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缮 而在日本,有一门器物修复手艺与锯瓷类似,它的名字叫金缮。 金缮: 日语中称为“Kintsukuroi ”,也叫漆缮。金缮是一门用大漆、色漆、金粉和瓦灰等纯天然材质修补残缺器物的传统手工艺。和中国传统瓷器修复技术--锔瓷类似,金缮是源自日本的传统瓷器修复技术,本质上是漆艺的范畴。 在修复开始之前,匠人要先弄清楚每一片破碎瓷器的位置。 修补的最初原料是黄粘土或大米粉,在确定位置之后,把面粉或者黄黏土用水和好,再混合生漆。 接着用混合的粘料把破碎的瓷片粘合,稍稍调整、定型。初步修复好的瓷器要在高湿度,温度30度左右条件下静置至少两天。 之后还要进行粘合修复,填补缝隙。这一步的胶要用黄土调,黄土加水调好再加大漆进一步修复。最后清理表面残留的粘合料,并涂漆施金粉。 用金缮修复,多数人看到的是金漆或漆色的装饰效果,很少有人关注漆在结构基础上起的作用。 漆的粘性大,稳定,关键是这样的天然粘合剂没有化学污染。 用金漆修复一般周期在 20 天左右,最后金漆的部分大约 5 天可以完成,之前的漆的基础部分要花半个月左右,而这部分工作是隐藏在光鲜的外表之下,不容易觉察。 金缮最后会使用黄金来装饰修复的部位,虽然用金不是太多,但是金代表一种姿态,日本人用黄金的本意在于用世上最贵重的物质来面对缺陷。 ▲ 选择用昂贵的金粉装饰并非为了掩盖器物的缺陷,而是接受这份不完美并将其美化,使器物拥有新的生命力 金缮是瓷器修复工艺中装饰手法较强的一种,不仅仅用于陶瓷的修复,还可以应用于对竹、木、牙、紫砂、玉器的修复。 ▲ 金缮修复的太湖石 ▲ 金缮修复的玉扳指 作为日本最为有名的设计工作室之一,Nendo 将日本岐阜县传统的美浓烧制瓷技术与金缮瓷器修复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一系列由不同的颜色相组合的,以线条和几何块状为特色的圆角方形盘。 美浓烧(Mino-yaki)是指日本岐阜县土岐市、多治见市、瑞浪市等地为主产区所制作的陶瓷器的总称,现逐渐成为了日本和式餐具和西式餐具的最大产地。 Nendo 工作室将传统金缮工艺运用到拥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美浓烧陶瓷并非首创,但独具匠心地在金缮中加入现代技艺元素,让每个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现代简约美学的观赏性,完美地将现代技艺和传统工艺融合在一起。 这次 Nendo 工作室制作的陶瓷品不同于传统做法,剔除了奢华的金箔装饰,只留下简单的黑漆线条流淌其中,少了一份繁琐,却多了一种简单纯粹,令人眼前一亮。 日本的另一位艺术家 Tomomi Kamoshita,则将碎瓷片、碎玻璃蜕变成惊艳的筷托。 日本女艺术家 Tomomi Kamoshita 用金缮修复技术让古代的瓷器残片起死回生,重新发掘出价值,这种技术不是隐藏,而是强调裂纹之美。瓷器残片拼接起来就像是陨落的樱花重新焕发生机。 制作这些筷托的瓷器碎片是从大海里打捞出来的,许多碎片已经被海浪和沙滩冲蚀和磨损,保留下来的抛光效果十分特别。相比木制或者金属的筷托更有历史沉底的美感。 不同于日本的金缮技艺,英国艺术家 Charlotte Bailey 以金缮为灵感,模仿金缮技术修复破碎的花瓶刺绣。 她搜集那些破碎的花瓶后,将每块陶瓷碎片用花布裹紧,然后用金色线将碎片周围进行缝合,碎片缺失的地方就是通过金线进行刺绣填补,最终复原瓷器形状。 ▲ 花布都选用白底蓝色印花布,目的是为了让裹了布以后的陶瓷碎片有青花瓷的感觉 Bailey 采用刺绣的方法来重新组装一个破碎的花瓶,破碎的瓷器虽然失去了功能上的实用性,但却诞生了一种金缮和织补之间的混合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