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绪皇帝要求群臣读的是部什么书4

 钟家台 2016-11-30

光绪皇帝要求群臣读的是部什么书4

咸丰三年(1853),他以多年观察、思考的结果,一再致信江苏巡抚许乃钊,提出均赋的主张。在此之前,他也曾上书曾国藩,建议减赋,得到曾国藩的首肯。同治元年(1862)春,李鸿章率师来到上海,请他入幕,他再次提到减赋一事,并代曾、李起草了《请减苏松太浮粮疏》。此时,朝野内外关于减赋的意见越来越多,苏、松二府漕赋中的各种弊端,已经到了非下大力气不能改革的地步。因此,曾、李二人的奏折到京后,朝廷当天就颁布上谕,令他们督饬布政司和粮道设局办理。几经周折,最终朝廷批准了曾、李与冯桂芬斟酌商定的苏松太减赋方案。他为此而感到特别的欣慰,以为可以告慰母亲于九泉了。

冯桂芬故居

减赋、均赋固然是利国利民的大业,苏松百姓的确很感念他的功德,历久而称道不衰,李鸿章甚至请求朝廷准许苏州地方为他捐建专祠。不过,均赋、减赋毕竟让他得罪了地方大户、胥吏丁曹、长洲县令、当政方伯,特别是在支持他的江苏巡抚许乃钊因事去职后,他更加势单力孤,乃至竟有人告他在办理劝捐过程中,阿庇亲戚,涉嫌贪污。咸丰皇帝谕令何桂清查明此事,据实复奏。后虽经访查,还他以清白,但皇帝对他已不再信任,圣眷已衰,他亦心灰意冷,自觉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不如辞官回乡,耕渔自适。然而,此时的江南,哪里寻一片安宁的绿洲呢?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打破江南大营,挥师东进,常州、无锡和苏州相继陷落。于是,无奈中的冯桂芬只好迁往上海避难。恰恰是在客居上海期间,使他有机会完成《校邠庐抗议》的写作。他在写给曾国藩的信中就曾谈起当时的情形:长夏养疴,检校劫余旧稿,将拙议四十首,缮成两帙,邮呈是正,筹笔余闲,抚览及之,如不以为巨谬,敢乞赐之弁言。託青云而显,附骥尾而彰,荣幸多矣。

冯桂芬致信时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的曾国藩,目的是将《校邠庐抗议》寄给他,请他批阅,并希望他能赐一篇序言。曾国藩没有为之作序,但是,他在给冯桂芬的复信中称赞此书足以通难解之结,释古今之纷。并且说:自大著珍藏敝斋,传抄日广,京师暨长沙均有友人写去副本。他很乐观地预言:天下之大,岂无贤哲窥见阁下苦心而思所以竟厥功绪,尊论必为世所取法,盖无疑义。

恰如曾国藩所言,最早对《校邠庐抗议》详加评论,并指出其缺憾的,正是曾幕中最有见识的赵烈文。他不仅针对书中每个条目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且得出总体的看法:全书精当处皆师夷法,而参用中国前人之说,然凑数而已,不如法夷为得,其论驭夷尤善。曾幕中另一位幕友,上海文人张文虎读了《校邠庐抗议》之后则认为,所论时务诸篇,皆中窾要,至其救弊之术则有万不能行者。即使其得位行道,权自我操,恐未必一一能酬,故立言难。还有一位曾任陕西布政使的福建闽县人林寿图,曾带病校订《校邠庐初稿》,事后他写下了自己的感受:病中展读,顿起沉疴。若用以医世,寿国寿民可知也。虽所言未尽可行,犹百世俟之矣。虽然冯桂芬的思想在他眼里显得有些超前,但他还是看到了这部书的价值,这是一剂医世救时的良药,国家用了这剂药,可以长治久安,百姓用了这剂药,可以传家继世。他与曾国藩一样,都相信书中所论及的问题,以及变革的意见,迟早会引起重视,成为社会的共识。

曾国藩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