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匡时十周年秋拍| 古琴夜场·赵孟頫'钧天雅奏'

 天宇楼33 2016-11-29

来源:匡时瓷杂部






lot3253
宋 赵孟頫制仲尼式古琴『钧天雅奏』赵鸿雪旧藏
尺寸:长121厘米
材质:桐木
来源:赵鸿雪旧藏
落款:『松雪道人』
铭文:『峄阳孤桐乃斲乃琴,含天地德全太古心。』
钤印:『治世之音』

RMB:13,000,000-15,000,000


铭文:钧天雅奏

落款:松雪道人

钤印:世之音

铭文:峄阳孤桐乃斲乃琴,含天地德全太古心。


『钧天雅奏』,南宋年间制,仲尼式,峄阳孤桐斫制,嵌螺钿徽,玉轸,玉雁足,紫檀制岳山及承露。琴面弧度浑圆,琴额舒阔劲挺,南宋仲尼琴的经典制式。鹿角霜灰胎,髹朱红漆,岁月蕴积,已呈栗壳色。通体断纹斑斓,琴面蛇腹断,琴背蛇腹、流水,错杂陆离。龙池上方刻『钧天雅奏』四字,篆书,龙池两侧镌赵孟頫亲书:『峄阳孤桐乃斲乃琴,含天地德全太古心』。龙池下方铭『松雪道人』篆书款,刻『治世之音』印文。


『松雪道人』即赵孟頫的号,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頫,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其父赵与訔曾任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郑岷中先生鉴定“钧天雅奏”古琴现场图


『钧天雅奏』与2004年荣宝斋拍卖的『龙吟虎啸』均为同一藏家提供。『龙吟虎啸』被王世襄、郑岷中诸先生高度评价为最完整的宋琴,亦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赵孟頫制作的古琴。『钧天雅奏』近八百年密藏,虽从未被琴谱着录,古琴界人士皆知是赵孟頫『文武双琴』之一。即『龙吟虎啸』金徽,嵌古玉,通体施八宝鹿角漆,富贵霸气,是赵孟頫访友所携之琴;『钧天雅奏』,温润内敛、文雅含蓄,是秘不示人,逸然独弹的自用之琴。



这床琴一直被赵家珍藏,至民国时期流传至赵孟頫的后人、天韵社古琴家赵鸿雪,他对此琴倍加真爱,曾与弟子、友人携带它至无锡的惠山石门演奏,想象场景也是别有雅趣,数人登上无锡最高山峰,只为雅兴奏乐。相关赵鸿雪及钧天雅奏古琴的资料可见无锡古琴研究会吴炯的文章百年鸿雪—纪念天韵社古琴家赵鸿雪先生》。



百年鸿雪

——纪念天韵社古琴家赵鸿雪先生

  无锡古琴研究会   文 吴炯



赵鸿雪,是无锡近现代文化艺术界不应被忽略的人物。他是一位“聪明绝顶”的人物,各界对他的了解,大概在这几方面。第一,他是一位画家,擅长人物画,与“江南老画师”吴观岱、许文熊并称高手,是无锡近现代绘画界的重要人物之一。第二,他是从事中国最早的教科书插图的先驱,为中国新式教育事业作出过贡献。第三,他是中国最早的照相版印刷术先驱之一、珂罗版印刷术中国第一人,有功于国画的复制印刷和传播,在影象传播上为艺术的普及和研究作出了贡献。第四,他是中国摄影界的第一代摄影家,也是无锡最早有照相机的人,开设有老宝华照相馆,为无锡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地方风物历史照片。第五,他是无锡天韵社的音乐家,精于昆曲、古琴,传授弟子,收藏琴谱和古琴,他的收藏被古琴界所珍视。因此,对于生活在中国现代化初期的这样一位人物,他给无锡留下的遗产,涉及到了城市文化的各个层面,价值自然不可估量。然而,不知是何原因,对于赵鸿雪,长期以来没有全面的记录和研究,在无锡名人录中,也付阙如。


赵鸿雪摄影作品,拍摄无锡惠山

 

我听说无锡有一位赵鸿雪,是在二十年前,听无锡古琴研究会的老先生们讲起,因此,对赵鸿雪的了解,是从音乐方面开始的,其后才了解到他在其它方面的成就。

 

1984年,为了无锡古琴的抢救和传承,由我的老师祝世匡以及沈达中、吴啸雄先生等人倡议筹备了“无锡市古琴研究会”,当年的成员中,有一半成员的古琴师承与历史上的天韵社有关,如祝世匡师从天韵社杨荫浏,天韵社沈达中师承沈养卿等。1984年的无锡古琴研究会创始人中,最年长的属赵宽先生,时年78岁。赵宽先生就是天韵社前辈赵鸿雪的次子。赵宽与其姊赵容从小就从其父学习古琴。

 

已知的赵鸿雪古琴弟子,还有天韵社诸健秋先生,他不但绘画师从赵鸿雪,古琴也是师从赵鸿雪。今天提到诸健秋时都知道他是一位名画家,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天韵社成员。民国中期的无锡琴人中,有两位著名的琴学家蒋汉槎和阚献之,均为天韵社成员,而阚献之便是师承赵鸿雪。

 

阚献之的古琴弟子中,就有1984年无锡古琴研究会创始人之一沈云谷先生。沈云谷的祖父沈养卿、父亲沈伯涛也均为天韵社成员。

 

赵鸿雪原藏琴谱之一:《松弦馆琴谱》


可见,在近现代无锡古琴传承史上,赵鸿雪是一位重要的人物。天韵社最后一位离世的成员,是在北京去世的曹安和先生,她曾以“绝顶聪明,琴弹得好!”称赞这位前辈。建国后,天韵社杰出的成员,也是中国音乐学界的泰斗,后来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的杨荫浏先生,主持开展了全国征访古谱的工作,由查阜西先生主持编辑工作。由于《琴苑心传全编》谱本缺乏善本,故由杨荫浏先生通过赵鸿雪的女婿陈负苍(画家,古琴受自内人赵容,即赵鸿雪的次女)借至北京,编入了大型古琴谱集《琴曲集成》。

 

        大约在1994年,我和师兄顾志明去赵宽家玩,当时赵鸿雪的次子赵宽老先生已经去世。我们见过赵师太后,请她拿出赵老的古琴来弹,其中就有著名的宋琴“龙吟虎啸”。祝世匡老师曾经告诉我们,这琴曾列民国十大名琴之一,是赵孟頫传下来的,而赵家就是赵孟頫后裔。祝老师说,这张琴的木头曾经被白蚁蛀过,所以声音出奇的好。后来,这张琴曾为画家董欣宾所得,董欣宾身故后,拍卖转与他人。在赵鸿雪的藏琴中,有两张为赵松雪故物,即“龙吟虎啸”与“钧天雅奏”,都名列民国十大名琴。赵鸿雪还擅于斫琴,曾精选良材,历时十多年制成古琴两张,一张命名“移情”,一张命名“松风涧水”。藏琴之外,他还收藏各种珍稀琴谱。在祝世匡先生传给我的资料中,就有一套赵鸿雪原藏的清代琴谱,上面还有他的亲笔题签。这位古琴前辈,离我们有三代人之遥,但他的影响力,一直传递到了今天。



   此后,我对于赵鸿雪的了解逐步增加,了解到了他其它方面的成就,对于这样一位前贤一直是十分的景仰。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文史档案中见过赵鸿雪的照片。作为无锡照相史上第一人,他不可能没有拍下自己的照片。由于我们后来和赵家不再联系,也就搁置了照片的事情。


两年前,专注于地方文史的王海宝先生重视无锡的摄影史研究,委托朋友找到我,要寻找赵鸿雪先生的后人,我便将线索告诉他。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王先生将照片给我看,让我一时间百感交集。这些照片中,除了赵鸿雪青年时期的照片外,还有同一天在惠山石门所摄的三张照片。三张照片共出现6人,赵鸿雪长发及肩,象是剪辫后所留,其他两人为光头,一人留板寸,另有两少年,一长衫,一短衫。赵鸿雪着长袍马褂,气质洒脱,但脸色较黑,似乎有病容。其中两张照片为赵鸿雪抚琴照,一张是赵鸿雪盘膝坐在石门摩崖下抚琴,身旁四人或坐或立,似乎在听琴,一长衫少年在其身后。另一张合影是在石门摩崖更高的山石边,一人遥指山北,有指点江山的英豪,赵鸿则背手而立,一位身着短褂的少年抱琴在其身后。我认出这位少年正是青年时期的阚献之先生。另一位着长衫的少年,有些像赵鸿雪先生的长子赵密,当年大约是十四岁。


赵鸿雪与友人、弟子携“钧天雅奏”古琴至惠山石门


是什么原因,让赵鸿雪要到惠山石门这样一个无锡最高峰拍下一系列照片。在一百年前,要到惠山三茅峰石门这里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山路险峻,还要携带当时较为笨重的摄影器材。赵鸿雪约了朋友和弟子,到三茅峰上这样隆重地摆拍,是出于一种雅兴,也可能是有意要保留一份重要的影像。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推断应是摄于1914年。第二年初的18,赵鸿雪因病不幸去世,年仅四十六岁。所以,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和动机,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想像空间。

 

照片上,赵鸿雪所抚之琴为仲尼式,形制中正,经我仔细辨认,正是“钧天雅奏”无疑,另一张置于琴囊中的可能就是“龙吟虎啸”。一百年前的一幕,定格保留至今,足以让人叹息尘世的浮云。目睹这几张照片的那天,我激动地彻夜未能入睡,脑海中全是这位传说中赵鸿雪先生的容貌。

 

百年沧桑,有幸的是琴还在、谱还在,传人还在,赵鸿雪的影响力还在人间。赵鸿雪的古琴师承中,有一位就是著名的广陵派琴家云间上人,即枯木禅师,赵鸿雪的弟子中,以阚献之为代表,承其衣钵,阚献之所弹《平沙落雁》,即得赵鸿雪真传。阚献之的弟子中,有1984年无锡古琴研究会创始人之一的沈云谷(其祖父、父亲均善琴,均为天韵社成员)。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阚献之和弟子沈云谷都曾在电台录音并演奏古琴。而赵鸿雪的次子赵宽,幼年就师从其父弹琴,1984年时他已78岁,他与祝世匡、沈达中、吴啸雄、沈云谷、庄仁荣等先生等人共同筹备成立无锡市古琴研究会,担负起了重振无锡古琴的历史责任。

 

    我们要感谢摄影家的功绩。一百年前,赵鸿雪和他的古琴弟子阚献之等人在惠山石门眺景远望,理弦拂轸,拍下了珍贵的照片。百年如白驹过隙,山石之侧,白云洞都已经几经兴废,世界发生了沧桑巨变,直让人感叹“物以人,传无疆”。



【查阅更多收藏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