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赏丨相爱相杀与心慕林泉 ——观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自华居 2016-11-30



重屏会棋图(国画)五代  周文矩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重屏会棋图》为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真迹。上世纪80年代,徐邦达认为此幅所谓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卷实际上是北宋摹本,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周文矩,五代南唐画家。建康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市)人。生卒年代不详,约活动于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时期,以画艺侍奉李家三代王朝。工画佛道、人物、车马、屋木、山水,尤精于仕女。后主李煜以周文矩《南庄图》进贡宋廷,北宋《宣和画谱》将周文矩归在宋代人物画之首,可见宋徽宗对其人物画推崇程度。然其存世作品多为摹本,如《宫中图》《苏武李陵逢聚图》《重屏会棋图》《琉璃堂人物图》《太真上马图》等。传周文矩也画过《韩熙载夜宴图》,但无流传。


《重屏会棋图》描绘的是南唐中主李璟与其弟景遂、景达、景过会棋的情景。除了画面主题,可以想见男子四人之前玩过投壶,而这下棋结束后还会享用侍者恭奉许久的点心,依这时间和空间上的安排,真一幅兄弟和睦、美好温馨的画面!此作品所绘人物,容貌逼真、体态修长,所绘衣纹疏密有致、色调自然,所绘生活用具如投壶、屏风、围棋、榻几、茶具等,追求写实,其用笔瘦硬中略有顿挫,表情动态刻画精细,体现了周文矩艺术“体近周昉,而纤丽过之”的造型特点。画中两组屏风一直一曲,不单调,体现出画中有画的境界。不仅有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也为后人研究五代时期各种生活器具的形制以及中国早期皇室的行乐雅集活动提供了重要资料。


然而,下棋本有博弈性质,更何况围着棋盘的皇家兄弟。卷中人物可依照画中四个人胡须的多寡断定其长幼:居中戴高冠观棋者是中主李璟,与他同榻观棋者是二弟晋王景遂,其位置于“一字并肩王”,李璟左侧对弈者为三弟齐王景达,其对手则是幼弟江王景过。根据唐宋和明清座次“尚左尊东”的仪规,他们四人十分有序地分坐在两张榻上:左为李璟即主位、右为景遂即次主位,弈棋者左为景达即第三位、右为景过即第四位——这种绘画布局恰恰是李璟设定的诸弟继承王位的顺序。


史载,在公元958年之前的南唐,地方割据造成大半个中国处在乱政之中,南唐周边国家,为争夺或保持朝廷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父子、兄弟相弑的血光事件屡屡发生。南唐中主李璟系李昪长子,943年至961年在位,是一个胆怯加谋略的国主,他内忧政变、外患强敌。为了稳住几个兄弟,采用了特殊的政治手段:“宣告中外,以兄弟相传之意。”(《南唐书》卷二)他还带着诸弟到李昪陵前立誓依次即位。保大五年(947年)立景遂为太弟,并诏令其元子弘冀也不得继承景遂之位。却不想交泰二年(959年)七月,弘翼毒杀景遂,并于是年九月因惊恐而亡。一场血雨腥风的政治悲剧翻页,最终即位者,反而是在昏昏然中被推为后主的李煜。由此可见,李璟施展“弟继兄位”的政治手段,是周文矩绘制《重屏会棋图》卷的历史背景。


《重屏会棋图》表现出李璟平易待弟的德行,画中营造出良好的气氛,显现出宫中的平和之象。然棋局似道破天机——棋盘中没有一枚白子,只有八枚黑子,常识上这种棋局根本不存在。执黑者景过用一个黑子占桩,用另七个黑子在棋盘的最高处摆出了一个勺状组合,有学者认定这是苍穹中的最高星位北斗七星。固然,这个细节不会是周文矩随意设计,而是内廷嘱托,这番弈棋怎能不使人联想到是在李璟监督下举行的一场仪式?即使是榻上摆放着的投壶用具也颇费苦心:投壶是被文人士大夫视作培养居心中正、不偏不倚的行事手段。


所谓“重屏”是画中4位人物身后屏风上还有一扇山水小屏风,其上绘有白居易《偶眠》诗意图。观者甚至可以想象画作主人褪去朝服回到府邸的生活场景,他紧绷的神经忽然放松下来,夫人正在帮他脱去纱帽,女仆们伺候着铺床,此前他啜茗读书,此后他进入梦乡……梦里似乎是这屏风上、空间里、纵深到远处再远处的山水林泉吧?


重屏复重屏……



   本文刊于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