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大师的名号不上SF的朋友人估计没听说过,但是我跟你讲一个东西你肯定听说过:米兰眼。 米兰眼这东西,当然不可能是最近谁发明的,老早老早就有了,一些意大利老牌店铺炫技的小元素,之前偶有人提起但并不流行。忽然有一天,J大师觉得这个好玩,进行了一番研究。当然作为专业人士,他的研究可不是看炮文,就是逆向工程,自己做一个。做完了还不算数,拍照,写文再博客和主流社区发布。米兰眼当时就在SF上轰动了——好看好玩好吹而且不难做,满足一切流行要素。 当时作为脑残粉,我总是极力鼓吹J大师的博客。米兰眼那几篇被Alt发掘,在树榴上开始有讨论,这大概是2012年前后的事。后来不知怎么就火了,具体怎么火的我不清楚,但相信树榴在这件事上做了不小的贡献。 饮水思源,没有J大师就没有米兰眼的流行,广大定制店业主就少了一个能吹的点,本来能吹的就不多。 我再放张图,这你们肯定看过无数遍,包括它的各种粗糙翻译版和自创版。 言归正传,J大师是正经的业内人士,做成衣的技术专家,辗转北美几个主流西装品牌,目前是某H牌的人。有一阵他加入了雅戈尔买断的一个北美老牌,前一阵又走了。他的blogspot博非常知名。网上水平高的裁缝还是有一些的,但就是没有能像J大师这样写的,有照片有技术讲解有接地气探讨,可谓最能写的裁缝。 此博客除了一些常见的记录做衣服流程的文章以外,最划时代的是他的“拆衣”栏目。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老衣服,萨维儿肉的,拿波里的,北美的欧洲的,定制的成衣的,统统拆开,从专业的角度研究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进而引出一些类似是手工好还是机器好的探讨。 看够了业外人士隔靴搔痒的文章,或文笔捉急的者业内人士干巴巴的术语堆砌,再看J大师这样的,简直他妈炸裂。 我们这可是在讲四五年前,网路上毛也没有,炮文写手都没有。 我们曾经在树榴开玩笑,谁投点启动资金,我们开一个类似的栏目,集合几个高水平的写手,请神秘客户去国内的店做衣服,然后拆了分析,肯定财源滚进,人人都得来交保护费。实践了这个点子并赚了钱的记得给我打两千三。但是被人套麻袋揍了也别来找我。 做衣服的风格上(仅指他自己给自己做的衣服),一开始是常见的干净英国硬派做法,不过他最出名的是下面这件融合了A&S和其他一些裁缝的不同drape cut元素的上衣。他为此专门写了好几篇文章记录其中的各种探索和实验,成品相当霸道。 不要脸的说,我后面的衣服都是仿这个风格,这也是依托国内绝大部分裁缝所长期应用的干净英国硬派做法,最容易变通实现的一种偏drape cut的风格。 J大师的其他一些衣服,有偏drape的,也有偏干净的。这些衣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屌。 J大师博客近两年更新很慢,尤其是因为一次手部重伤以后更慢了,着实令人很遗憾,实乃广大粉丝的损失。 我其实想谈几句手艺人的问题。 中国的手艺人和别国不一样,要说缺什么,不缺手艺,缺尊重。 意大利的裁缝是大师,日本的裁缝是“人间国宝”;即便萨维肉快被外国收光了,每家店还有自己的“Master Cutter”。 我们呢?“土裁缝”? 有人说咱们的裁缝没有开放眼光,审美有问题,跟上面的网红哥比比,更是差距明显。 但我们更该反思自己对手艺人的态度,我们国家的手艺人往往学历不高,生活经历单纯,手艺是他唯一的骄傲,是他所有社会尊重的来源。 所以当你和裁缝沟通的时候,往往能感觉到固执和沟通困难。 一方面,我很高兴看到不少高学历的裁缝逐渐开始执业;另一方面,很多有20~30年经验的裁缝也开始积极学习国外的技术和经验,改变了自己一些“传下来”的固有看法。 这都是好的趋势,我期待能有机会和集众家之长的新一代中国裁缝席地长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