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人@我] 薄益群:有个好消息想告诉你

 CCI16 2016-11-29

朋友们:

 

 

为了这封信,我接受了一次市场部“简单粗暴”的采访。他们说要“知无不言,坦诚相见”。不知道看完之后,你是否会觉得“足够坦诚”呢?期待听到你们的反馈。


DayDayUp三里屯空间

DayDayUp旧金山Covo空间

DayDayUp中关村空间

DayDayUp:为什么长城会做得这么成功,你还会想出来二次创业? 


益群: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在长城会做移动互联网行业会展6年,服务的对象多是中大型企业。而今天的创新驱动力多来自小公司,它们代表着世界的未来。大公司也在借助外部创新,完善自己的生态。能做些事,推动大公司和创业团队的连接,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比如,我们帮助一支以色列初创基金在中国成功募资,他们已经投资了5个以色列创业团队,并帮他们对接了中国市场资源。这个过程,我很享受。  



DayDayUp:之前你是长城会总裁,现在是DayDayUp创始人兼CEO,角色转换有什么感受?


益群:太不一样了!


以前,发展业务,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现在,每天要想着这个公司怎样才能活下去。

以前,我为公司工作。

现在,我的责任是为团队的快乐和幸福感“打工”。

以前,对公司有各种不满,对CEO有各种不满,我都会去找他解决。

现在,别人把各种不满苦水倒给我要求我解决,我却再也没有往下倒的地方了。

以前,资金最困难的时候,我挺身而出,“没问题,工资暂时不拿”。

现在,没到那一步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我拿不拿工资从第一天起就根本不重要。


在此,我想对我的前任合伙人文厨说,做我的CEO,你辛苦了!


DayDayUp:两次创业,分享下你觉得最宝贵的经验吧?


益群:必须时刻清醒,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要时刻保持这样一种觉知:当下在做的,是否是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创业过程艰辛,各种不可预知的困难,唯一可以把控的是自己的内心。我疑惑、茫然、沮丧的时候,都会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回到原点,回归初心地去提醒自己。这个想明白了,过程中的决策,反而就没那么复杂了,也没什么放不下的。村上春树曾说:“人生本来如此,喜欢的事情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所以,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让自己开心起来,剩下的都交给时间吧。


DayDayUp:为什么要选择做“连接中外创新者的社区”?为什么觉得一定是DayDayUp来做这件事?


以色列驻华大使马腾(左)

和DayDayUp联合创始人郭杰鸿(右)


益群:我注定就是做这个的。


2000年前的丝绸之路,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到今天的中国科技航海大时代。以前是Copy to China(复制到中国),今天是Learn from China(向中国学习)。无论DayDayUp做与不做,中外创新连接都是大势所趋。


而为大公司与初创公司搭建高效沟通渠道,推动中国创新与世界连接,是我喜欢的事情。之前六年,我做长城会,把GMIC办到了八个国家。再之前,做咨询公司,专门写中国创新的研究报告,卖给西方人。这么多年,原来我做的一直都是中外连接,这也许就是我的职业宿命吧!DayDayUp这个生意能做多大我不敢说,但连接中外创新的基因,是早就被定义好了的。


DayDayUp: 连接什么?如何连接?


益群:市场,人才、技术、创新项目。


BAT华为小米在国内是巨头,连接国际创新,同样需要服务。况且国际市场不是巨头独享,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新星,决策更快,执行力更强。他们在投资、并购、吸引人才等方面,同样是全球扫描。反过来,无论法国人、以色列人、美国人,他们连接中国都有三大共同需求:资本、市场和供应链。连斯坦福伯克利的大学教授科学家们,现在都希望连接中国资本,做技术转化,你说你动不动心?


DayDayUp:在这一年中,有什么事情是你希望重新决策的?


益群:曾经有一个极其诱人的项目,地段无与伦比,近2万平米,置身其中脑海里就是斯坦福大学旁边的一条创业大街的画面。当时,我甚至把投资人和一批BAT级别互联网公司高管游说过来,一遍一遍地描绘未来美好的画面。最终却是商业地产的客观规律把我拉回到现实。从三里屯1300平米空间,到2万平米的鸿沟差距,无异于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最终放弃了,以整个创始团队付出了四个月的时间作为代价。如果可以重新决策,我首先会再读一遍“一万小时定律”。科技创新和商业地产,这么大行业跨度,必须尽早听取跨行业专家意见,然后再问问自己到底要什么!


DayDayUp: 这一年,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益群:保持专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