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打造成功的全域旅游度假地产?

 ejcar 2016-11-28

2016第四届SMART度假产业峰会于12天前圆满闭幕,来自度假、露营、自驾等行业的参会嘉宾经满载而归,有更多朋友迫不及待地开始与峰会嘉宾们展开全域旅游的未来的探讨与落地。

今天,分享峰会嘉宾Steven Hicks题为《如何打造成功的旅游度假地产》的精彩演讲。


Steven Hicks

SMART度假产业专家委员会主席

新加坡SHA酒店管理顾问集团首席执行官


全域旅游如何与区域旅游相结合,以我们科罗拉多大峡谷作为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全域包含了知识、信息、文化、地理,以及我们的产品,自然和产品的结合,人力资源等等多方面的因素的综合,变成了我们一个全域旅游的整体概念。


我在过去协助很多的产业开发者共同打造这个产品,如何让这个产品的需求方更加的满意,对我们这个产品有深度的体验,而不止是盖房子和修缮房屋这样对硬件的改造,而是更多的对软件和内容方面进行整体的呈现和打造。

   



所以首先一个需要问的问题是到底需求是什么?它们从哪来?


这张图显示的是全球以及不同的、先进的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虽然时间轴所成长的一个曲线。所以大家可以在这张图里看到,所有的老牌的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在近些年是一个衰减的状态,而只有中国和印度的中产阶级有一个非常强势的上升,甚至是抵达峰顶的趋势。




那所以,另外一个重大的利好的因素当然是我们中国的中央政府决定去推动全域旅游这个产业。原因很简单,实际上在全球大家没有意识到旅游产业是全球覆盖面最广的产业,因为所有的,包括航空、酒店、露营等很多产品都覆盖在旅游产业当中的,这是为什么当我们谈全域旅游的时候。不再仅仅是一个开发的一面,而是跟所有的产品信息包括移动都是密切相关的,在这样一个整个的大局里面,实际上目前中国花费在旅游方面的消费有30%是留在国内的,70%是流往海外的,这是为什么我们国家需要把这一部分留在国内,并且打造更好的旅游产品。




刚才讲到了我们有这样一个很大的,宏伟的目标,当然是会被切分到每一个省,每一个区域,在座的各位和我们的政府合作的时候,也要充分意识到我们要发展全域旅游必然是要以政府为基础去打造更好的基础设施,道路的建设和周边辅助设施的建设才能够成就我们全域旅游的土壤。


所以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需求方,现在的年轻人对旅行的需求是能够凸显个性,顺势而为。所以在50年前,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的任何地方,我们都很难想象摩托党、飞车党这样的方式去旅行。但是现在的话,我们对于客户需求的深度探寻决定了我们能够去打造什么样的产品。




第三类是我们极限运动的旅行,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极限运动的旅行既是花费比较高,但同时能够彰显个性的旅行方式,这是在我们未来非标准化的文旅产品里面也会占据重要的席位。


可能很多朋友都有关注过大健康产业,包括了康养文旅这样的概念。毋庸赘言,实际上在未来有更干净的空气和水,更好的环境对人的精神、心灵,身体都是非常好的洗礼,这是和我们的文旅产业密不可分的。




我一直以来都特别强调学习,以学习为目的的学习之旅。因为我们都知道在未来学习能力是所有人唯一的竞争力,因为任何的过往经验都会被快速叠代,未来的行程里面,不仅是小孩子,而且是家长,老人,都可以在旅行中有非常好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更新叠代他们的技能和知识,这也会成为未来旅游的一个重要板块。


当然,对于历史景点和历史文化的学习之旅,也就是我们文旅和历史相结合,这在我们未来很多新开发的景点会在这个方面有更深度的挖掘和更新的产品叠代。




当然,对于我们国人来讲的话,为吃而去发生旅行应该是不胜枚举的,像西安的袁家村就是著名的以吃为主题的主题公园。在这个领域里从全域旅游角度来讲,我们各地的美食很多,但是还面临着很多的挖掘和提升,以及重新进行产品包装的可能性,这些是我们未来全域旅游的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




这里讲到了旅行的体验,旅行的经验,实际上大家在过去很多年里面非常擅长打造硬件,但是真正好的用户体验设计师是非常少,所以这里非常值得把这个拿到很重要的位置去提及,我们未来所有的文旅产品的用户,对我们土壤、空气、环境的体验都来自于我们的定位、设计、如何打造,这是他们的第一感受。




“家庭树”,family tree,在我们做一个很小的单点的旅游产品,比如说民宿或者是单一酒店的时候我们有可能专注于某一类特定人群,比如说就是一个蜜月旅行的民宿,或者是说亲子旅行的民宿,但是当达到一定的规模,一定是对于整个家庭,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人群都要有所关照,对他们的产品有所设计,所以对家庭树的理念来讲的话,以儿童为主要牵引力来解决家长和老人在这里不同内容的体验问题,这是Steven Hicks在做大型的度假村,包括在全域旅游的布局,产品布局中非常需要去值得重视的一点。



综上所述,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整体趋势就是我们有一个在迅速增长的中产阶级的体量,同时,我们中央政府对于全域旅游的全面政策支持,区域政府正在以多种方式,像投资方面、政策方面、以及整体建设方面给予全域旅游的整体支持,包括和我们这次参会的很多合作伙伴在一线实践从事不同产业的领军人物,能够形成这样一个综合团队来去打造独一无二的,非常非标准化的独特体验。


我们所面对的整个需求方就是我们讲的“4+2+1”,或者是“4+2+2”这样一个家庭树的整体的客群。




下一个阶段我们进入整体全域旅游商业模式的构建环节,我们以案例来进行说明,从过去的景点游,门票游以及未来的全域旅游作为发展步骤。


以科罗拉多大峡谷为例,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去过,和中国长城一样并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唯一的差别是它在三十年前从非常原始的风貌,开始以一个现在我们称之为全域旅游的观点去打造,所以整个这样一个项目经过三四十年历程的改造中凸显了对于资源信息,对于客流需求,对于交通,对于整个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整体开发思维。如何选择一个精准的,跟我们非常切题的案例是十分重要的节点。




先从过去讲起,大峡谷当然是过去美国的印第安人,土著人的居住地,从开发一个景区开始,如何去非常积极的尊重当地人,尊重当地文化,让他们的文旅产品能够从当地生长出来,这是他们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大峡谷最早的时候是于1919年就被美国定义为国家公园之一,非常巧合的是我们中国的很多对于国家风景区和国家公园以借鉴美国对于国家公园的定义,所以对整个未来的发展历程和布局方式会有很高的相似性。




那么在这样长的一个时间跨度里边,非常巨大的影响力当然是我们连接性,道路系统的改观,在美国的话,科罗拉多大峡谷从1919年到三十年代,四十年代都进行了美国道路的延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了公路、火车都建了更好的一个连接性。大家众所周知,我们中国在过去的十五到二十年间,其实也是在进行这样一个改善,从高铁,包括我们高速路的铺设已经在道路、交通这个基础设施上为我们全域旅游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实际上这张图上我们看到整个国家的公园的范畴,以及道路对整个基础设施,以及文旅的产品发展,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像我们北京周边有很多的历史的文旅区域,也是一样的,道路的建设和整个产业产品的布局会形成非常密切的关联关系。


所以从这张图可以看到在1919年刚刚开始开发国家公园的时候,其实除了道路以外只有自然资源,然后随着这些多年的建设,到1979年,甚至是更晚一些时候,在整个道路系统周边开发了新的渡假村,包括了水乐园,以及直升飞机的起降点,包括很多的周边的旅游产品和附属设施,所以整个这样一个全域的度假、文旅生态发展和整个道路推进和产品演变有一个很清晰的脉络。




在我们很多的现实项目开发中,可能我们特别急于找到一个解决方案,我们请设计师、规划师迅速布局我们硬件产品,但是实际上在整个的国家全域旅游的发展历程中如何去更好的定位和设计我们用户的整体全面的体验,如何去对这些文旅产品做一个非常精准的组合,这是我们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而不是非常着急的进入对硬件进行建设当中去。




那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们的露营地,大家知道国内的很多露营地还没有赚到钱,这很可能跟他们只有露营的硬件,而没有全面的体验,这与软件内容是直接相关的。当一个优秀的露营地把更深入的体验,把活动内容和周边的服务配套做好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挣钱,非常好的一个产品。


所以我们在这张里面会看到更多样的丰富产品内容,从对于野生动物的观察,再到漂流,包括了整个交通,有体验的交通体系,这些都是在我们产品里面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在1979年,科罗拉多大峡谷才被世界自然遗产定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经历了20年的基础设施、道路、以及整个产业生态的发展,并且还在不断的向前滚动升级。




所以从刚才这几张照片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整个大峡谷非常优美的风景,包括内容的设置,大峡谷在2015年的旅游人次是480万人,这可能对中国景区来讲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美国的全国人口来讲,把它乘以七倍的话是一个特别可观的数字,这是美国人口和中国人口的差距。刚才讲到了eagle point,这既是对当地印第安人的尊重,鹰也是对美国国家公园的象征,对其给予保护,这也是基于自然,基于了解野生动物的观光项目。




关于SMART在度假地产,包括了内容和产业链生态的理念方面,最早是我和王旭两个人提出来,但是随着每年的大会有新的合作伙伴加入,现在已经成长为接近二百人的专家的群体,覆盖了我们整个全域旅游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都是积极在一线探索和实践的。


关于我们开发旅游这一块,想想你们的战略是什么,你们的产品和体验是什么,这对于如何从一开始就打造一个正确的产品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有五点,第一点,如何建立一个非常合理,有逻辑,并且有战略眼光的商业模型。实际上这样一个模型非常有助于我们去与当地的区域政府进行沟通和协调,并且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进行一个整合,去打造一个更好的产品。


第二个项目可能是我们所有的条件中最苛刻,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资本领域。实际上当我们做好足够的功课,打造好优秀的产品,需要得到投资人和资本的认可,这样的话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可落地的产品,这是为什么我们每一届峰会对于经济领域实际的操盘手和专家都有非常重要的重视程度。


如何去打造更好的全面的体验?实际上在过去,当我们开发的时候,可能我们更多的是一个团队,深扎根,单打独斗一个状态,未来全域旅游,包括我们文旅产业的打造中,如何去搭建一个平台,引入更多元化的合作伙伴,能够在我们的各个领域达到非常优质的用户体验,这是我们一个关键要素。


当然,在座的各位因为都在做很多的一线开发活动,我们需要能够扎根,能够深入的把一个产品打造研发出来,而SMART平台的目标是以更广泛的观察和与更多的合作伙伴的合作,能够洞悉趋势,并且把各地的经验总结起来,能够协助到我们每一位落地的团队或者是领军人物,能够做到更好的,更积极的,并且更加面向未来,具有前瞻性的产品。


所以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并且是一个挑战,“只有能够预测未来的人,才可能拥有未来”,每一个人会去精心制作自己的项目的计划和战略,包括了整个商业模式的打造。这样的话,并且去结识更多的优质合作伙伴,通过SMART平台一起去打造属于未来的优质产品。



来源:SMART智慧平台(ID:smart_design)






明年3月6日,自驾游将如何重新想象、定义、设计?

请点击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