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此前的瓷器,采用的高温釉是石灰釉 这种有在高温下流动性强 因此只在瓷器表面烧成薄薄一层 但烧成后玻璃感强,通透性高 但到宋代,陶瓷工匠发明了石灰碱釉 比起前辈唐秘色瓷,厚了将近一倍 石灰碱釉烧成后,釉质凝厚产生了乳浊感 有一种“似玉”的质感 这是汝窑走上瓷器顶峰的另一个重要审美因素 加上汝窑瓷器造型大都简洁古朴 使得汝窑瓷器的器型优雅大方 汝窑瓷器将形态、色彩、纹理都恰如其分 从而达到了工艺美术表现的高峰 因为在中国古代审美尺度下 以汝窑为代表的宋瓷体现出优美典雅 而以青花、粉彩代表的明清瓷体现出华丽繁缛 两者具有两种不同的美感 虽然各具美感,但两者却有着境界高低的不同 元青花在艺术上展现了极高的技艺 但是以绘画装饰为表现主体 华丽繁复的风格都已经预示着 明清时代的瓷器风格走向 虽然明清瓷器技术上更上一层楼 但艺术审美的顶峰 永远留在了宋代的汝窑瓷器上 汝瓷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出身上,它的出现与艺术皇帝宋徽宗密切相关。宋徽宗的时代,就政治史而言,那是一个不知所谓的混乱时代;就艺术史而言,却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巅峰。赵佶作为朝廷上的皇帝,显然不合格,但作为艺术家之中的皇帝,却当之无愧。 文人皇帝自然多了些文人气息,他对宫廷一直以来使用的瓷器不满意,认为定州的白瓷“有芒,不堪用”,于是下令汝州造青瓷,并且要求烧制的瓷器颜色必须是“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当时的烧造倾全国之力,聚集了天下最优秀的能工巧匠,凝聚了所有可融入的美的因素。制作上不惜成本,以名贵玛瑙入釉。加上烧造时间只有短短二十年,流传下来的瓷器极少,物以稀为贵,因而注定了它是真正的“奢侈品”。 其次,汝瓷的名贵体现在工艺上。汝瓷属于青瓷,而青瓷是陶艺中最难的,这也难怪宋代五大名窑中有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仅仅青瓷就占据了四席!汝瓷是当之无愧的青瓷之冠,其制作极其繁琐,大致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 汝瓷采用的是高铝低硅的汝州地域性胎土,为了防止烧制时胎体中的铁斑溢出,胎土要经过反复淘洗,纯矿物釉,支钉满釉烧制,一匣钵一器装烧,二次烧制,在恰当的还原气氛中烧成,釉面呈独有的天青色,冷暖适中,优雅和谐。汝瓷的珍贵,还在于它在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上都无不穷极工巧:圈足的修法微微外撇,弧度恰到好处,没有一丝赘饰;支钉玲珑有致细如芝麻粒,没有多余的粘边;没有影响釉面的火石红,玻化临界点的精确控温……精工细作,一丝不苟,汝窑瓷器烧制之精,空前绝后! 此外,汝瓷之美,还美在深厚的人文底蕴。汝瓷是受帝王美学嗜好和整个社会审美情趣的影响而形成的,是蕴含着深厚文化价值的艺术品。汝瓷诠释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特点,可以说,汝瓷身上所凝结的社会、历史、政治、艺术、宗教等附加值远远超越了瓷器本身。 随着金兵入侵,靖康之变,山河陆沉之下,汝窑自然也窑空烟冷,一代名窑,从盛到衰,仅有二十年光景,到南宋时,已“近尤难得”,成为稀世珍宝。到明朝时候,缺乏汝窑范本,尽管景德镇有仿官窑、哥窑之品,却不见有仿汝窑的。清雍正前后有仿汝器出现,然而仿造者只重釉色,胎骨呈白色,造型也不及宋时古雅大方。 “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作为御用之物的汝窑瓷器,其釉色显现独特的天青色,釉面莹润似珍珠、如美玉,纯净高雅,内敛含蓄,体现出高雅的皇家气象。其高贵的出身,精湛的工艺,以及少之又少的珍品,都让这种如昙花一现的瓷器身价无比。汝瓷,是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的巅峰,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标志,独居众瓷之首,不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