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里,北方难懂南方的冷?!

 華山論劍書畵苑 2016-11-29

11月下旬,随着我国冷空气活动的额日益频繁,全国大部地区也都先后进入到了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以20-24日寒潮天气为例,即使是地处华南的珠三角地区,日最低气温也接近了10℃,日最高气温在17℃左右,加上阴雨天气相伴,空气湿度高,体感寒凉。

什么?!十几度的气温也感觉冷?这是在开玩笑呢~


传递气象知识正能量,自然不敢在这里开科学的玩笑,所以今天想和大家仔细聊个话题:冬天,南方到底有多冷?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巨大,以我国最北的省份黑龙江为例,省会哈尔滨市1月平均气温约-19℃,而最南的海南省省会海口市,1月的平均气温也有17.7℃,所以都在所谓的冬季里,但感受是差异巨大。不过,这只说说在户外的情况,毕竟北方室内有一个御寒神器,那就是——暖气。


北方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暖气,室内温度也一般能够保持在20℃以上,加上汽车、办公室、商场、超市等等都有供暖,所以人们在活动范围里,并不会体会到刺骨的严寒,而这样的体验在南方是完全行不通了。

以地处江南,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为例,在这里,1月的平均气温仅为4.3℃,同时室内没有暖气,加上相对湿度较高,基本上只要起床后,就是一整天羽绒服不离身,丝毫没有电影里,四五月份闲逛西湖的惬意。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地处江南,甚至是华南部分地区的冬天如此寒冷呢?这个罪魁祸首就是——湿冷。

什么是湿冷?

湿冷,指严寒的天气,低温伴随阴雨,日照少,相对湿度大而气温日夜差小。由于南方的空气中湿度比较大,空气中的有效吸水的水分比较多,而且湿冷的空气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最终湿气从人的身体上带走的热量也就比较多。因此,多数人认为干冷不算冷,湿冷才真冷。


湿冷使人更觉寒冷,因为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在与外界的接触中要散失较多热量,又要维持一定的体温,不能由于外界的低温而使身体散发过多的热量。但是,既潮湿又寒冷的空气接触人体皮肤,使皮肤还要加热潮湿的水蒸气,增加了人体的散热量,因而使人冷上加冷。

湿冷的危害

南方植物不适应强冷气候,2008年的大雪给这一年南方的农作物减产不少;南方的使用的材料都不适合在长时间的湿冷气候中使用,在北方有雾松,但南方大多是冰挂,压断树木、电线杆,使通讯、供电中止,妨碍公路和铁路交通,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冻雨的造成的灾害比连续下几天的大雪更直接。


对人体的危害:气候寒冷,人体抵抗力差,呼吸系统的疾病发病率增高,像老人和儿童容易患感冒、肺炎、哮喘等疾病。南方潮湿阴冷的天气,不仅不利于原有疾病的恢复,而且像脑卒中、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在冬季都可能加重。风湿性关节炎这类免疫系统疾病,在南方居民是常见病、多发病,这都与天气寒冷,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南方过冬场景

“湿冷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冷?打个比方,若北方南方同样是零度,同样穿上羽绒服御寒。在北方,则可保持体温抵御寒冷;在南方,则像穿上了一件半湿的羽绒服,寒气入骨,可想而知有多冷。”

“两床厚棉被都不够,冻得直抖双脚怎么都捂不暖。”


“屋里屋外一样冷,上床、起床都是考验。”

“冬天看似没到零摄氏度,一阵风刮过来,耳朵都要掉了。”

所以说,南方的冷,说多了都是眼泪,聊多了就是心碎……??

(文中部分资料来自广东省气象局,图片赖在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