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蓟县白塔

 贡桑乙虹 2016-11-28

蓟县白塔旧称渔阳郡塔观音寺白塔,创建于隋代,位于天津市蓟县县城西南隅,独乐寺正南300米,原本是独乐寺的一部分。1954年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7月9日重新公布),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白塔旧称渔阳郡塔,建于隋代清宁四年(1058年)重修,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在塔前修建观音寺,塔身白色,亦称观音寺白塔。明嘉靖、隆庆万历乾隆年间重修白塔。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塔身震损,通体酥裂,1983年,白塔大修加固。

建筑

白塔平面八角形,通高30.6米。白塔基下部砌花岗石条,上部筑仿木砖雕须弥座,其壶门内浮雕舞乐伎,是研究辽代音乐舞蹈的重要例证。白塔身南面设门,内置佛龛;东、西、北三面设砖雕假门;四个侧面凸雕碑形,上书佛教偈语佛偈语:“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八个转角处作重层小塔。塔身上出三层砖檐,檐角系铜铎。白塔檐上置塔座承覆钵形圆肚、十三天和铜刹。素有“金峰平挂西天月,玉柱直擎北塞云“之誉。白塔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是中国辽塔造型奇特之一例。

1932年,梁思成在蓟县考察后所撰写的《蓟县观音寺白塔记》一文中写道:“登独乐寺观音阁上层,则见十一面观音,永久微笑,慧眼慈祥,向前凝视,若深赏蓟城之风景幽美者。游人随菩萨目光之所之,则南方里许,巍然耸起,高冠全程,千年来作菩萨目光直焦点者,观音寺塔也。塔之位置,以目测之,似正在独乐寺之南北中线上,自阁远望,则不偏不倚,适当菩萨之前,故其建造,必因寺而定,可谓独乐寺平面配置中之一部分;广义言之,亦可谓为蓟城千年前城市设计之一着,盖今所谓‘平面大计划’者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