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神秘而又神奇,往往让人神往又敬畏,似乎这种充满灵性的学科也有着清规戒律?因为神秘不可测而让人有些不敢触碰?其实学中医就是学生活,生活就是让人生出来活下去,会生活,就会中医,中医也只是来自于生活实践罢了。可是呢,现在人实践而不思考,就产生了很多奇怪荒诞的谬论,灌之以中医的名号,真是有辱斯文。 这是头号的养生清规戒律,其实也是错的,很多人以为冬天就得拼了命吃萝卜,夏季就该多吃生姜,这仅仅是个笼统的概念罢了。这个想法呢,是根据天气来的,冬天寒冷,人的活动就会减少,产生很多食物的积滞,造成内热积食,就是需要用萝卜来清热消食。而夏天呢,天气比较热,就会出很多汗,造成人体耗气血过多,另外人容易感受阴凉之气,比如夏季人的毛孔是开泻的,而天气热让人总想着去寻找阴凉之处避暑,就容易感受寒邪,那么生姜就是很好的温胃散寒补水的食材。 但是呢,这些概念从天气角度来解释仿佛很正确,但是呢,每个个体又是因人而异的,对于正常健康人来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保持一个身体的平衡顺应节气是很重要的。而且黄帝内经就讲到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生姜就是养阳之品,萝卜也是养阴之品。也就产生了夏季三伏贴用生姜,冬季炖品用萝卜或者吃膏方。但是呢,身体本身阴阳就不平衡的人,有些阳虚体质的人就得一年四季吃温补阳气之品,比如干姜、炮姜等。有些阴虚之人就是得一年四季都吃滋阴之药,比如百合、知母等等。所以我们还是得因人而异,养生也是如此,一人一养生。 健康人有健康人的养生,亚健康的人有亚健康的养生,有内疾的又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可偏执,以免害人。 对于这条我就更想笑了,有些人一到晚上就不敢碰生姜,我想问哪个大厨不碰生姜?晚上有人吃夜宵,做菜用到生姜有人因此而死亡了吗?而且砒霜是一位药,懂吗?药就是在人体有需要的时候就能够提供所需的食物。只是药物的偏性比较大。俗话说的话:拨乱反正,以偏纠偏。比如你往北走了100米,那么回过来就得需要再往南走100米。同理一个人着凉发热,浑身发冷,头疼,鼻塞流清涕,那么无论是发生在晚上还是夏天还是冬天,我们就得给他吃生姜来解表祛寒,你说晚上不能吃姜,那就错失了时机,第二天就有可能加重,何苦呢? 这个在我们当地的民间非常流行,几乎每个老百姓都这么认为,我本人不知道这个是怎么传播出来的,既然传播出来了就有他的道理,我想阴雨天有寒湿之邪,不利于经气的升发,也会阻遏经气,所以不适合针刺。但是中医也有句话叫做“有故无殒”,就是当你有需要此穴针刺时,甭管那些清规戒律,照样可以针刺。况且要是下雨天都不能针灸,我想做针灸师该是开心还是忧伤,开心的是我们一年四季下雨天气多的就可以经常休息了,忧伤的是我们看病的机会少了。所以这些只要用我们生活的常识就可以很容易明白了。 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观念转变最重要,佛能成佛就是因为意识形态能够通达万有。当我们放下我执也就无所执,畅游天地。如果你还在执着于一些清规戒律,而不明白背后真正的含义,那么我们无疑还没有走到真正幸福的彼岸。 道德经说:名可,名非,常名。我们经常说的名号,那不是他的本名,真正的名字是他的本质,失去本质空有名称,空有概念那都是害人的。不要以己执念去把世界扭曲化,而中医就是那个调味剂,讲究中庸之道,一阴一阳装进万千世界,阴阳平衡,和谐生活,走进中医,是一场身心灵的旅行~
传承乐学
你是否觉得中医很神奇,但是否同样很迷茫,中医的神奇源于什么?又是什么原因生活中总让你感到失望,如果你确定是个坚定的中医爱好者,那么欢迎加入「传承」中医微讲堂,为你打开中医之门~ |
|
来自: 昵称29313448 > 《待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