏太延二年(436)在汉栒邑县旧地复置,故址在今旬邑县西14公里,西魏大统十四年(548)曾迁治白马堡,故址在彬县西7.5公里。唐大历年间吐蕃烧毁县城,县治迁到陇堡上,元和十五年(820)迁回陇堡下旧城,元至元七年(1270)撤销县制,明成化十三年(1477)复设,民国3年(1914)元月改名栒邑县。《元和郡县志》载:“三水县,紧,西南至(邠)州六十里,……后魏于今县理西二十八里重置三水县,取汉旧名,属新平。”《太平寰宇记》载:“后魏初于今理西二十八里置三水县,复汉旧名,属新平郡。大统十四年移县于今邠州西三里新平故郡城,大业元年自故郡城移于今理,……元和十二年移县于陇堡下旧城。初、大历中,吐蕃焚县城,又移堡上,后人民不便,为邠帅郭钊所请,复移下之。”《三水县志》载:“隋大业初,县自邠州西十五里移于今县北十五里半川府后之陇川堡,唐广德元年(763)移县东北三十里职田镇,元和四年复移陇川堡旧治。”三水县治迁徙数次,说法不一,故一并录存。
高平县 西汉高平县设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北魏迁设汉栒邑县旧地,故址在今旬邑县东部,北周撤销县制。
爰得县 西汉爰得县设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东南,北魏迁设在汉栒邑县旧日地,北周撤销,故址在今旬邑县西北部底庙乡境内,明清设有爰得里。
永红县 1934年10月,中共陕甘边特委设置,1937年5月撤销,故址在旬邑县底庙乡郭村,北距宁县旧城2公里。
新正县 1934年10月,中共陕甘边特委设置,故址在旬邑县职田镇东马家堡,1940年迁治看花宫,今属湫坡头乡,1941年迁治杨坡头,今属后掌乡,在旬邑县东北20公里,1949年7月撤销。
马栏县 1949年5月,陕甘宁边区设置,县政府驻马栏镇,在旬邑县东北35公里,1949年9月撤销。
漆县、漆治县 战国时秦置漆县,故址在彬县西,新莽改名漆治,东汉复名漆县,前秦改名新平县。
新平县 前秦以漆县改名,后秦以后废,故址在彬县城西;隋开皇四年(584)又将白土县改名新平县,故址即今彬县城,明洪武三年(1370)撤销。
白土县 北魏皇兴二年(468)在陈阳原上设置,故址在彬县西南10公里,今名白土村,属水口乡,隋开皇三年(583)迁入邠州城,即今彬县城。
阴槃县、东阴槃县 西汉设置阴槃县,故址在长武县西北13公里,今名营盘村,属甘肃省泾川县窑店乡。营盘即阴槃之音讹,东汉灵帝末年匈奴内侵,寄治新丰县,此城遂废。北魏熙平二年(517)复设县制,故址在今长武县城,因在今甘肃平凉市东南部已设有阴槃县,故取名东阴槃县,西魏废帝元年(552)改名宜禄县。
宜禄县 西魏废帝元年(552)以东阴槃县改名,故址即今长武县城,北周保定三年(563)撤销,唐贞观二年(628)复置,元至元七年(1270)撤销,明洪武年间设置宜禄镇巡检司,万历十一年(1538)三月改设长武县。唐大历八年(773)白孝德在宜禄打败吐蕃,即此。
浅水县 西汉浅水县设在今黄陵县境内,东汉废。北魏迁设于阴槃县旧地,故址在长武县北2.5公里,今名浅水村,为地掌乡驻地,西魏大统十四年(548)撤销。《太平寰宇记》宜禄县条载:“废浅水县,在县北五里,后魏大统十四年废。”
抚夷护军 曹魏设置,治所在云阳县故城,在淳化县北20公里卜家乡城前头村,西晋废,前赵复设,北魏撤销。
智慤寨 故址在泾阳县西北22.5公里西成原上,北临冶峪河。唐中和年间(881—885)曹智慤为抗拒黄巢农民起义军构筑,故名。
温韬寨 故址在泾阳县西北35公里百顷原上,五代梁开平年间(907—911)温韬构筑。
刘回堡 故址在兴平县东南。《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载:“义熙十三年刘裕入长安,以沈田子为始平太守,及裕还,勃勃遣子璝向长安,至渭阳,田之将兵拒之,畏其众盛,退屯刘回堡”,即此。
黄洛堡 故址在三原县东北。前秦寿光三年(357)姚襄自古城进据黄洛,苻生遣黄眉等迎击,假装败走,姚襄追赶到三原,黄眉等前后夹击,姚襄败死,即此。
和宁堡 故址在三原县北。姚秦初,冯翊太守兰犊率兵自频阳进据和宁,即此。
胡空堡 故址在彬县西北40公里永乐镇。前秦末,将军胡空筑垒自守,故名。太初二年(387)苻登自瓦亭进驻胡空堡,即此。
徐嵩堡 故址在彬县西。前秦将军徐嵩于秦末筑垒自守,故名。
蒿邱堡 故址在彬县西9公里。唐武德二年(619)设置,贞观元年(627)废。堡城东西南三面峻峭,北面筑墙,高二丈。
川云关 故址在咸阳市杨陵区东南5公里胡家底,东临漆水河,清代设置,后废。
大横关 故址在乾县西北25公里关头镇附近。唐代设置,后废。
穆陵关 故址在永寿县永平镇东南2公里。北魏设置莫营关,后废。北宋嘉祐四年(1059)又设穆陵关,穆陵概莫营之讹。
石门关 故址在旬邑县东30公里石门山上。汉武帝时设置,后废;明代设置石门巡检司,《邠州志》载:“两山夹立,势极高峻,为西北要害,亦曰尧门,汉更名石门,为邠之重镇,汉武于此立关而名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