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也不要死在透视上了!

 Doublelyl 2016-11-28

对很多手绘的初学者来说,“透视”是拦在他们前行大道上的一杠,巨难跨越的。而且这道坎,你避无可避躲无可躲。再好的线条、再炫的色彩,透视一错则全盘皆输,好好一张画就这么“死”在透视上了。


就像上面这张,线条色彩皆好,可任谁看了都觉得透视不对。看着这样的画,心里像被挠痒痒似的煎熬,想打人的感觉。


很多人都在问:怎么画透视?


出于将勤补拙笨鸟先飞的原则,我的经验就1个字——

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还征集了各位大神与小仙们的意见,总结起来就2个字——多练


也就是说,你只要不怕错,不断地画又不断地修正,到最后自会在你的潜意识里,形成对空间或体量的良好感觉与反射,那时就一画一个准了。那根横在你道上的坎,只能靠你的不断努力与尝试,硬生生地跨过去。


当然,开始练的时候还是会有点窍门的。菜鸟们莫急,我这就给你开个方子,回去“服”一段时间。反正即使吃了没用,也不会吃死。


所谓窍门,无非就是老生常谈的透视法。如果你学过画法几何或建筑制图之类的课程,那节透视原理课一定让你印象深刻,因为绝大部分人都听得云里雾里,一片茫然。




在我看来,如果所有建筑手绘画练习,都采取这样复杂的求透视法,那不是笨,简直就是自虐!


所以,我们来学个简化版的。只要知道2个要素:视平线和灭点(消失点);以及2种最常用的透视图画法:一点透视与两点透视


举个板栗:


这张照片,看起来纷繁复杂。


但其实只是个简单的一点透视。以近处人的眼睛为基准点,画一条水平的视平线。你会发现街道与建筑的控制线(都是实体中相互平行的线),延长后会交于一点,且这个点必然在视平线上。



利用这个原理,在画一点透视时,先在画面上定好视平线和消失点。



往下画的时候,注意把景物中所有平行的水平线延伸至消失点,出来的透视就八九不离十了。



框架完成后,加些细部、配景,着重画近景,画面就很丰满了。






难度加大些——两点透视

大部分建筑都有2组相互垂直的水平线,这2组水平线的延长线会分别交于2个点。当然,这两个点也会落于视平线上(不要问我为什么)。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在画两点透视图时,也可以先定好视平线和2个消失点。一般来说,有1个消失点比较近,在画面以内;另一个则选择超出画面以外,灭于这个点的平行线,只要有一个大概的消失方向就行,甚至不必强求是否真的有这个灭点。



定好消失点就开始画建筑的大轮廓



根据大轮廓的方向、位置与比例,增加建筑里面的细节。最后加配景,加色彩,大功告成!




其实还有进阶篇的三点透视,即天上或地下再加个垂直线灭点。不过原理也是一样的,就不啰嗦了。


开始练的时候,你要时刻清楚地意识到这些控制因素的存在,甚至明确地画在草图上。等到功夫练习到了一定境界,就可以在画面上省略视平线与灭点,做到所谓“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再画得多了,人就能练到一个境界:压根不用记着有灭点这玩意的存在,眼睛狠毒到瞄一眼便能看穿所有透视线。这时,你就是“人剑合一”了!



当然,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让你不再死在透视上。就是:只画立面

对啊,谁说速写必须画透视的?画个带一点点小透视的正立面,也挺够看的啊!


先转发,再点二维码,

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



信息来源手绘景观,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