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用商业保险填补'高额医疗费用'的风险漏洞?(ICU的痛与痛)

 a角度 2016-11-30


昨天下午看到了一则新闻《探问ICU:十年积蓄两月用尽,一月工资难维持一天》,让人揪心不已。在病魔面前,我们常常一方面是承受亲人生命垂危之心痛,一方面是对高昂医疗费用无法支撑之痛。

 


文章讲得是一对年轻的小夫妻,妻子是90后,丈夫是80后,从今年2月15日起,女儿就因为流感病毒引起重症肺炎,导致神经系统受损,不得不住进ICU病房。


从2月份到4月份,两个多月的时间,小夫妻俩已花费20余万元,不但将多年勤俭打工获得的积蓄化为乌有,还和亲戚朋友借债治病。现在每天女儿在ICU的费用依然有6000-7000元不等,小两口已经不知道再开口向谁借了,却又不忍放弃幼小可爱的女儿。


很多住进ICU的病人和家属都有同感,曾经一个学长告诉我,母亲在ICU每天光药物费用就是1万元,医保完全报不了,靠他和姐姐两个人凑钱治疗,但终究下不了决心放弃。


这是一条心酸路,也似一个无底洞。


ICU为什么这么贵

ICU主要针对危重病人治疗的专属病房,试图将病危的患者维持在稳定的生命体征状态。ICU费用贵主要来自三方面:

一是设备的使用费用高,ICU里面有全套的生命监护设备,包括呼吸机、输液泵、负压系统、心电系统等设备,这些硬件的开机使用费用就很高。二是药物费用贵,在ICU里需要用高档的抗生素对抗感染。三是检查频繁,各项指标的检测、复查都需要检查费,数量多自然费用也就高居不下。


医保到底赔不赔?

由于ICU诊断治疗的特殊性,需要效果好、治疗迅速的药物,而这些药物往往费用高,大多都不在医保报销名录内,医保的赔偿范围非常有限。


商业险如何配?

很多人配置了定期寿险、重疾险、意外险或者万能险,就理解为安枕无忧,这些保险产品是否会在ICU的情况下助一臂之力呢?


1.重疾险是按照条款约定出现的重疾种类赔付,理赔时需要有确诊报告,如果界定的病症是属于赔付范围内,可以直接将赔付款打到个人账户。

2.定期寿险是以生命为给付条件的,如果在保险期间内死亡或全残,按照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

3.意外险是以意外伤害而致身故或残疾为给付条件,强调的是意外、偶然、不可预见。

4.万能险中一部分资金具备人寿保险功能,一部分资金兼顾投资收益,强调缴费灵活、保额可调整、保单价值领取方便。

也就是说,以上产品类型和住进ICU费用报销没有直接关系。


怎样才能做到治病住院无风险漏洞

而如果希望能对住院期间医疗费用进行报销,就应该重点关注医疗险。

医疗保险可以分为普通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

普通医疗险:参照社保报销,额度不高,主要涵盖住院、手术费用等,无法满足一些人对特需医疗、自由选择医院、自费药等特殊需求。

高端医疗险:适合中产阶级家庭,保额较高、突破国家医保限制、就医直付、覆盖范围广泛,很多产品都包含ICU的费用支出。

(据了解,目前很多保险机构都推出了高端医疗险类型产品,而且保险费用并非高冷,一般中等收入以上家庭都可以承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