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初中生阅读兴趣

 立平5238 2016-11-30

 

 “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张志公先生这段话,既说明了古人学习语文的方法,又指出了治疗语文能力致命伤——“贫乏”的有效途径。而“贫乏”恰恰是当今许多初中生的通病。作为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应对各种类型的检测考试,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尤其是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一.初中生阅读情况现状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到底怎样呢?我曾阅读过有关文献数据,了解到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经常看课外书的人只占7.5%,偶尔看的人占31.2%,而基本不看的48.2%,根本不看的占13.2%。后两类学生竟多达61.4%。他们不读书的理由:一是父母不允许,二是课业负担重没时间,三是没兴趣。其中前两类占33.3%,而“没兴趣”竟占了66.7%.本来,青少年阶段应该是最爱读书的黄金时期,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显然还没有培养起应有的阅读兴趣,更别论阅读习惯的养成了。

二.造成初中生阅读时间少的原因分析

1.  应试教育背景下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发展。初中生顶着升重点高中的压力,课业越来越繁重。迫于现状,各科课堂几乎都变成了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

2.  视听文化的冲击减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电影、电视、电脑、网络等现代媒体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活跃,渐渐代替原来书籍在人们生活中传递信息的地位。

3.  各种出版物鱼龙混杂。在各种出版物中,教辅书占大部分,动漫、言情小说、奇幻小说、青春校园小说等充斥市场,适合学生们阅读的书籍太少。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作者只是一味注重效益和速度,创作能力底下,作品质量也底下。很多中学生杂志办的越来越媚俗,只一味追求销售量。整个社会风气浮躁,使初中生很难静下心来好好阅读。

4.  缺乏必要的读书方法的指导。部分语文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约束或者忙于应付琐碎的日常工作,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缺乏足够认识。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条分缕析,用有限的题目解答无限的阅读内容,变分析为练习,变感悟为识记,把极富人情味的阅读课变成了技能训练课,把本来丰富多彩的阅读课变成了说教课。使学生对于阅读泯灭了兴趣。

三.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方案探究

1.坚持开设阅读课,把课外阅读课程化.

2.摒弃功利性,还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之所以缺少应有的阅读兴趣,原因还在于我们的读书氛围太过功利,多数教师提倡学生读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他们根本不重视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不重视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点。

3.克服盲目性,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4.  恰当运用多媒体或课件,形式要为实效服务。多媒体的运用一定要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服务,对于老师不好教,不好导,学生没有实际生活经历的内容,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文章内容或写作思路的理解,不然多媒体运用得再多,再精彩,也只是花架子。既不利于有效地节约教学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5.  要使课内培养的阅读兴趣在课外得到拓展和延伸。为学生提供大量阅读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为了给学生大量阅读的机会和平台,在班级定期开展读书竞赛,诗词朗诵大赛,讲童话神话故事赛,成语接龙、名人名言比赛等。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面。运用好假期的大量时间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记读书笔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